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非和西非正在经历一场非常严重的蝗灾危机,数千亿蝗虫疯狂地吃掉所有可食用的植物和其他作物,仅在东非就有1100多万人面临蝗虫造成的粮食短缺。
一只小蝗虫怎么能让这么多人没有食物?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它。

蝗虫迁移路径
< h1级"pgc-h-right-arrow">可怕的蝗灾</h1>
蝗虫,顾名思义,是昆虫的"国王"。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中大灾难的代表之一,这种小蝗虫在古人眼中是如此可怕,以至于在许多传说中,它们被描绘成代表饥荒魔鬼的形象,正如圣经启示录中所记载的那样。
在我国的古籍中,蝗灾的记录比比皆是。《春秋》《汉书》《资本管理总书》等都有关于蝗灾的记录。蝗灾是关于食物的,这是我们农业力量的本质。因此,自古以来蝗灾的出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蝗灾之所以可怕,是因为蝗虫繁殖能力强,食物的速度和移动能力强。就沙漠蝗虫而言,当条件合适时,它们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三个月后20倍,六个月后400倍,九个月后8000倍。
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种群可以达到8000万只,而这些蝗虫一天可以吃掉相当于每天35000人的口粮。
当食物在一个地区被吃掉时,蝗虫会展开翅膀寻找新的觅食地。蝗虫移动的速度与风速有关,它们一天可以飞行超过150公里。
覆盖太阳的蝗虫
< >h1级"pgc-h-arrow-right"什么样的昆虫?</h1>
一些小伙伴会问:蝗虫不是"蚱蜢"的花园吗?为什么一只小蚱蜢能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它能承受多少?
然后让我们首先揭开蝗虫的底部。蝗虫属于直翅目昆虫,蜻蜓和蛞蝓是近亲。我们周围常见的蝗虫有棉蝗、蝗虫、水稻蝗虫、负蝗虫、剑角蝗虫等。
负性蝗虫的蠕虫
在我国,形成蝗灾的主要蝗虫种类是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是Locusta migratoria的亚目。
东亚蝗虫独居
在非洲引起这场瘟疫的蝗虫是沙漠蝗虫,它们看起来有点像飞来飞去的蝗虫。在蝗虫爆发时,沙漠蝗虫能够飞到大约2000米的高度并随风移动,并且有报道称一些沙漠蝗虫已经随风越过大西洋进入加勒比海。
沙漠蝗虫
一般来说,沙漠蝗虫主要在西非、北非、东非、中东、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造成危害。
沙漠蝗虫最严重的时候,它们蔓延超过28万平方公里,影响65个国家,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经济衰退期间,它们的最大面积也为16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了非洲,近东和西南亚的35个国家。
蝗虫喜欢干旱和炎热的环境,当干旱减少了蝗虫的生存空间时,蝗虫种群变得密集,生物信息学会使蝗虫聚集在一起,集群迁徙寻找新的觅食地,蝗灾也会出现。
<h1级"pgc-h-right-arrow">无能为力的掠食者</h1>
为什么蝗虫的天敌在发生蝗灾时不能全部吃掉呢?
原因有很多,首先,蝗灾发生得很快,原来食虫的动物还不足以吃掉所有的蝗虫。而要繁殖更多的食虫动物,时间不够,吃掉当地蝗虫的植物早已迁往其他地方。
此外,这些瘟疫蝗虫有两种类型:散居和畜群,这两种类型可以相互转换。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休闲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当蝗虫成为群居型时,体内会产生苯乙炔,这种物质会引起食虫鸟类的强烈怨恨,不喜欢捕食蝗虫。
如果饥饿的鸟类坚持捕食这些蝗虫群,蝗虫会迅速将苯二氮卓类药物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进一步避开捕食者。
成群的蝗虫会产生鸟类讨厌的化学物质
<>用h1级"pgc-h-right-arrow"应对蝗灾</h1>
由于蝗灾的巨大危害和难度,我国历史上的人们长期以来对蝗灾无能为力,把蝗虫当成"神虫",建庙祈福。
自宋代以来,人们开始对蝗灾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并总结了诸如除金、捕集、放火、深埋挖沟的方法、播种(挖出蝗虫卵),以及趁着清晨难以起飞时用设备捕杀蝗灾等方法。
古代杀蝗的方法来自清代的《捉蝗秘诀》
现代人用飞机喷洒农药杀灭蝗虫,近年来,我国利用无人机喷洒苦皮、籼稻、毒死蜱等生物农药,不仅蝗虫灭活效果理想,而且更加环保,效果也比以前好得多。
我国新疆等地也采用养殖鸡鸭来防治蝗灾,但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没有移动习性且尚未羽化蝗虫(如果昆虫为蝗虫)的蝗虫物种,对于远距离迁徙的蝗虫和沙漠蝗虫有些无济于事。
同时,小数只鸡鸭每平方公里几十万甚至几千万只蝗虫也显得一杯水。
虽然蝗虫富含蛋白质,可以成为我们人类的美味佳肴,但面对如此迅速迁移的蝗虫种群,捕获和运输它们到市场的成本非常高。
往往不等人带好设备来捕捉,成群的蝗虫已经吃得干干净净,飞得远远高。
但是,捕捉一些小规模的蝗灾是非常有效的,既可以消灭蝗虫,又可以满足人们的胃口。
油炸蝗虫和蝎子
这种蝗灾会影响我们吗?
专家说,目前蝗灾不太可能影响中国。
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对蝗虫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因此由于地理障碍,蝗虫种群无法飞越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很难到达。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蝗灾大多是由东亚蝗虫引起的,我们上面提到,造成这种蝗灾的原因是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虫,从未在我国领土上引起过蝗灾。
当然,这种蝗灾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防止蝗虫或虫卵以其他方式进入中国边境,比如与人和物有关。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密切跟踪海外蝗灾的情况,我们不必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