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邓小平同志接过了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在此前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了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后,邓小平同志开始为新中国做出新阶段的贡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为党和国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只是建国后经历了几次浮沉,但邓小平同志十分积极乐观,向毛主席写信表达了自己愿意再继续为祖国建设奋斗的意愿,毛主席也同意了邓小平同志的申请,邓小平同志才得以回归到领导人集体。
邓小平同志在担任军委主席期间,还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次会面,为之后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还推行“863计划”,让我国的科学技术都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会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中苏关系也回归正常化。
邓小平同志在当选为军委主席时,已经78岁了,要负责很多工作,同时按照我国的一贯规定,军委主席还应该下设三个副主席以及一个常务副主席。这三位被选出的副主席都是曾经身经百战的开国元帅,被选举的这位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却没有军衔,不过这个常务副主席后来还担任了正国级的职务。
邓小平
1892年出生的刘伯承元帅此时已经将近90岁的高龄了,革命岁月他的身上留下了许多病痛,晚年的他也是饱受这些病痛折磨,几年前就向中央先后辞去了党政军的职务,在家安心养病,这也是其他三位元帅当选军委副主席的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叶剑英元帅</h1>
叶剑英元帅出生在1987年,此时他已经83岁了,仍旧奋斗在国家建设的一线上,自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起,叶剑英元帅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解放历史上的所有阶段,都有他留下的功绩。
叶剑英
少年时的他有幸能够得到完整的教育,也得益于这个机会,他才接触到了辛亥革命,并且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毅然立志为国家奋斗终生,在随父亲去南洋一年之后,就进入了当时著名的军校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就成为了孙中山先生坚定地追随者,投身革命洪流。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遭遇军阀陈炯明的威胁时,多亏叶剑英拼死护卫才得以脱险,此后创建黄埔军校还有北伐战争,叶剑英都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但就在北伐战争势如破竹之时,蒋介石与汪精卫按捺不住自己的狼子野心,悍然先后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遭到了大肆迫害。
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叶剑英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此时叶剑英是国民革命军的将领,周恩来同志就建议对于叶剑英同志的党员身份进行保密,让他继续留在国民革命军中,以备不时之需。
此时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危机四伏,在南昌起义前夕,汪精卫就动了要解除叶挺、贺龙武装的心思,但幸亏叶剑英提前获悉并且不顾危险将消息通告给了叶挺,这才得以发动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向广东转移的时候,叶剑英也在暗中保护他们。
南昌起义后,叶剑英返回了广州,将共产党员任命成为自己部队中的领导岗位,秘密计划广州起义,12月11日,起义爆发,叶剑英担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响应了此前周恩来与毛泽东先后领导的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这三次起义创建的工农红军,成为了人民军队的前身,中国共产党也终于能够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
美术作品《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所有的革命时期中,叶剑英同志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二到第四次“围剿”,叶剑英同志都参与其中,负责作战指挥的重要任务。
长征期间面对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和红军,意图危害党中央与红军时,叶剑英同志勇敢的与张国焘的阴谋作斗争,这才使张国焘没有得逞,毛主席更是盛赞他救了党和红军,周恩来同志等领导人都对他有极高的评价。
叶剑英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以及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叶剑英同志都倾注了心血,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军事科学这些方面,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为我国的现代军事科学打下了基础,在某些方面,至今仍有指导作用。
长期的革命历程也让叶剑英同志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军事思想,这些思想瑰宝大大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也让毛泽东军事思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思想都成了我国在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源源不断的养料。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徐向前元帅</h1>
