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关于中国铜镜的起源和最初的功能,大多数学者认为铜镜是由水鉴发展而来,最初的功用是照容。不过学界也有人提出早期的铜镜是以祭祀的礼器出现,程建《试论中国铜镜的起源和早期映照方式》一文从考古学、民族学的角度分析了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他认为铜镜除了有照面饰容、作为饰物的用途外,还常常用于宗教仪式,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可能是某种宗教仪式上的神具或饰物,墓的主人生前可能是巫师或者是兼管祭祀、驱祟的氏族首领。刘学堂《论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域》一文则认为中国早期铜镜可能是源自西域原始社会巫师从事宗教活动使用的巫具。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唐·符箓纹铜镜,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中国早期的铜镜是否有宗教或祭祀的功用,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不过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铜镜具有多样功能则是不争的事实,如照容、嫁妆、配饰、辟邪,此外还有一项特殊的用途——祭祀。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的铜镜传入日本之后,成为祭祀太阳神的道具,并最终转变为太阳神的神体象征,成为三种神器之一(镜、剑、玉),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的祭祀活动,天皇即位之时,也有携带三种神器举行祭祀。

此外,2001年8月,河南温县出土了一面招贤杨氏家族的“大型祭祀铜镜”,可知铜镜在古代确有祭祀的特殊用途。然而,并非所有的铜镜都有祭祀的功用,用于祭祀的铜镜应该是专门制作,且在铜镜的众多用途中并不普遍。

在丧葬习俗、民俗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铜镜还用于随葬,反映了古人孝道之礼、镇墓辟邪、宗教信仰等风俗和信仰。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汉·“尚方御镜大毋伤”铭四神瑞兽博局纹镜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从考古资料来看,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已有将铜镜作为随葬物的习俗,这种习俗贯穿整个中国铜镜史。在已发掘的古墓中,铜镜是最常见的金属随葬物之一,据《广州汉墓》发掘报告,西汉前期II型3、5式发现的130座墓中,51座有随葬品,其中铜镜和璧是主要随葬品。

从墓葬出土的铜镜来看,出土状态不一,有的与其他随葬品的随葬形式一样,也有的形式较为特殊。从放置方式来看,有的置于棺内,有的置于棺外,有的平置,有的悬挂。

古墓葬中发现的铜镜多为不完整的,有的分为两半残镜,有的碎为多块。其中分为两半破镜的情况较少,在湖北武汉发掘的明代夫妻墓中,各出土了半枚铜镜,这两枚破镜可以合为一枚完整的铜镜,意为破镜重圆。1958年河南洛阳烧沟发掘的一座战国夫妻合葬墓中,男女两棺各有半枚素镜,从两枚半镜的断痕上看,两者完全吻合。1975年西安市北郊发掘的1号汉代合葬墓中,夫妻棺前各置半面连弧纹镜,两者合在一起是一枚完整的铜镜。

中国古代铜镜的祭祀、丧葬用途

唐·葵花形“真子飞霜”铭人物故事镜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墓葬中铜镜的随葬形式往往表达了古人的某种思想观念,例如关于用镜悬棺,宋代周密《癸辛杂记》说:“世大殓后,用镜悬棺,盖以照尸,取光明破暗之义”。再如铜镜一分为二随葬的情况,有的夫妻生前恩爱,如果一人先亡,就将铜镜分为两半,其中一半作为死者随葬物,另一半由生者留存,亡故后再随葬,盼望死后也能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