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作者:夜楼听风

能点进来看这篇文章的多半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朋友。

因为如果你和一个90后甚至00后说起李保田,他们很可能一脸懵逼地反问你:“李保田是谁?”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这也难怪,当年这位老戏骨出演《神医喜来乐》的时候,90后还是懵懂少年,00后可能还没出生。

而且,就在2006年,这位老戏骨在主演电视剧《钦差大臣》后就几乎没再露面。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原因是他不满该剧情节注水,本来30集硬生生注成了33集,便把制片方告上法庭,虽然胜述获赔190万元,但同时也被13家影视制作公司联合起来封杀。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从此李保田便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之中,只有看过他演的剧的人还会偶尔想起他。

而说起李保田,他绝对是演艺圈中的一个“另类”。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他做事较真,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在被所谓的“封杀”之前,他就被圈内称之为“很难搞”之人。

比如拍戏时有句台词提到了“全城百姓”,但在片场他只看到稀稀疏疏不到20人,于是便说:“20来人怎么拍摄全城百姓的场面?观众怎么能满意呢?”非要导演找够了60人才开演。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又比如看到作为道具的门上没有门栓他要求换掉,轿子的布用成黄布也不行,因为那个年代只有皇上才能用。总之,林林总总大小细节他只要发现有穿帮的或者与事实不符的都要求纠正。

如此一来无疑会影响拍摄进度,而且增加成本预算,制片方当然不爽,暗地里都嫌这个老头事儿多、难搞。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但李保田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我爱挑毛病,既然要拍,就要拍得准确,不然也对不起观众。”

如果所有演员都像李保田一样执着坚守、较真逗硬,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那么今天我们也不会动不动就看到一部破绽百出的“神剧”出现了。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可惜几乎绝大部分人都在“五斗米”之前折了腰,李保田反而成了另类。

在所有“看不惯”的问题当中,李保田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剧情注水,而这也是引发他和投资方打官司的直接原因。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在打官司之前,他就因为剧情注水问题闹过一回,而且还是在金鹰奖颁奖晚会现场。

当时李保田因为在《神医喜来乐》中的出色表演一举揽获三项大奖,按理说得此殊荣的演员在领奖时一般都会感谢制片方、感谢导演、感谢一大堆人,但李保田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偏不按常理出牌。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他举着奖杯破口大骂:“把一部顶多拍成20集的《神医喜来乐》拉成26集,这样的注水猪肉拿来获奖,简直就是对全国观众的不负责任,这种做法赤裸裸地暴露他的奸商本质。”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他这一开炮直接把制片人吓得都不敢出现在颁奖现场。虽然自己是爽了,但也和制片方结下了梁子。

没办法,老戏骨心中装着的是观众,拍戏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是他的底线。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李保田心中装着观众不仅表现在自己拍戏过程中,即使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他心中排在第一位还是观众。

1995年,由李保田、张国立、王刚主演的《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便引发追捧,三位“铁三角”也一夜间声名鹊起。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各路厂家看到“铁三角”的巨大影响力,纷纷邀请他们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面对如雪花般飞来的代言合同,张国立和王刚都一概笑纳,挣得个盆满钵满。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而李保田却一一婉拒,他对那些不理解他的人说:“我不喝酒,我不能瞎说那酒好,我没病,更不能说那药有用。”

26年来,儿子李彧估算父亲李保田拒绝的广告费用多达上千万。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此外,他从不参加综艺节目,不出席任何晚会,不到处走穴商演,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这位老戏骨用他的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底线,那就是要对得起观众。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2020年,金鹰奖向李保田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这不仅是对他作为一名出色演员的肯定,更是对他崇高职业道德和为民情怀的最高褒奖。

与张国立王刚齐名的李保田,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