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对天水人来说,就像是兰州人的牛肉面。
天水呱呱是一种甘肃天水的传统风味小吃,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最早产生于西汉时期,是用当地特产的一种被称作荞麦的淀粉制作的。以香、辣、绵、软着称。
单听名字完全没办法想象出它的样子,看起来很有“肉感”的呱呱其实是用荞麦淀粉制作而成的。
刚出锅的时候像个Q弹的大布丁,吃的时候用刀切下一小块,然后直接上手~捏碎。
再淋上灵魂的油辣子,拌上芝麻酱、酱油、食醋、蒜泥等调料,吃起来QQ糯糯的,香辣绵软。
天水人每天都要吃呱呱,街上数量最多的也是呱呱店和摊儿,离了天水外地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是属于天水人的乡愁,出门在外的人都要真空包装带上许多,想家的时候就吃上一碗。

<h1 class="ql-align-justify">关于天水呱呱的传说</h1>
天水人食用呱呱的历史尽管有2000年之久,但在今天,我们要在数以百计的呱呱人家中准确的追溯这一饮食的源头,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遍布天水城区的呱呱人家制作历史大多不出三代,其制作技法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天水人的口味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呱呱的由来,在天水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与一个显赫的历史人物有关。
相传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后,天水人隗嚣见朝廷无道,于是割据一方,称雄陇上,即现在的天水。当时,他的官府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厨娘,能让当地的风物土产变样,呱呱相传就是由这位厨娘发明的,这种清淡的美食来能够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隗嚣解馋。呱呱渐渐成为了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肃宁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时期,隗嚣兵败刘秀,亡命西蜀,厨娘逃离皇宫,相传就在育生巷隐居了下来,后来在巷子内租了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历史的烟云散尽之后,隗嚣当年的宫殿早已是残垣断壁,但呱呱却在天水城流传了下来。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的甘肃天水,地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催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呱呱”。
香辣绵软的呱呱,再配上当地特色的“猪油盒”
你会感觉吃的不是早餐
是人生的偌大享受
<h1 class="ql-align-justify">猪油盒</h1>
猪油盒是甘肃天水的名小吃,它是在清代宫廷点心“猪油饽饽”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据说,随着清朝初期满族人移居甘肃天水,猪油盒慢慢地在民间传开,在其后数百年的岁月里,与天水当地的生活习俗有机融合,逐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作为天水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猪油盒多次被评为甘肃名小吃,和同样冒着热气的呱呱一起,让这座城市的早晨温暖、闲适,充满了市井气息。
刚出锅后的猪油盒,色泽金黄,酥脆松软,滋味浓香,油而不腻。
最后再配上一碗杏茶,才算是天水完美的早餐。
<h1 class="ql-align-justify">杏茶</h1>
早点无汤,心里就慌。这杏茶便是天水人搭配呱呱然然的首选。不知是否受杏仁露之流的影响过深,我预期的杏茶应是清甜之味。真正得以品尝才大彻大悟,这一口咸香,不输半分。杏茶的表面撒了薄薄一层茴香粉,既增添了浓厚的香味,又与碗中的杏仁渣一起合力在口中刺激着每一平方毫米的内壁,那口感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