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作者:夜樓聽風

能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多半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朋友。

因為如果你和一個90後甚至00後說起李保田,他們很可能一臉懵逼地反問你:“李保田是誰?”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這也難怪,當年這位老戲骨出演《神醫喜來樂》的時候,90後還是懵懂少年,00後可能還沒出生。

而且,就在2006年,這位老戲骨在主演電視劇《欽差大臣》後就幾乎沒再露面。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原因是他不滿該劇情節注水,本來30集硬生生注成了33集,便把制片方告上法庭,雖然勝述獲賠190萬元,但同時也被13家影視制作公司聯合起來封殺。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從此李保田便消失在觀衆的視野之中,隻有看過他演的劇的人還會偶爾想起他。

而說起李保田,他絕對是演藝圈中的一個“另類”。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他做事較真,眼中容不得半點沙子。在被所謂的“封殺”之前,他就被圈内稱之為“很難搞”之人。

比如拍戲時有句台詞提到了“全城百姓”,但在片場他隻看到稀稀疏疏不到20人,于是便說:“20來人怎麼拍攝全城百姓的場面?觀衆怎麼能滿意呢?”非要導演找夠了60人才開演。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又比如看到作為道具的門上沒有門栓他要求換掉,轎子的布用成黃布也不行,因為那個年代隻有皇上才能用。總之,林林總總大小細節他隻要發現有穿幫的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都要求糾正。

如此一來無疑會影響拍攝進度,而且增加成本預算,制片方當然不爽,暗地裡都嫌這個老頭事兒多、難搞。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但李保田卻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是我愛挑毛病,既然要拍,就要拍得準确,不然也對不起觀衆。”

如果所有演員都像李保田一樣執着堅守、較真逗硬,本着對觀衆負責的态度,那麼今天我們也不會動不動就看到一部破綻百出的“神劇”出現了。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可惜幾乎絕大部分人都在“五鬥米”之前折了腰,李保田反而成了另類。

在所有“看不慣”的問題當中,李保田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劇情注水,而這也是引發他和投資方打官司的直接原因。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在打官司之前,他就因為劇情注水問題鬧過一回,而且還是在金鷹獎頒獎晚會現場。

當時李保田因為在《神醫喜來樂》中的出色表演一舉攬獲三項大獎,按理說得此殊榮的演員在領獎時一般都會感謝制片方、感謝導演、感謝一大堆人,但李保田在這樣隆重的場合偏不按常理出牌。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他舉着獎杯破口大罵:“把一部頂多拍成20集的《神醫喜來樂》拉成26集,這樣的注水豬肉拿來獲獎,簡直就是對全國觀衆的不負責任,這種做法赤裸裸地暴露他的奸商本質。”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他這一開炮直接把制片人吓得都不敢出現在頒獎現場。雖然自己是爽了,但也和制片方結下了梁子。

沒辦法,老戲骨心中裝着的是觀衆,拍戲要對得起觀衆、對得起良心是他的底線。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李保田心中裝着觀衆不僅表現在自己拍戲過程中,即使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在他心中排在第一位還是觀衆。

1995年,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主演的《宰相劉羅鍋》播出後便引發追捧,三位“鐵三角”也一夜間聲名鵲起。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各路廠家看到“鐵三角”的巨大影響力,紛紛邀請他們為自己的産品代言。

面對如雪花般飛來的代言合同,張國立和王剛都一概笑納,掙得個盆滿缽滿。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而李保田卻一一婉拒,他對那些不了解他的人說:“我不喝酒,我不能瞎說那酒好,我沒病,更不能說那藥有用。”

26年來,兒子李彧估算父親李保田拒絕的廣告費用多達上千萬。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此外,他從不參加綜藝節目,不出席任何晚會,不到處走穴商演,也極少接受媒體采訪。

這位老戲骨用他的實際行動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和底線,那就是要對得起觀衆。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2020年,金鷹獎向李保田頒發了終身成就獎,這不僅是對他作為一名出色演員的肯定,更是對他崇高職業道德和為民情懷的最高褒獎。

與張國立王剛齊名的李保田,為何成了制片方眼中的“另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