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涉及一些非洲蜗牛的物理地图,其实是一只更大的蜗牛,真的怕读者要小心哦)
近年来,中国南方许多地区的居民经常看到大片蜗牛成群结队地在夏雨后,在路边"霸凌",同时,很多人都注意到,童年时到处都能看到小蜗牛似乎不见了?事实上,它归结为许多人可能听说过的入侵生物,非洲蜗牛。
作为一种大型蜗牛,现在在中国南方更常见,可以长到20厘米长,非洲蜗牛偶尔会以非常可怕的方式出现在各种新闻或热门搜索中,比如

图片来自互联网
有时它可以变成一个可怕的杀手与细菌,好像人们在触摸它时生病甚至死亡;有时它因吃同一种食物而成为传奇,在没有留下的地方,甚至水泥也可以吃;有时它是一种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如白玉蜗牛,或宠物市场上流行的新奇宠物。
那么,非洲蜗牛的这一说法是真是假呢?
非洲大小的成年蜗牛(照片:© R. Zimmerman,美国农业部 - APHIS)
非洲蜗牛爬进中国
非洲蜗牛是中国大陆的标准名称是褐云玛瑙,"非洲蜗牛"来自台湾省。它属于软体动物门,它确实具有肺型Euupulmonata,玛瑙螺钉achatinidae,曾经属于玛瑙属Achatina,但最近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非洲蜗牛和玛瑙蜗牛属相距甚远,应该归类为Lissachatina,所以今天的学术名称是Lisasachatina fulica。
左边是一个壳近20厘米的个体,右边是一只普通个体的大型非洲蜗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世界上最大的蜗牛,非洲蜗牛在西非的亲戚,Achatina achatina,目前没有侵入性,壳长30厘米,软件长40厘米,重900克(照片:Pinterest)
顾名思义,非洲蜗牛来自远非东部和马达加斯加。事实上,非洲蜗牛是最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之一,现在几乎在世界各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可以看到。然而,没有翅膀和不会游泳的蜗牛可以入侵得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与人类或有意或无意的帮助密不可分。
中国首次发现非洲蜗牛是在1931年在厦门有记录的,根据研究,当时返回的海外华人很可能将从新加坡带来的热带植物中的蜗牛幼虫或卵混合在一起。此后,这种异域蜗牛一路蔓延到福建、二广、海南,除了这种蜗牛还从其他航线进入台湾和云南各省,逐渐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除了意外引入外,繁殖逃离野外也是非洲蜗牛反复入侵该国南部地区的主要原因。
关于恐怖主义杀手的传说
作为热带蜗牛,非洲蜗牛无法在平均气温低于5度的冬季生存,因此其在家中的入侵目前仅限于南部。然而,由于其极其广泛的食食和超级繁殖能力,很少有本地蜗牛可以在它可以生存的地区成为竞争对手。
话虽如此,有必要提一句老话,非洲蜗牛可以吃任何东西,甚至是同一种食物,甚至水泥吃,真的那么可怕吗?
其实非洲蜗牛基本上都是素食主义者,但与许多其他蜗牛相比,它们对牙齿有着极好的胃口,从各种水果和蔬菜到观赏植物,甚至橡胶树、胡椒藤、茶叶、桉树等叶树......蜗牛每天并没有拒绝吃超过体重的十分之一,它们大量的食物导致许多地区户外种植的经济作物产量严重减少,甚至没有谷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非洲蜗牛确实可以说是植物的恐怖主义杀手,它们强大的竞争力导致许多本土蜗牛物种逐渐消失。
非洲蜗牛啃着坚硬的木瓜(图片:维基百科)
另一方面,非洲蜗牛也具有出色的抗饥饿性,研究发现,非洲蜗牛可以在不进食或饮水的情况下萎缩成壳长达八个月。其广泛的植物性饮食和强大的耐力使得很难遇到不可能吃同一种尸体或其他肉类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确实观察到吃过同一种尸体,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罕见的。
至于所谓的"吃水泥"现象,很可能来自观察到吃墙表面的事实。事实上,这在许多其他蜗牛中都可以找到,因为所有带壳的蜗牛都需要摄入钙来构建它们的壳,在野外,碳酸钙石灰石是最常见的矿物质来源,而在城市中,各种未上漆的外墙是各种蜗牛的常见选择,包括当地的蜗牛。
还有人声称非洲蜗牛是牙齿最多的生物,有25,000颗牙齿!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蜗牛用来磨食的牙齿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叫做齿舌,一般不是钙,类似于舌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牙齿,蜗牛可以用这种舌头刮擦食物的表面。但是,舌头上的每一排舌头确实可以去除为牙齿,其形状、数量也是各种软体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齿舌在蜗牛的一生中磨损和生长,因此数量不断变化,常见的蜗牛可以从几千到20,000不等。此外,非洲蜗牛远非舌头上最多产的软体动物,根据研究,中国伞蜗牛Ublabculum umbraculum在其一生中可以生长超过75万条这样的舌头。
蜗牛舌头的工作图。这张图片显示了蜗牛的嘴巴部分,蓝色是食物,深红色部分是舌头周围的肌肉,淡红色部分是所谓的"舌头突出",覆盖着一块薄薄的舌头,用肌肉来控制舌头的"舌头突出"运动,将食物刮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那我可以吃吗?
