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镐遗子/书文;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关键词:中国历史、西安市、清朝、昆明池、康熙、辛亥革命、葛尔丹
西安市雁塔区西部丈八街道办,古代有一关公庙,因庙墙染的红颜色,人称红庙,所以村子得名红庙村。村子毗邻定昆池和昆明池,有数道高岭,最有名的名曰“探花岭”,南北走向十里,高约三丈。据传说,唐代科举后,进行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但凡中了第三名探花,在参加宴席之后,常乘坐车到此岭昆池盛景。岭北曾立有一块大石,镌刻“探花岭”三字,今已不复存在。
在村西的头道岭上有张家祖坟一座,占地三四亩,竖立有墓志铭一重,上书“明赠玄武大将军”字样。墓主为张家先祖张志明,张志明原为朱元璋帐下一员猛将,在战斗中不幸捐躯,只找回来身子,头颅始终未找到。后来皇帝赐铸了一颗银头,一同安葬于此。

相对于这位“银头大将军张志明”,长安区沣河岸边的“金头银胳膊大将军梁化凤”则更为传奇。梁化凤、西安市长安区灵沼小丰村人,人称“梁老爷”,与沣西“柏景伟、赵舒翘、薛允升”齐名。本村原名“大丰村”因避讳康熙皇帝的大丰园,而改名小丰村。康熙赐号梁化凤:“梁韦陀”比喻天神。康熙十年,卒,赠少保,谥敏壮。康熙巡游西安,特遣官祭其墓,这是正史,今老坟残存牛东村。
【梁化凤】
关于梁化凤的死因本地传说是收复台湾时候战死的,被郑军割了头与胳膊,情形很惨,所以史书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为表其功,给梁化凤做了金头银胳膊,与身体一同安葬,梁家人怕被偷就一次抬了十多个棺木出殡,谁也不知道那个是真的。
又说收复台湾时,双方死伤无计其数,因梁化凤曾打败郑成功与南京,故台湾方面提出以梁化凤头颅作为罢兵和受降的苛刻条件,梁公为了早日收复台湾,免使士卒受刀兵之苦,便毅然献出了自己的头臂。此壮举震撼了台湾的郑氏,觉“大陆有此壮烈之士,台湾必克无疑”遂降“为了表彰忠烈,康熙御赐金头银胳膊,为梁化凤全尸,并追封为总督”。
【西江渡王化行墓】
还有一位就是金头金身的大将军王化行。王化行生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乡靳里村。因父亡后母改嫁西安市长安县西江渡村,改姓王化行。康熙九年武进士。从陕西经略莫洛讨吴三桂,授守备,后大破蒙古格尔丹骆驼阵,1685年任湖南、广东、广西总督。康熙二十六年奉旨调任前往台湾担任台湾镇总兵,康熙皇帝曾御赐金刀。。传说王化行战死后皇帝赐予金身,长安西江渡村埋的是金头,咸阳北杜村是金身。
【血战乾县】
相对于皇帝表彰的“金头银头大将军”。未央区谭家街办百花村的王镇海那就不是传说了,而是人人皆知“粉塑忠骨”的大英雄。清朝末年,陕西新军联合哥老会起义,王镇海即是新军十七标首领还是哥老会核心人物。西安光复,悍将王镇海因赫赫战功,被晋升为陕西军政府兵马督堂。清军反扑,王镇海与其血战乾县铁佛寺一带,激战中不幸中弹坠马,昏死过去,被清军抓骂敌被杀,年仅27岁。清军将王的首级悬挂在乾县城东门楼上示众。陕军以50两银子雇用侠客将首级偷取,带回长安军营中。王的家属找来白花村一名叫王七丁的老人,用3斗面粉给王塑了个假身子入殓埋葬。全军白人、白马、白旗号,将其遗体安葬在白花村东湾的坡地上。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西安,问底长安,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