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的烧麦子!

作者:农村王小霞

我知道你看到下面这张图片的时候,一定在回忆自己儿时农村焦香的烧麦子。

农村的烧麦子!

小时候,我父亲在离家几十里地的工厂上班,负责后勤工作。因为某些原因,父亲没有双休,几乎每天都在工厂上班,只是偶尔请假回家一天。

于是,每年收割小麦的季节,我妈就领着我、姐姐和妹妹四人在麦田里挥着镰刀收割麦子。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大型的小麦收割机,唯一算得上机械设备的就是一台半自动打麦机。当时那种打麦机构造简单,由风叶将人工填进去的带杆麦子打碎,再由强风将碎掉的麦杆、麦叶等杂物从一侧吹出,而麦杆、麦叶再由人工堆成麦垛。然后我们再将散落下含有各种杂物的麦子清理干净后晾晒保存。

农村的烧麦子!

因为收割小麦这项农活比较繁重。母亲为了调动我姐弟三人的积极性,每当快要收割麦子的之前,就为我们作上一道美味-烧麦子。烧麦子最合适的时机是在小麦略黄时,太黄了嚼不动,太绿了烧不香。通常是我姐带着我和妹妹去麦田摘麦穗,并且麦穗要留有20多厘米的麦杆,以备在烧小麦时用手握。我们几个为了能多吃点烧小麦,通常会带上原本装化肥的口袋。母亲在去之前也都会叮嘱几句,别摘太多。但每次不论我们姐弟摘了多少,母亲都是笑笑不语。待到生火作饭之时,会挑开那种还流行的煤火炉上面的盖子,安静的站在煤火炉前为我们精心烧制小麦。

在烧麦子前母亲会先将麦穗带杆以麦穗根部为准对齐,这样可以烧的均匀,并且在烧小麦过程中不易将麦杆烧断。然后,母亲手握被分成小捆的麦穗送到炉火的上方,随着“丝”的一声,麦穗上的麦刺会被一次引燃。这时母亲会将麦穗上的火苗吹灭,以免大火将麦子烧的太焦。再将已无麦刺的麦穗送到炉火上方,等麦穗有起火之势时再撤回。如此多次烧制,待麦穗略烧焦时便可换一把新的麦穗烧制。

农村的烧麦子!

因为在烧麦子的过程中有一些麦穗难免受热不均导致麦杆断掉,这些麦穗会被单独放到一边。而这些刚被放到一边的断杆麦穗因为温度较高,嘴馋的我们姐弟便就会小心翼翼的用手慢慢的将这些麦穗揉搓,至到麦皮及麦粒分开。在母亲“小心别恰到”的叮嘱声中,大口吃着一年中第一口烧麦子。

终于,多把麦穗被母亲烧制完成。

母亲将烧好的麦穗放到备好的簸箕中,一只手扶着簸箕,另一只手将麦穗按在簸箕略用力的揉搓。而我们则蹲在旁边用手专挑已经揉干净的麦粒拿起放进嘴里,用力嚼着焦香的麦粒。几十分钟后,母亲分多次将烧好的麦穗揉成了麦粒,再将这些干净的麦粒找一干净处晾一会。这时,终于忙完停顿下来的母亲便用手将夹在簸箕缝中的麦粒捏出,放进自己的口中,算是品尝了自己的手艺。待烧好的麦粒温度降下后,母亲再将到它们放到备好的塑料袋中存放。而以后的几天,这些黑糊糊的麦粒便成了我们姐弟三人共享的焦香美味。

农村的烧麦子!

如今我已为人父,每年的麦子成熟期,我还会抽时间专门到麦田摘些麦穗生吃或烧制。虽然现在生活已经远超以前,但入口麦粒的清香与焦香会瞬间涌上心头。只是早习惯的各种零售的儿子满怀期待的尝了几粒麦子后,摇着头失望走开。

而我,也只能无奈的在儿子背后独自品尝着我的麦粒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