对于这么大肉质的非洲蜗牛,很多人不禁要问:能吃吗?好吃吗?
许多文章声称这绝对不可能,甚至触摸它也可能是危险的,称它"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寄生虫,导致结核病,脑膜炎和其他疾病。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就像我国另一种著名的入侵生物小龙虾(K's生虾)一样,非洲蜗牛是野生的和养殖的,繁殖这种蜗牛的主要目的是吃它。
大多数养殖的非洲蜗牛都是人工培育的缺乏黑色素的品种,因其雪白的肉质而被称为"白玉蜗牛"。这种白色玉蜗牛有时甚至被染色并出现在宠物市场上。但是,染色个体容易死亡,不建议作为宠物购买。
事实上,该国的许多餐馆都使用这种白色玉蜗牛来烤法国大蜗牛,而不是法国一侧常用的松散蜗牛Cornu aspersum,或Helix Pomatia,一种覆盖的大蜗牛。一般来说,吃这种养殖的白玉蜗牛是非常安全的,只要它来自受监管的农场和餐馆。
白玉蜗牛 (图片:维基共享资源)
部分餐厅是油炸白玉蜗牛(图片:网络)
既然这种非洲蜗牛在南方的野外很常见,你能像蜗牛一样挑一些炒菜吃吗?答案是绝对不推荐它。
非洲蜗牛本身,就像野生蜗牛一样,必然会携带一些细菌,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们可以传播结核病等细菌性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真正将非洲蜗牛与可怕杀手联系在一起的是所谓的"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侵入人脑的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膜炎为主要特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坚韧、面神经麻痹等,严重可引起痴呆,甚至死亡。
寄生虫的最终宿主主要是各种啮齿动物,主要在小鼠的肺部,但其幼虫必须在鼹鼠动物中才能成功发育。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非洲蜗牛是这种寄生虫最重要的中间宿主之一,感染率从10%到40%不等,而其他蜗牛和蜗牛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非常低,只有零星的记录。
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照片:Spratt,2015)
这种寄生虫虽然不耐高温,但由于非洲蜗牛头比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炒完,而且长时间煎炸会像橡胶一样,烹饪方法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吃野生捕获非洲蜗牛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此外,直接接触这些大蜗牛如果不及时清洗,确实有接触寄生虫的风险,吃蜗牛污染的生菜或淡水蟹蛙也可能被感染。
因此,生活在广州管圆线虫疫区(主要是福建、两广、海南、台湾)的朋友一定要避免吃任何野生蜗牛或野生淡水虾蟹蛙,而不是吃担心它们是否会被骗,最好购买正规养殖场的白玉蜗牛并彻底煮熟。
腌制有效吗?
非洲蜗牛作为严重危害我国当地植被作物和本土蜗牛的入侵物种,无疑需要尽可能地控制根除,其中盐是比较熟悉的杀伤方法。
蜗牛的皮肤本身的保湿能力很弱,会在体表分泌一层粘液进行保湿和辅助爬行,一旦洒上大量的盐,粘液就会变成浓稠的盐水,从而在蜗牛脆弱的皮肤周围形成高渗透压力环境,导致蜗牛体内的大量水分被抽出, 并最终脱水致死。但是,虽然腌制是控制蜗牛数量的有效方法,但它更适合小蜗牛,而非洲蜗牛等大型蜗牛无疑需要大量的盐分,这会对植物土壤等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难以大规模使用。
在实践中,我们使用各种更环保、更高效的杀蜗牛剂来毒害非洲蜗牛,如磷酸铁、硫酸铝、四聚乙醛等,一般是大量人工捕获统一杀伤。因此,要真正想有效清理一片非洲蜗牛,还是需要地方当局开展专业化、规范化、大规模的捕杀。作为我们的普通人,只需转发并将此推文分享给更多人即可。
引用: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sachatina_fulica
[2] 吕姗姗, 张勇, 刘海霞, 胡磊, 杨坤, 斯坦曼, P., ...& Zhou, X. N. (2009).侵袭性蜗牛和新发传染病:中国第一次全国血管绞线虫调查的结果。PLoS被忽视的热带病,3(2),e368。
郭静、张建、吴瑞山、赵本良、杨惠荣。(2015). 中国非洲蜗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南方农业科学学报, 46 (4), 626-630.]
李平, 李岩.(2008). 云南省非洲蜗牛的发生与控制研究.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S1), 203-205.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ula
[6] 斯普拉特, D.M. (2015).野生动物中的血管鞘翅目(Nematoda:Metastrongyloidea)的物种:综述。国际寄生虫学杂志:寄生虫与野生动物,4(2),178-189。
资料来源:科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中心")是国家工程科技批准的国家公益、知识资源开放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知识中心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需求为总体目标,通过汇聚和整合我国工程科技相关领域的数据资源,立足资源,以技术为支撑,以专家为骨干,以需求为牵引力,建立集中管理、分布和维护的知识中心服务平台。
知识中心旨在为国家工程科技领域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科技活动、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持和知识服务,最终建成工程科技领域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信息采集中心、数据挖掘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
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中心公众号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微博:知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