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在儿时,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还能肆无忌惮地吃糖,童年记忆里的杂糖,就是年味中那抹化不掉的甜。

要说年货街上最云南的东西,对于80后来说,就是甜。
为什么要说甜呢?看看这个,昆明话来说叫杂糖。小的时候过年,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包杂糖,小朋友非常喜欢吃。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白色的,里面包着花生的,长大之后我才知道那种糖叫做花生沾。
云南人童年记忆里的春节,都会停留在这一小块一小块的杂糖中。小小的袋子或盒子里,常常装着芝麻杆、、鸡骨糖、牛皮糖、米花糖、芝麻糖、花生酥等等十几种传统糖果。孩子们总会趁着家长不注意,悄悄打开一袋,把自己最喜欢的品种挑出来,攥在手心,躲到没人的地方,吃完才肯回家。而这样甜蜜而又躲躲藏藏的记忆,总是在春节才会有,难怪家里的老人总说,过年要吃糖,吃了糖一年才会甜甜蜜蜜。
市民:“买了三十晚上用,每年都会买,家里面小孙孙这辈了都喜欢吃。”
杂糖,对于成年人来说是记忆中最甜的味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丰富和对健康的重视,这种专属于年的味道正在慢慢减退。在今年的年货街上,售卖杂糖的商家就从原来的很多家缩减成了一两家,购买杂糖的本地顾客也几乎都是中老年人。不过,杂糖这种传统的云南年货,却以它的独特魅力,正在征服更多的“新昆明人”。
市民:“外省只有柴糖,我原来是在东北,只有云南人要吃杂糖,就专门入乡随俗,要买几份给家里面的亲戚。”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很多人已经不再敢吃糖了,怕胖、怕高血压。但是每次到过年的时候,糖还是记忆中那个最甜的味道,五颜六色、和和美美,放在一起,也预示着着一年有一年。
来源:云南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