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作者:十月谈历史

公元1498年,李东阳等文臣以皇族血脉过少为由向朱佑樘进行劝诫:“皇族血脉亦多不亦少,还请皇上下旨挑选秀女入宫!”朱佑樘却叉开话题道:“如今太子虽然尚且年幼,但是最近对学业过于荒废,还请各位爱卿要多多用心教导!”

李东阳等文臣见皇帝朱佑樘对这方面没有过多关注,于是只能纷纷应允:“定然用心教导太子殿下!”

其实不止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向朱佑樘进行劝解,饱受皇帝疼爱的张皇后也因子嗣方面的问题,屡次私下劝诫朱佑樘。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然而朱佑樘却是屡次拒绝,一方面是自己儿时的遭遇让他感到心悸、另一方面就是出自对皇后跟太子的保护心理!

朱佑樘年幼之时,由于母亲纪氏得不到父皇朱见深的宠爱,再加上万贵妃担优自己失宠而做出的那些事,因此刚出生的他便在后宫众人的庇护下默默成长,最终被朱见深得知封为太子。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理性治国</h1>

朱佑樘在位长达18年的时间里,为大明王朝的后世帝王们立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限制锦衣卫、东厂这些人的行为,更是提倡文武百官直言进谏。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面对父皇朱见深遗留下来那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朱佑樘在李东阳等人的支持下,大胆尝试去拨乱反正,除了之前规定的早晚朝之外,还经常带领群臣商议要事。

相对于其他明朝的帝王热衷于重用宦官集团来辅助自己,朱佑樘选择自己亲自代批奏章,因此年幼时期身体基础没有养好的他,经过长时间的熬夜导致身体逐渐每况愈下。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内心仁厚</h1>

朱佑樘登基称帝后,万贵妃娘家之前那些耀武扬威的人惊慌不已,有人提议严惩这些奸佞小人,朱佑樘对此屡次拒绝,之后更是严令此事无需再谈。

朱佑樘察觉到之前《大明律》里面的法令过于严苛,于是在公元1500年制定了《问刑调律》,最终在公元1502年最终成功编制成了新版《大明会典》,严厉执法部门一定要贤明公正。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拨乱反正</h1>

由于朱佑樘年幼时四处躲避,因此未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再加上这段时间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大事,因此希望通过使用佛道方面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事后经过宦官李广等人贪污受贿、祸乱朝政的事件得知,想要依靠信奉佛道长命百岁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于是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次那些阿谀奉承之徒。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拒绝纳妃</h1>

朱佑樘之所以拒绝扩充后宫,除了是为了避免将自己之前的遭遇重新转在自己孩子身上,另外就是与张皇后携手相伴的这些年,如同朱见深面对万贵妃那般,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伤心。

除了李东阳等文臣武将屡次提起之外,也有皇族后裔对他进行劝诫:“还请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广招秀女扩充后宫为大明王朝开枝散叶!”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朱佑樘再次拒绝:“朕意已定,无需再提。”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5">亲情为重

</h1>

从小孤单寂寞的朱佑樘,与张皇后携手共进的那些年,除了将自己的心中的爱意毫无保留的放在张皇后跟儿子朱厚照的身上。

对于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个经常惹是生非的舅子,朱佑樘在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于是对他们所犯下的的那些事,屡次都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哪怕面对群情激愤的满潮文武要求严惩张氏兄弟的时候,朱佑樘还屡次充当和事佬,甚至批复:“朕只有这一门亲,再不必来说。”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6">结语</h1>

朱佑樘用自己18年来的努力,给太子朱厚照打造了坚实的班底,可惜的却是由于独子朱厚照英年早逝,最终只能将皇位拱手让人。

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为何深受子民的爱戴,朱佑樘:受之有愧理性治国内心仁厚拨乱反正拒绝纳妃亲情为重结语

而失去朱佑樘、朱厚照庇护的张皇后,最终只能被迫接受现实,独自一人在后宫孤苦伶仃的生活。

朱佑樘如果得知会迎来这般结局,不知他是否会后悔没有扩充后宫,从而让他人趁机捡了便宜,但是其此生的所作所为让大明文武百官都极为敬佩。

明朝万历年间的朱国桢评价朱佑樘:“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参考资料:《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