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2017年的剧情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结尾时Elio的父亲说了这样一段话:

Look you had a beautiful friendship.

Maybe more than a friendship.

And I envy you.

In my place, most parents would hope the whole thing goes away, to pray that their sons land on their feet.

But I am not such a parent. In your place, if there is pain, nurse it.

And if there is a flame, don’t snuff it out.

Don’t be brutal with it.

We rip out so much of ourselves to be cured of things faster, that we go bankrupt by the age of thirty and have less to offer each time we start with someone new.

But to make yourself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what a waste!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截图

这段话带给笔者很深的印象,甚至一度视最后一句话为做所有事的理由。

“但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这多么浪费!“

话说完了,Elio坐在炉火前独自流泪。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私心放一张哭哭的甜茶

人总是有千百种理由打退堂鼓,却也可以凭一个理由去相信、把自己全身心交付给一段感情。人们总是在爱里尝尽千种味道,这种尝试是在被伤害过之前人们乐于去做的,或许这是一种人的本能。

但从笔者自身的经历来说,我乐于并且愿意承担每一段关系带来的不同后果,开心也好,伤心也罢,旁人再怎么说也无所谓,那些感情都是并且只是我一个人的珍贵体验。

然而我忽略了一件事,一直以来,那些被说出口的悲伤都是在我一遍遍细细消化后才说得出来的。很多时候,我可以将快乐的事即时分享给好友,那是因为在快乐的当下我即时感受到了一种情绪的蔓延。但悲伤的情绪,是有延迟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h1>

《九三之夏》(又名《九三年夏天》)是一部自传性的电影,作为今冬西班牙影展的开幕片,我与她在影院见面了。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九三之夏》国际版海报

提到西班牙电影,脑海中第一想起的是《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完美陌生人》这种类型的电影,对于这个国家我不是很了解,对于这个国家的电影也没有更多的体会。看电影嘛,看了才能懂是在讲什么。

在漫长的近乎让人睡着的手持镜头下,很容易了解到剧情大概:女孩弗里达Frida失去了母亲,舅舅舅妈收养了她。尽管舅妈玛尔佳Marga、舅舅埃斯特维Esteve、表妹安娜Anna一家对Frida都很好,毕竟进入一个新家庭不是件容易事。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舅妈Marga和舅舅Esteve

影片将“失去”处理得很轻,儿时伙伴问她的那句“为什么不哭”没有回应,搬离旧居所后的画面更多的是描述稚嫩童年的美好瞬间,西班牙的夏日光影也被摄像机随手定格。而在细节之间,除了成年人的生活琐碎,还有孩童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不解。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九三之夏》剧照 - Anna和Frida

片中提到弗里达的母亲“得了一种病”,并未指出是什么病,在映后交谈时策展人提到弗里达的母亲罹患艾滋病。前文提到这是一部自传电影,灵感源于导演卡拉·西蒙·皮坡的真实经历。年幼的弗里达或许并不懂为什么自己摔倒流血之后那些玩伴被家长告知要躲着她,长大的我作为看客自然明白舅妈玛尔佳一把将弗里达抱住的动作是多么动人。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Marga抱着受伤的Frida

连长大的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学好死亡教育这门功课,更不要提一个年幼的小孩该怎么办了。弗里达听外婆的话,每日做祷告,希望不在身边的母亲听得到。女孩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她不停地做出吸引大人关注的动作:炫耀自己的玩偶、扔掉舅妈梳子、摘菜邀功、捉迷藏撇下表妹、在不喜欢的睡衣上洒不喜欢的牛奶、离家出走……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Frida把牛奶打翻

这些幼稚的、不掺杂恶意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一个与熟悉过往告别的孩童能做的事只有渴望爱与关注。弗里达出走前被妹妹安娜发现,弗里达说要回自己的家,安娜问她“为什么?”弗里达回答“因为这里没人爱我”,安娜小声说“可是我爱你呀”。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Anna对Frida说“我爱你呀”

天色已晚,看不清道路的弗里达打算第二天再离家出走。或许只是因为怕黑,或许是因为得到了那份被爱的肯定答案。成年人都很难抵挡得住安娜软软糯糯的那句“我爱你“,更别说渴望被爱的弗里达了。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天太黑了”

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弗里达对待舅舅一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耍小性子了。孩童被真情对待后的真诚反馈,是一种必然的温柔结果。

影片结尾也是电影的高潮,从未想过电影会在突然爆发中的哭声中结束。好像那一刻的弗里达是每一个受伤小孩、大人的化身,那些委屈、伤心、孤单尽数被眼泪带出体内,哭过之后就是和过去和解了。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Frida的嚎啕大哭

Elio的父亲说“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但更多时候,不是我们封闭了自己,而是悲伤的感觉还没有蔓延开来,就像《九三之夏》中的弗里达,疯狂笑过之后那早该来的痛快流泪也就来了。

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1993年的夏天,Frida失去了妈妈。

Frida高兴到糊

有时候工作、家庭、社会这三座大山般的压力让人窒息,今时也不再同年幼的往日可以随时随地、想哭就哭。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放声大哭,只希望能嚎啕大哭的时刻不要被世界打扰。

在此之前,用力去感知这个世界,拥抱自己的失去和所得。快乐是即时的,悲伤可能是信号不好有延迟,不必心急,有些眼泪,该来时会来的。那些嚎啕大哭的时刻,也不必为了它们去羞怯愧疚,那些时刻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