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只想安静的生活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他。

他不是一个好儿子,答应父亲的事,他没有做到;他不是一个好兄长,他不了解自己的弟弟,还被迫阻拦他们追求未来;他不是一个好爱人,他害了那个深深爱着的女子,放弃了本可能得到的幸福;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妻子难产而死之时,口中呼喊着他的名字,但他却不能进去看一眼;他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有过两个儿子,都在未长成时便离开人世。他什么都想要做好,又什么都没有做好。无数次,面对亲人的不解与责备,他只能在无人处流下无用的眼泪。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眼前始终出现的是那个不满三十却全无朝气的青年,那个努力想维持大家族和平的男人,那个在新旧交替时彷徨无助的灵魂。

高觉新,高家的长子,长房的长孙,新旧时代所有人目光聚集的对象。

在初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时,高觉新这个角色引起了我的极大不满,我甚至不想去可怜他。他曾经有无数次机会争取自己的未来,却总是顺从地垂下双手,任凭别人的摆弄,并不发出一声反抗的声音。他的兄弟责备他说:你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可他没有恶意啊!只是想在这个充满恶意的大家庭中安静的生活,工作,娶妻,生子,照顾弟妹。

难以想象,受过高等教育,在新式学校里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在那个新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会甘心做家族长辈的傀儡,任由他们左右自己的命运,爱妻和兄弟。

一直在想,人要绝望到什么地步才会放弃反抗,只面对未知的恶意迎上无神的眼睛。旧家庭的空气真是把他害惨了。

庆幸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可以在面对不公时大声说出来。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再回头去看还未摆脱家族压迫的那一代,心理上便有了天然的优越感。这样想来,再去责备高觉新的懦弱,难免有些不公平。

他也算是一个可怜人。为了满足祖父四世同堂的心愿,也为了让父亲早日安心,他放弃了前往大城市继续攻读的打算,而听从他们的安排娶了亲。他本以为可以得到幸福,以为未来的路,会由自己青梅竹马的梅表妹相伴,但父母却以抓阄的方式决定了他未来的妻。他的心碎了,但同样的没有反抗,甚至在见到美丽温柔的妻子后,他竟对父母的决定有些感激,全然忘了他的表妹,那个娇弱的女子,从此会迎向怎样的宿命。

父亲临终前,将照顾弟妹的重任交给了他,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虽然自己也不过二十出头。所处的这个绅士人家,祖父有五位儿女,他便有五房长辈。流言蜚语时不时夹杂着满满的恶意向他飞来,他一声不发地吞下,并不想回击。

弟妹们年轻气盛,满脑子新思想的他们总是和长辈发生抵牾,双方争执起来,他才是那个最为难,最痛苦的人。身为兄长,他认可弟弟的新思想,想要帮助他们反抗,可身为晚辈,他又必须听从祖父的命令去“压迫”弟弟的意愿。左也难,右也难,除了与妻子相对而泣,他简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二弟面对祖父安排的婚姻时,毅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从大家庭中逃了,不顾祖父与他脱离关系的威胁,在年轻朋友的帮助下逼得祖父不得不作出让步。面对孙儿的反抗,儿子的不肖,年迈的大家长终于支持不住了,操劳了一辈子的祖父病倒了,去世了,也带走了这个富绅人家最后的体面。父辈们借“血光之灾”的名义,将他马上要临盆的妻子送到郊外去生产,还不许他去探望。妻子难产,留下一个幼子便撒手而去,只留他抚养两个混沌未开的孩子。三弟看透了旧家庭的虚伪和残忍,也因他的懦弱而伤透了心,祖父葬礼结束不几日便远走他乡,去追求更高远的天空。

弟弟离开的那个清晨,觉新独立于岸上,微笑着向他挥手,目送那只小船渐渐走远。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只愿弟弟带着自己的那一份,好好地奋斗,去追求他永不可能得到的前程与幸福。

他只想安静地活下去,哪怕必须接受一切的委屈与攻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