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作者:如日中天54

您听说过当官整天喝酒,不干正事的吗?本文的主角:西汉的第二位相国曹参,就是这样的人,更为奇特的是:这位不务正业者后来还深受百姓爱戴。下面就来探讨话题: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曹参画像

汉朝第二任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一、名将变身齐国丞相

曹参原来是跟随刘邦驰骋疆场的将军。刘邦封王时,封长子刘肥做齐王,给齐王七十多座城市,由于怕刘肥年少,缺乏理政经验,所以派曹参去做齐国的丞相。以前带兵打仗的名将,现在却要治理国家,曹参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他就找了一批文士来请教。

文士们这个这么说,那个那么讲;此人讲三皇,彼人说五帝,讲得曹参无所适从。这时一位属下说,齐国胶西有位盖公,学问渊博,相同为何不去请教他呢?曹参驱车来到胶西,谦虛地向盖公请教。盖公说,要讲治国,莫过于黄老之术。黄帝垂拱,天下大治,就是后来老子总结的清静无为。

盖公对曹参说的这番话,是深通易理的,易经《临卦》六三爻说:“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甘”指强制;“忧”据《说文》解释是“和之行也”,即行宽和之道。此爻爻义是说,上面对下面的人民,若采取强制的严厉统治,是不会有利益的;但若能配以宽和之道,就不会有灾咎了。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临卦解读

二、汉初行黄老之治的著名人物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面对之前秦朝严法酷刑统治带来的后遗症,汉初都实行黄老之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纠正秦政之弊。说穿了,就是让老百姓自由发展,当官的少去或不去进行无谓的干涉。而汉初行黄老之治的著名人物,是代替萧何第二位担任相国的曹参。下面来看看他具体是怎么做的:

话接上文,曹参听了齐国胶西盖公的话后茅塞顿开。回到相府的第二天,他就颁下命令,要各级官员让农民自由耕地,商人自由买卖,不准无故去打扰百姓。

各级官员接到命令后,还以为曹参有进一步的政令,左等右等,不见政令下来。有人就到相府去问他,怎么不见具体政令下来?曹参说:你们奉行黄老之治就是了,还需要什么政令?黄老之治就是我的政令。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西汉名将曹参

当时的人民在秦朝的年代,稍不小心,就犯了刑法,被处以极刑,没有一点人身自由;今天官府派这样税,明天官府又出那种赋,弄得人民生不如死。如今实行了黄老之治,人民觉得一切都宽和了,耕田的努力耕作,从商的用心买卖,社会反倒变得安宁无事了。

就这样,曹参用黄老之术治理齐国九年,把以前一片战乱的齐国,变成了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民富国强的兴盛之地。因此,萧何死后,曹参就做上了中央政府的相国。

曹参上任后,继续在全国推行黄老之治。这样一来,他这相国没什么事做,就与几位老年人整天喝酒,一直到他去世。说来真怪,曹参什么事不干。他死后,老百姓竟歌颂他,说他为政使人民得到了安宁,社会整齐划一。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西汉名将曹参

三、人生启示

汉初曹参实行黄老之治,上任相国后反而“无事可做”,整天喝酒的故事,以及易经《临卦》六三爻给后人的启示为:

人民在苛政统治之后,往往十分盼望和平的岁月,汉初曹参为相,在秦“甘临”之后,采用“既忧之”的宽和之道,让人民休养生息,所以,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

这一历史事件启迪我们:为政临民要宽和,为人处世也要宽和。宽和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值得每个中国人有分析地吸取。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曹参戎装形象

总之,汉朝第二任相国曹参,上任后果断实行黄老之治,他虽然整天喝酒、不干正事,但还深受百姓爱戴,是因为人民与前期的秦朝相比,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红利,过上了安宁、舒适的生活,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出现了国富民强的良好局面。

我们应该学习曹参的做法,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审时度势,采取符合历史潮流的相应政策,为促进祖国富强、人民安康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上任后整天喝酒,为何还深受百姓爱戴呢

曹参剧照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