天天看点

乘着仲秋的月光

  

乘着仲秋的月光

婵娟,初指太阴,就是今晚的月亮,后来扩展为形容体态姣美的女子和花儿。

不晓得国人的浪漫,自是很难理解尤其在今晚恐不见月的情愫,身居楼宇林立的城里,不像儿时只要从门户窗户里探出脑袋,便能看到她,只有懂了国人各种寄托,才能理解为能看到今夜月,登山上东望眼里的东西。

乘着仲秋的月光

小时候大概听多了天狗吞月不吉祥的故事,稚嫩的以为月圆就是安全的,后又受了卢伦“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恐吓,没有月的黑夜跟风高搭上了脉,便多生杀的场面,再往后一点身子长大了,好些个不如意纷沓跌撞了心,婵娟又被当做心目中的女子,错误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本意,再又到身受膝下无人的孤寂,尚还有围坐父母身边的机会而不能得时候,聊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为自己开脱,安抚感伤。

乘着仲秋的月光

记得年轻那会儿,笑话过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天下哪有第二个月亮,后来才晓得,那话一定是被人歪曲了本意,借以挖苦说外国月亮圆的那人崇洋媚外,殊不知,从各种有关月圆的文学作品里得知外国人(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月圆之夜多生恐惧,和带有不祥之兆,据传,史上大洪水就发生在月圆之夜,还有说那大水就是月亮上的水泄下来的,故而狗狗们每逢月圆,对着月恐惧哀嚎……然我们不也有“月是故乡明”的说法嚒,外国的月亮之所以圆,大抵是把一份牵念留在了那里,才觉得纵使回到家乡,对着今晚的月,少了些愉悦,月才不那么圆的。

西北按理说要比南方晚迟那么一点时间的,更没有只有临海而居,方能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境,从海上看今夜月,更有“滟滟随波千万里”磅礴而出的地理优势,在西北,我为能早一些看到今夜的月,便学着杜子美去登高,虽还不至“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心季,俨然已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心态。偶尔泛起黄土高原跟最东边地界上的人,哪个先看到月的痴愚想法,便往更高处去,觉得越高才越能早见,只有那样方能释怀似的,越是往高,在秋里的西北,最身切的只有“高处不胜寒”,而那月并不会更大、更近、更亮了的,至于能否早于东海边上,多生了郁郁不解的疑问一个罢了。

乘着仲秋的月光

  在今夜,我的贪婪,莫过于想把心里所有被念想的月儿,都能看过一番才踏实。乘着故乡月的明亮,因明日要去上班,坐在同事去单位的路上,一路少语,忽而同事问我年纪大了,这夜里我若开车,看的清路否,秒回看的清,本想缀句这么好的月亮,被喉结卡住,窝在肚子里。继续颠簸着自己的心事,固原的月亮还好吧,浙江的月亮早都挂在中天了吧,而家里的那娘俩,是不会放下电视,看月亮的……

坐在车里,月光汩汩,一路上一直在想,本是瞭望时很近的月亮,为什么越是夜深,月越高越远,反而越亮了的根由。

2021.9.22子夜仲秋夜记,于树台

23日修订

乘着仲秋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