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外专家齐聚云南省澄江,讨论寒武纪疫情

新华社昆明11月15日电(记者吴晓阳、严勇)值此被誉为"20世纪最神奇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澄江动物群发现35周年之际,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13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澄江县, 云南省将于2019年12日至15日举办寒武纪爆发国际研讨会,交流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下一个研究方向。

在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几乎所有动物类型(门级分类单位),包括脊椎动物,在短短几百万年内迅速出现,这一快速进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爆发。以寒武纪爆发为标志,地球的悠久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隐藏的宙斯"和充满活力的"新兴宙斯"。

寒武纪疫情是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共同关注的科学前沿。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于1984年被发现,是一个罕见的化石宝库,化石丰富且保存完好,生动再现了约5.2亿年前海洋生物的真面目,揭示了寒武纪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证据,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12年,澄江化石遗址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澄江动物群已经发现了260多种,包括原始脊椎动物在内的20多个层次的动物类型。澄江动物群不仅展示了动物复杂多样的结构,也反映了动物生态功能的分化和多样性,如虾化石的发现表明,早期寒武纪海洋已经建立了由复杂生态系统组成的"金字塔"食物链。从澄江生物群整体上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以活体动物为主的现代海洋生态系统。

"进化比达尔文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澄江动物群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陈都源说。自20世纪末以来,尽管发现了一系列寒武纪前的化石群并进行了研究,但关于寒武纪爆发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澄江县政府协办。研讨会安排了30余份学术报告交流,并组织专家学者到贵州延安生物群、建河"金钉"科、帽天山澄江生物群系、眉浙村小壳生物群落等重要化石产地和概况进行实地科研,现场讨论相关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