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非和西非正在經曆一場非常嚴重的蝗災危機,數千億蝗蟲瘋狂地吃掉所有可食用的植物和其他作物,僅在東非就有1100多萬人面臨蝗蟲造成的糧食短缺。
一隻小蝗蟲怎麼能讓這麼多人沒有食物?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它。

蝗蟲遷移路徑
< h1級"pgc-h-right-arrow">可怕的蝗災</h1>
蝗蟲,顧名思義,是昆蟲的"國王"。蝗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化中大災難的代表之一,這種小蝗蟲在古人眼中是如此可怕,以至于在許多傳說中,它們被描繪成代表饑荒魔鬼的形象,正如聖經啟示錄中所記載的那樣。
在我國的古籍中,蝗災的記錄比比皆是。《春秋》《漢書》《資本管理總書》等都有關于蝗災的記錄。蝗災是關于食物的,這是我們農業力量的本質。是以,自古以來蝗災的出現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蝗災之是以可怕,是因為蝗蟲繁殖能力強,食物的速度和移動能力強。就沙漠蝗蟲而言,當條件合适時,它們的數量将呈指數級增長:三個月後20倍,六個月後400倍,九個月後8000倍。
一平方公裡的蝗蟲種群可以達到8000萬隻,而這些蝗蟲一天可以吃掉相當于每天35000人的口糧。
當食物在一個地區被吃掉時,蝗蟲會展開翅膀尋找新的覓食地。蝗蟲移動的速度與風速有關,它們一天可以飛行超過150公裡。
覆寫太陽的蝗蟲
< >h1級"pgc-h-arrow-right"什麼樣的昆蟲?</h1>
一些小夥伴會問:蝗蟲不是"蚱蜢"的花園嗎?為什麼一隻小蚱蜢能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它能承受多少?
然後讓我們首先揭開蝗蟲的底部。蝗蟲屬于直翅目昆蟲,蜻蜓和蛞蝓是近親。我們周圍常見的蝗蟲有棉蝗、蝗蟲、水稻蝗蟲、負蝗蟲、劍角蝗蟲等。
負性蝗蟲的蠕蟲
在我國,形成蝗災的主要蝗蟲種類是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是Locusta migratoria的亞目。
東亞蝗蟲獨居
在非洲引起這場瘟疫的蝗蟲是沙漠蝗蟲,它們看起來有點像飛來飛去的蝗蟲。在蝗蟲爆發時,沙漠蝗蟲能夠飛到大約2000米的高度并随風移動,并且有報道稱一些沙漠蝗蟲已經随風越過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
沙漠蝗蟲
一般來說,沙漠蝗蟲主要在西非、北非、東非、中東、西亞、巴基斯坦和印度造成危害。
沙漠蝗蟲最嚴重的時候,它們蔓延超過28萬平方公裡,影響65個國家,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20%,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經濟衰退期間,它們的最大面積也為1600萬平方公裡,影響了非洲,近東和西南亞的35個國家。
蝗蟲喜歡幹旱和炎熱的環境,當幹旱減少了蝗蟲的生存空間時,蝗蟲種群變得密集,生物資訊學會使蝗蟲聚集在一起,叢集遷徙尋找新的覓食地,蝗災也會出現。
<h1級"pgc-h-right-arrow">無能為力的掠食者</h1>
為什麼蝗蟲的天敵在發生蝗災時不能全部吃掉呢?
原因有很多,首先,蝗災發生得很快,原來食蟲的動物還不足以吃掉所有的蝗蟲。而要繁殖更多的食蟲動物,時間不夠,吃掉當地蝗蟲的植物早已遷往其他地方。
此外,這些瘟疫蝗蟲有兩種類型:散居和畜群,這兩種類型可以互相轉換。
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休閑研究員上司的研究小組發現,當蝗蟲成為群居型時,體内會産生苯乙炔,這種物質會引起食蟲鳥類的強烈怨恨,不喜歡捕食蝗蟲。
如果饑餓的鳥類堅持捕食這些蝗蟲群,蝗蟲會迅速将苯二氮卓類藥物轉化為有毒的氫氰酸,進一步避開捕食者。
成群的蝗蟲會産生鳥類讨厭的化學物質
<>用h1級"pgc-h-right-arrow"應對蝗災</h1>
由于蝗災的巨大危害和難度,我國曆史上的人們長期以來對蝗災無能為力,把蝗蟲當成"神蟲",建廟祈福。
自宋代以來,人們開始對蝗災有了較為科學的認識,并總結了諸如除金、捕集、放火、深埋挖溝的方法、播種(挖出蝗蟲卵),以及趁着清晨難以起飛時用裝置捕殺蝗災等方法。
古代殺蝗的方法來自清代的《捉蝗秘訣》
現代人用飛機噴灑農藥殺滅蝗蟲,近年來,我國利用無人機噴灑苦皮、籼稻、毒死蜱等生物農藥,不僅蝗蟲滅活效果理想,而且更加環保,效果也比以前好得多。
我國新疆等地也采用養殖雞鴨來防治蝗災,但這種方法更适合于沒有移動習性且尚未羽化蝗蟲(如果昆蟲為蝗蟲)的蝗蟲物種,對于遠距離遷徙的蝗蟲和沙漠蝗蟲有些無濟于事。
同時,小數隻雞鴨每平方公裡幾十萬甚至幾千萬隻蝗蟲也顯得一杯水。
雖然蝗蟲富含蛋白質,可以成為我們人類的美味佳肴,但面對如此迅速遷移的蝗蟲種群,捕獲和運輸它們到市場的成本非常高。
往往不等人帶好裝置來捕捉,成群的蝗蟲已經吃得幹幹淨淨,飛得遠遠高。
但是,捕捉一些小規模的蝗災是非常有效的,既可以消滅蝗蟲,又可以滿足人們的胃口。
油炸蝗蟲和蠍子
這種蝗災會影響我們嗎?
專家說,目前蝗災不太可能影響中國。
高海拔地區的低溫對蝗蟲來說是無法忍受的,是以由于地理障礙,蝗蟲種群無法飛越喜馬拉雅山,在我國很難到達。
我國曆史上形成的蝗災大多是由東亞蝗蟲引起的,我們上面提到,造成這種蝗災的原因是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蟲,從未在我國領土上引起過蝗災。
當然,這種蝗災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防止蝗蟲或蟲卵以其他方式進入中國邊境,比如與人和物有關。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密切跟蹤海外蝗災的情況,我們不必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