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要灭八旗军需要多少兵马,此人给出了答案,但却被自己人坑死

八旗军在明朝末年是明帝国的心腹大患,自从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歼灭明军主力以来,辽东形势恶化。

明朝自万历末年到天启崇祯年间,为了镇压后金之乱,可以说用尽了全力,但是无论明朝派谁去辽东,不管用了什么办法,都没有能够遏制后金的崛起。

那么,明朝真的没有可能压制后金吗?实际上是有可能的,有一个人甚至已经算出了一笔细账,只要能实现,就可以压制后金,削平辽东。

这个人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他提出的策略就是练“十八万精兵”,每年用军费三百多万两,最终镇压后金。

明朝要灭八旗军需要多少兵马,此人给出了答案,但却被自己人坑死

熊廷弼是萨尔浒之战后的又一任明朝辽东经略,他对于当时满洲八旗军强大的野战能力,和辽东明军废弛的军备有着深刻的认识。

针对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弱势,熊廷弼认为贸然出击风险太大,被动防御又捉襟见肘。

想要扭转局势,只有先训练精兵,稳住阵脚,然后联合朝鲜蒙古,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的多重压力,压倒后金。

而熊廷弼给明神宗万历算的账是:练出来十八万精兵,屯驻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地,再派精锐突击队野战打击敌军,最终将后金困死在白山黑水之间。

明朝要灭八旗军需要多少兵马,此人给出了答案,但却被自己人坑死

熊廷弼是懂军事的,明朝按照他的策略对后金采取围剿,后金的局面一度很难看,经济凋敝,人口逃离,八旗军活得并不轻松。

但是,熊廷弼的策略难以完全贯彻落实。

第一,明朝经济支撑不起十八万精兵,明朝在万历末年财政情况已经十分严峻,大量的皇庄、王爷田宅、免税的士绅占大部分的良田,却不负责赋税徭役,广大贫民承担着帝国繁重的赋税徭役,不堪重负。

而熊廷弼十八万精兵的开销,一年至少需要三四百万两白银,当时整个明帝国每年财政收入至多不过五六百万两。将国家超过半数的收入全部投入一个区域,这等于将整个国家的血放干了。

明朝要灭八旗军需要多少兵马,此人给出了答案,但却被自己人坑死

第二,明朝后期的军事力量已经很衰弱,看似数额庞大的常备军,兵员大多不足额,将领吃空饷是常态。即便服役的士兵,条件也十分恶劣,辽东士兵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军队装备常年失修,铠甲糜烂,兵器残破。这样的军队账面实力再强,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熊廷弼要编练精兵,就等于从将领手中将空饷拿回来,辽东辽西的将领不会支持熊廷弼,事实上熊廷弼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就是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处罚了吃空饷的将领,结果因此得罪了朝中要员,后来因此要了他的命。

第三,明朝的“传统艺能”党争,在辽东问题上仍旧如此。与熊廷弼配合的王化贞,俩人在对辽政策上有冲突,结果互相掣肘,彼此攻讦,最终酿成广宁战役的失败,此战的战败直接导致熊廷弼被杀,并被“传首九边”。

熊廷弼死后,他的十八万精兵计划也搁浅了。

明朝要灭八旗军需要多少兵马,此人给出了答案,但却被自己人坑死

但是,明朝对辽东地区的输血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

因为接替熊廷弼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都是“堡垒防御”派,他们主张修建堡垒城池,步步为营,消耗八旗军,这项工程开销之大一点你也不比养兵少,甚至开销更大。

袁崇焕在任期间,明朝在辽东方向的经费每年要四百万两白银,结果袁崇焕耗费巨资打造的宁锦防线被皇太极绕过,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明朝的“辽东马奇诺防线”成了废物。

明朝耗费巨资修建的城堡被一一攻破,城中堆积了大量钱粮成为八旗军的战利品,而那些投降满清的辽东辽西的将领们,很多人家财万贯,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吃空饷喝兵血,靠贪污明朝赋税所得。

而这些赋税每一两银子都是百姓的血汗,最终,辽东这个破裂的大动脉耗尽了明朝最后一滴血,明帝国终于在内忧交困下,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