徐向前
两年的杂货店学徒生活培养了影响他一生的性格,学徒生活十分艰苦,他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磨砺了自己顽强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的品格。他阅读的中国古典小说也为塑造他的性格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也因此有了从军的想法。
徐向前在得知有机会再接受教育时,他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后来徐向前回忆起来还说这得多亏了辛亥革命带来的贫民教育,还有他的老乡阎老西兴办教育。五四运动也在这一时期席卷全中国,徐向前也接受到了这个先进思想。
毕业后的徐向前本想当一个本分的教师,他却不能在学校中教授民主进步知识,还因此被辞退,徐向前深感苦闷,直到1924年黄埔军校的创建,让他看到了一条似乎光明的道路,徐向前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七个月的正规军事训练打开了他的军事天赋,一颗新中国的将星冉冉升起。
在学习军事理论的过程中,徐向前也没有放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即便是后来进入军旅,他也孜孜不倦的学习,在部队中他结识的好友常常和他讨论民主理想和志向,他对于三民主义、共产主义都有自己十分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列宁、布哈林、瞿秋白、鲁迅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他的思想得到了质的提升。
两年后,党中央将红1军与红15军合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年仅30岁的徐向前担任了总指挥,正是毛主席说的“恰同学少年”,此后的革命征途上,还有数不清的功业等着徐向前,那是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徐向前也不负重望,为我党、我军的革命历史上书写了不可抹去的丰功伟绩。
在他的生活中,徐向前元帅十分简朴,甚至还会给人一种“土里土气”的感觉,战争年代衣服破损他都会自己缝补,还抽空给自己织了一件毛背心,过了30年,这件毛背心他还是常常穿在身上,直到他去世,才捐给了博物馆。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因病逝世,他生前还希望自己不办遗体告别会和追悼会,将一个共产党员的珍贵品质永远牢记在心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聂荣臻元帅</h1>
聂荣臻元帅也是我国的一位开国元勋,在当选军委副主席之前,还在我军历任了数个领导人职务,在当选为军委副主席这一年,他已经83岁高龄了,仍旧坚持奋战在新中国建设的第一线。
聂荣臻
1899年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的聂荣臻童年比较幸运,也接触到了完整的教育,先是进入私塾,然后考入学堂、中学,年轻时的聂荣臻爱好阅读,当时的许多进步著作他都有阅读,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杂志《新青年》也给他带来了很多进步思想,他也由此成为了一名进步青年。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20岁的聂荣臻也在自己的家乡参加爱国斗争响应全国的爱国运动,不幸的是他也因此被逮捕,被释放后,他就坚定了自己赴法勤工俭学的想法,到了法国之后,他仍旧十分积极的参加学生运动。
回国之后,他在黄埔军校就职,工作期间意识到了蒋介石的反动阴谋,并且坚决反击,他也因此被免去了在黄埔军校的职位,调到了广东,但聂荣臻还是坚持不懈的开展工作,为党做出了许多贡献。
聂荣臻在我军中有着极高的评价,毛主席盛赞他:“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这就能反映出来聂荣臻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做出了十分出色的成绩。
聂荣臻元帅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十分巨大,他不光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元帅,还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人,百团大战爆发时,有两名日本小女孩在战后被发现,聂荣臻十分心疼这两个小孩子,战争是罪恶的,但孩子是无辜的,所以他决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小孩子。
战事不紧急的时候,聂荣臻会亲手给小姑娘削梨子吃,另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小女孩哭闹的时候,他也赶紧派警卫员到村子里寻找能够给孩子喂奶的妇女,这两个小孩子也都健康的长大,大一点的小女孩还常常跟在他的身边。
时间转眼过了40多年,聂荣臻元帅已经80岁了,他曾经救过的那个小女孩也已经是不惑之年的老人了,聂荣臻元帅邀请她来到北京,时隔多年,两人再次见面,美穗子也十分激动,泪流不止。
聂荣臻元帅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建设事业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建设工作岗位上,聂荣臻元帅始终奋战在第一位,他对这些知识可能并不是十分了解,但始终保持着一个求知的心,正是这样的态度,给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与世长辞,在缔造新中国灿若星海的帅星中,最后一颗也陨落了,聂荣臻元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旧挂念着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83年,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杨尚昆也在选举中当选了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此时已经76岁的他已经为革命奋斗58年了,5年后还当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着自己。
杨尚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