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苏华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全国牛肉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

牛精英联盟副秘书长

苏华为博士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饲料的教学和研究。他于2002-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11-2013年)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2015-2017年)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现代牧区(集团)博士后,曾担任营养中心部长和牧场副现场经理, 被评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物和"3221"产业创新组长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软件著作权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SCI31篇。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h1级"pgc-h-right-arrow">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h1>

1.中国肉牛产业在世界的地位

柱中牛的数量

世界上最大的牛群是印度,占30.7%,其次是巴西,占24.7%,美国占9.6%。中国的肉牛存量约占世界肉牛存量的9.3%。下图显示了世界上牛肉库存排名前12位的国家,其余国家仅占总数的2.3%。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世界活牛比例图

牛肉生产

2019年全球牛肉产量为6131万吨,其中美国产量最高,为20%,其次是巴西(16.7%)、欧盟(12.9%)和中国(11.2%)。下图显示了2019年全球牛肉产量的分布情况。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世界牛肉产量占比图

通过以上两张图表可以看出各国肉牛产业的生产水平。美国库存为9.6%,与中国大致相同,但20%的肉类产量几乎是中国的两倍;

牛肉消费

中国牛肉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但其消费量占世界牛肉消费总量的15.5%,这表明中国自身牛肉产量不足,牛肉消费缺口主要由全球贸易来弥补。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牛肉消费国家地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生产20%的牛肉,消费实际消费量的20.5%,这是一个净进口国;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08-2019年全球牛肉消费趋势

牛肉贸易

2019年全球牛肉出口量为1102万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美国、阿根廷和新西兰是主要出口国之一。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全球牛肉进口量为929万吨,主要进口国排名第一,占比25.8%,超过第四,其次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韩国。2018年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是美国,中国在2019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

2. 中国肉牛产业基本数据

活牛储存/出栏和牛肉生产

下方的绿色条形图显示了中国肉牛的存量,包括纯肉牛品种、本地黄牛、奶牛、水牛和牦牛,2019年活牛9138万头,比2018年增加了近200万头。2019年牛肉产量达到667万吨,产量相对较高,为4500万头牛。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00-2019年中国活牛储存/柱外和牛肉产量(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见上图。2000年以来,牛肉消费量迅速增加,牛屠宰量也比较大,牛的储存量一直在下降。发展到近几年来,由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大多数屠宰场、养牛企业也尽量减少过度屠宰,屠宰前将牛育肥至700公斤左右,牛肉整体产量增加,牛的数量相对稳定。

屠宰的牛的数量/尸体的平均重量

据国家牦牛行业技术体系测算:2019年,年屠宰牛头约3000万头,胴体总产量约770万吨,净肉产量约660万吨,牛肉产值约5300亿元。

在牛肉生产水平方面,屠宰肉牛平均重量约为249公斤/头,其中育肥田施肥技术较高,杂交犊牛体重平均达到330公斤/头,中型地方黄牛平均体重达到250公斤/头,南方地方犊牛平均体重达到160公斤/头。

肉牛养殖规模变化趋势

大规模养牛的趋势明显,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比重仍然较低。2017年,中国将有1000多个大型养牛场,其中大部分是1-9头的小农户。50多个大型养殖场(户)占比不到2%,远低于奶牛养殖的规模。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不同体型的肉牛饲养员数量

不同规模养牛场对我国肉牛产业的贡献率

主要是按牛群的数量从列中出来来数。100多个大型肉牛养殖场出的牛头数量占我国牛总出栏的16%-17%,占比很低;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08-2017年我国不同规模肉牛养殖场比例不成比例

肉牛养殖的成本效益

下图显示了前几年国家牛肉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查统计的不同规模养殖肉牛的生产效率,超效率值越大,生产效率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在全国范围内,平均养殖规模为60-70头的效益最好,其次是200多家养牛场的规模。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我国不同养殖规模肉牛的生产经营效率

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是当前年份的价格与上一年价格的比率。将前一年视为100,如果指数高于100,则价格处于上涨状态;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主要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变化(上年100个)

专注于牛、猪、奶三大行业。从上图可以看出,猪是所有畜禽行业中波动最大的,2019年生产价格指数已经超过150;牛奶的波动周期与猪的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而牛肉的生产价格指数很小,大多在100以上,所以牛肉价格在2000年以后大多在上涨,除了少数几个时期猪的价格会略有下降,但很快就会回升。

消费与产出的差距逐年扩大

下图显示了肉牛行业消费与产量的差距,表明趋势非常明显,差距越来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牛肉行业的机遇,牛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也可以看到挑战,牛肉产量增长缓慢。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满足我国肉牛消费需求的渠道有哪些?一是增加产量,但增产非常缓慢,这与牛的繁殖周期和生理特性有关,不可能迅速增加。其次,通过进口增加进口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但由于世界处于牛群短缺状态,未来继续增加进口可能越来越困难。

