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利津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实现"无虫害灾害"

Volkswagen.com 海报记者苏钉来自东营的报道

7月26日,李津县召开森林病虫害防治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区介绍2020年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2021年森林病虫害防治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利津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实现"无虫害灾害"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齐心协力,精心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实现了"无虫害"任务的目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美国白鹳等森林害虫的高发病率得到了有效遏制。2020年,全县森林病虫害总发生面积1.4万亩,平均昆虫应变率控制在5%以下,叶片保鲜率达到85%以上;

重点防控工作稳步推进。飞机防控工作面积大,累计面积约12万亩,大大节省了防控成本,提高了防控效能;

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各级有关部门都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落实防控责任,组建了防控、国土管理、联合防控等工作机制的专业队伍,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交通、公路、河滨、工业和信息技术、综合行政执法、 住房和建设单位的密切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利津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实现"无虫害灾害"

在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中,力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督、强化责任"的工作方针,大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防控模式,创新机制,持续实施无污染可持续防治,进一步压缩虫害发生面积,降低虫口基数和危害程度,有效保护植树造林成果。

2021年5月8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转发了《山东省2021年美国白鹳等重大林叶病虫害防治方案》,5月13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转发了《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美国白鹳防治应急通知书》, 根据全省方案要求和发布任务指标,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2021年,利津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将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做好林业病虫害冬季基地调查工作。3月,森林保护站技术人员开展森林虫害冬季基地调查工作,通过去年森林虫害易发部位树木抽样调查,预测分析今年危害情况,制定年度防治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台了《利津县2021年林业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调整后的"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5月15日,组织了该县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上对第一代美国白鹳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森林害虫的防治将在层压实中进行。

继续实施飞机喷雾防控。今年计划在6月初和9月初实施防飞,两次飞行防御面积约12万亩。4月8日,利津县完成了飞行预防招标工作,6月2日至5日,历时4天,该县完成了美国第一代食叶虫害飞机防喷作业,共飞行62次,飞行防御面积6.2万亩。

督促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杀虫灯诱杀装置、人工防盗屏、地面喷洒等方式开展地面治理。

加强监控和预测工作。通过及时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预报和预报工作。

我们非常重视害虫防治。为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利津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与专业防治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在防治干虫害发生最重地区防控期间,现已完成第一轮防控工作, 防控区主要是主干道等重点区域。

为解决部分防控责任单位的财政困难,5月26日和7月20日,两次采购了4.5%高效氯氰化物共计9吨,及时分发到乡镇(街道)进行地面防治森林病虫害。

利津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实现"无虫害灾害"

据悉,利津县将按照森林保护决策部署和县既定工作计划进度,继续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报工作,科学指导美国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巡检管队的积极性,在检测控制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检查间隙,尽量减少虫口密度。密切关注责任单位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森林病虫害监测控制能力。坚持平时监督与集中检查相结合,保持正常的检查工作。

随后,利津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介绍了与美国白鹳有关的最常见的森林害虫,每年反复防控的原因,以及其他常见的森林害虫。

美洲白鹳又称美洲灯虫、秋帘毛虫、秋帘、鳞翅、灯、白鹳虫等。美洲白鹳是世界知名的检疫性害虫,已被纳入中国第一个外来入侵物种。1979年引进辽宁省丹东,1981年,辽宁省渔民到山东省荣成县,并传播到山东省。多年来,利津县、县区各乡街道相继出现。

美洲白幼虫有成簇危害的习性,每棵树多达几百、几千只,幼虫网取叶,食物非常混杂,能危害200多种树木、果树、庄稼和野生植物,主要植物有白蜡、臭鼬、法古斯、桑树、苹果、海獭、紫叶李子、 桃树、桉树、柳树、杨树等。在筛网内的叶子被吃掉后,幼虫移动到另一部分编织新的网。最后,树木的叶子经常在光线下被吃掉,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而且白蛾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公里。美国白鹳每年在我县到冬天发生三代。每年从4月下旬到5月下旬,冬季成虫的后代都会羽毛和产卵。幼虫在5月初开始有害,并持续到6月下旬。7-8月中旬是第二代,现在是第二代幼虫的高峰期。8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发生期,11月上旬完成化工,在砖石瓦砾、枯叶、屋檐、窗台、墙(砖)接缝、土缝、木桩、树洞等地方过冬。20%-30%的越冬蜻蜓在次年4月再次发羽毛产卵。

美国白鹳进入中国是一种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生物自然或人工引入野外后变得野生,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在其原产地,美洲白鹳有许多限制因素来防止其种群的恶性扩张,其中捕食者和寄生捕食者可以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以下。当他们入侵中国时,他们失去了对天敌的控制,他们的人口密度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难。为了控制美洲白鹳的危害,李津县每年都会采取飞机喷雾防治、地面喷雾防治、生物防治、人工切割筛等多项绿色生态方法开展防控工作。

近年来,除美国利津县外,林业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主要是光肩星牛、木虫等干性害虫,如春足、杨帆周玉等食叶害虫,自去年7月以来,发现方翅目上法古斯的发生较为严重。

光肩星天牛1-2年发生一代。有幼虫或卵的冬天。当4月份气温上升到10°C以上时,冬季幼虫开始移动。幼虫为5月上旬~6月下旬的幼虫。从腔室到羽化成成虫总共约41天。成虫在6月初开始出现,从6月下旬到7月下旬达到顶峰,直到10月,11月气温降至6°C以下并开始过冬。光肩星牛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白蜡、苹果、杏等树种。幼虫吃树干,这会导致树木死亡和风褶皱,成年昆虫叮咬树叶或小树枝和木材。光肩星牛控制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将药物注射到腔内杀死幼虫;

麝香在2年内发生了一代人。幼虫栖息在喜鹊身上,在树干处侵入伤口,然后进入树干,在那里它们完成了幼虫发育阶段,树干被蛾子分成无数个相互连接的洞,每年3月至11月以幼虫为害虫期,幼虫在树蛾中过冬。幼虫在第三年的5月下旬变成幼虫。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化学期,6-8月为成虫,成虫有光照,昼夜外出。最有效的木虫防治方法:一是将药物注射到腔内杀死幼虫,二是利用环保农林业杀虫灯或黑光杀死成虫,三是利用寄生蝇、啄木鸟、蜥蜴、燕子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针对春蛰、杨凡舟等食叶害虫危害严重的情况,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力津县每年都会采取飞机喷洒控制、地面喷洒控制、生物治理等多种绿色生态方式开展防治工作,真正达到"虫不是祸"的防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