进出口量的变化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08-2019年中国牛肉进出口基本接近指数增长模式,预计2020年进口量将超过200万吨,但许多海鲜和肉类的进口可能会因疫情的影响而受到限制。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08-2019年中国牛肉进出口趋势

消费预测

根据国家牛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的长期预测显示,到2050年,牛肉消费量将是现在的两倍。因此,为了满足中国未来的牛肉消费,增加进口是途径之一,但进口量毕竟是有限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找到增加我国牛肉产量的途径。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中国牛肉消费中长期预测

方案A是根据公式(总产出-出口量加上海关进口量)/总人口计算的。

情景B是根据公式(总产出-出口量、海关进口、走私进口)/总人口计算的。

走私牛肉的进口量计算为100万吨。

3. 新冠疫情对中国肉牛产业的影响

根据国家牛肉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研究报告:

经济损失

新冠疫情给牛肉牦牛产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达170亿元,包括:奶牛(影响约900万头)及其繁殖(约75亿头)、减肥和减重(约55亿头)、压棒浪费(约35亿头)、未处理死者(约1.5亿头)、 屠宰和加工"缺米花盆"和销售不佳和高薪工人(约7亿),以及高薪工人在育种方面(约0.6亿)。

隐性风险预测

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种牛养殖受到影响,到今年年底,牦牛产量下降,据预测,奶牛至少减少450万头公牛,我国将在2022年春秋三季,集中缺产约130万吨牛肉,按2019年平均价格70元/公斤计算, 经济价值91亿元。这种供应萧条对2022年稳定的牛肉消费构成了隐性挑战。

减轻贫困的压力急剧增加

在我国公布的831个贫困县中,有537个县有养牛业帮助贫困人口,因为养牛业前景光明,整个畜牧业相对稳定。扶贫奶牛存量约为510万头,据牛存栏35%受本国家调研结果计算,有约135万头抗贫困奶牛因空载和人工成本、缺料减肥和重量化、空柏忌期牦牛效益损失等原因,直接损失了11.5亿元。要恢复到新冠冕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同样多的实力,这将使到2020年完成"全面消除贫困"变得更加困难。

4.中国牛肉产业发展趋势

牛肉高汤和牛肉生产

我国牛肉供需差距日益扩大,将继续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增加牛肉库存和牛肉产量,但在短期内不会显著增加。

此外,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扩大牛肉进口成为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手段。

产业发展模式

预计肉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将继续提高,这是所有畜牧业的趋势。这"三"包括单一大规模和"小集团、大规模"两种模式,我们相信"小集团、大规模"模式将是我国未来养牛的主要模式。

品种格局变化

肉牛地方资源节约利用循环格局将继续加强。形成了"点保护育种、表面杂交改进"和"保护先行,促进保护、保存、结合"特色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当地物种存量高的南方,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模式很难维持,而只是为了保护。

农业成本和效益

我国肉牛行业市场整体良好,活牛价格和牛肉市场价格均创下新高,种牛养殖效率优势逐渐显现,生产管理精细化程度仍是决定肉牛养殖投资回报的核心因素。

预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延伸产业链来提高经济效率和业务稳定性。

产业政策

国家层面与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将继续落实"好种子补贴"、"疫苗补贴"、"食改饲喂"、"环保奖补"等政策,地方政府在基础扩产、养牛保险、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等领域继续实施不同标准的扶持性补贴政策, 结合当地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优先保护"三农"投入下推进"养殖圈地"、"遵法抵押融资",这将对解决我国肉牛养殖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昂等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h1级"pgc-h箭右">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h1>

1. 云南省肉牛产业现状

牛群和牛肉生产

云南肉牛存量800多万头,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四川,而且差距很小。不过,云南牛肉产量不高,全国排名第七,主要与生产水平有关,也与牛品种有关,云南养殖地较黄牛,单头牛肉产量相对较低。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8年全国各省市牛库柱及牛肉产量

牛肉生产效率

每个省市都通过牛肉生产力显示了牛肉生产水平。牛肉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肉牛的列数除以牛肉产量。肉牛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从下图可以看出。云南平均生产22.5头牛1吨牛肉,牛肉产量在全国排名较低,而山东、河北、吉林、天津、辽宁、安徽生产1吨牛肉只需要不到10头牛。其实这些数据和生产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山东、河北主要以养肥牛为主,不养牛,储存量不高,用于屠宰肉的柱数相对较高,云南可以与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南方地区,以相同的模式来比较生产水平。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全国各省市的肉牛生产率(牛群/牛肉产量)

趋势

2000年至2019年,云南省肉牛存量相对稳定,为700-800万头,但牛肉产量大幅上升,从10多万吨增至近40万吨。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牛肉的整体生产水平一直在提高。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00-2019 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州和市条件

云南省前三大牛库柱是曲靖、文山和红河等州,占全省总存量的43.46%。文山县肉牛列在全省排名第二,牛肉产量也居第一。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2018年云南省各州市肉牛产业现状

文化的规模

云南省肉牛养殖规模与全国基本持平。可以看出,2019年云南省将有1000多个大型养殖场,1-9个小农户有140多万户,规模相对较低。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云南省牛规模养殖表(农场/户数)

养殖模式

根据全国牛肉牦牛行业技术体系专家黄碧芝的调查结果:

农业区养殖模式 云南省家庭养殖肉牛盈利户主数量为20-50头,其中0-40%为育肥牛,需要完整的劳动力,不需要投资大型设施设备。农业区50-100头以上牛的圈养养殖模式的盈利能力较低。

草坡养殖模式 放牧牛的利润规模一般为50-300头,其中牦牛和货架牛占20%-40%,需要1-1.5个完整的劳动力,不需要投入大规模的设施设备。利润点是销售牦牛和淘汰奶牛,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屠宰加工和产品流通

屠宰加工 云南肉牛屠宰加工主要以千家万户屠宰为主。据初步调查,目前全省有16家大型屠宰场,年屠宰能力134.4万头,实际开工率较低,需要完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养殖和加工两个阶段的实际效益。

产品流通 牛肉产品以热鲜牛肉、冷冻牛肉和少量熟牛肉出售,缺乏规模、品牌、市场导向的深加工产品,加工附加值低。

第2章 云南省肉牛产业的机遇

政策支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秘书长访问云南期间提出的"立足资源多样性独特基础,打高地特色农业牌"的重要教学要求,云南省将牛肉产业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一,打造了世界级的"绿色食品品牌"。

云南省在绿色有机肉牛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饲料配套培育、提高绿色有机播种水平、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重点培育大水龙头、培育云南牛肉品牌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扶持政策和分阶段目标。

云南省农乡厅发布的《云南省肉牛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牛肉产业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将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成为1000亿级产业。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切入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云南牛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苏华为: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南肉牛产业的机遇,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的挑战二、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机遇

云南省肉牛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年度规模目标

资源优势

云南自然条件丰富,水热资源丰富,属于中国南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植被覆盖度高,恢复力强,生态环境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食草动物养殖,雪灾、旱灾和风灾等自然灾害少。

饲料资源 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面积2.29亿亩,草原1万多亩,草原1177块,天然草原占总土地面积的40%。农作物秸秆及农业产量3500万吨/年以上:玉米秸秆1643万吨、秸秆529万吨、小麦秸秆74万吨、甘蔗叶650万吨、甘蔗汁455万吨、香蕉茎叶339万吨、油菜秸秆95万吨、柑橘皮残渣44万吨。

云南省牛资源已获批五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西蒙塔尔国家核心育种场、短角牛国家核心育种场、文山峰牛国家核心育种场、滕冲槟城河水牛核心养殖场和云岭牛国家核心养殖场,位居全国第一。

云南充分利用牛资源优势:文山州重点建设文山牛,楚雄县重点建设黄牛,宝山市重点建设槟城河水牛,德洪州重点建设德宏水牛,帝庆州重点建设中甸牦牛,怒江州重点建设单一龙牛。

边境区位优势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接壤,主要从上述国家进牛。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边境管制,走私活牛和牛肉相关产品的风险和成本大幅增加。

未来发展方向:集聚国外肉牛资源进行养殖、屠宰,牛肉产品运回中国,通过云南辐射全国,有望为云南省肉牛产业提供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市场优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南方牛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7%,牛肉消费量占57%(不包括港澳台),这意味着南方牛肉消费的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北方或进口支持。南方牛肉短缺,北方南方或北方南方的肉类导致南方牛肉价格上涨,前14个省份的牛肉价格都在南方,南方牛肉产业具有"近水底"效益。

3. 前景

首先,从我国来看,肉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光明的前景,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产量增长太慢跟不上消费需求等。

其次,南方肉牛产业的崛起将改写中国肉牛产业的版图,预示着中国肉牛产业整体的新跨越。北方肉牛产业发展已达到瓶颈期,南方许多资源优势尚未发挥。

第三,云南肉牛产业现已成为我国南方肉牛产业的先进代表。云南肉牛产业的发展将为南方肉牛产业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头颅,云南肉牛产业发展良好,南方肉牛产业也将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