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愁在哪里,“走溪口”告诉你

作者:日常恶魔
乡愁在哪里,“走溪口”告诉你

学生参观“走溪口”文化长廊。

乡愁在哪里,“走溪口”告诉你

红网时刻娄底10月22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李琴章)“我们不仅学习了农耕文化,也感受到先辈创业的艰辛,还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浓浓的乡愁!”近日,双峰县杏子铺镇溪口村文化长廊“走溪口”迎来了一波库区学校的小朋友。在这里,他们开展了以“学习传统文化、做新时代接班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杏子铺镇库区学校的师生在校长刘立锋的带领下,来到了溪口村乡村振兴项目一一文化长廊参观学习。文化长廊从大坝船闸到溪口中学的风景线路上的150户村民的200多幅墙壁上,彩绘出传统的耕牛、农具和溪口水库修筑的艰辛历史场景,全长2000多米,蔚为壮观,那浓浓的乡愁吸引着四方游客,成为游客打卡的一道靓丽风景。

同学们来到农耕生活彩图前,大家争先恐后去抱大水牛,有些调皮的小朋友还去扶墙上的犁耙。大家在体验农耕生活中收获着喜悦,一时间,文化长廊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乡愁在哪里,“走溪口”告诉你

“走溪口”文化长廊上的彩绘。

乡愁在哪里,“走溪口”告诉你

在一幅巨大的劳动场景墙画下,刘立锋给同学们讲解解放初期村民修筑水库的艰苦奋斗的经历。

溪口水库又名水府庙水库,1958年9月开工,1959年9月大坝建成,库容5.6亿立方米,湖面44.6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杭州西湖。那时附近2.5万名村民靠锄头扁担,把石头一块一块地垒成大坝,他们没有工资,在工地上煮饭,在工地上睡觉,艰苦奋斗整整一年,终于修筑了这座大坝。

“听到校长的讲解,让我深深震撼,老一辈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继承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没有什么不能创造的人间奇迹。”曹明同学发自内心的感慨,激动地说。

在库区学生之外,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也在参观文化长廊。他们一边指着文化文廊上的老物件,一边回味着小时候曾经见过的峥嵘岁月。这是湘潭市曾经亲身参与修筑水库大坝的建设者和他们的子女来此旅游,重游故地。

“到这里,我看到墙上画的拖拉机、供销社和各种农具,看到蓑衣斗笠和屋顶上飘荡的炊烟,令我感慨万千,勾起我心中浓浓的乡愁,我又仿佛回到了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湘潭旅游团的王老先生激动地和同伴边看边说。

据介绍,溪口村文化长廊是杏子铺镇打造文旅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文旅示范区,它充分挖掘溪口村深厚的人文底蕴,把文化元素嵌入美丽屋场,推进农耕文化的一个创新尝试,属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精品线的一部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景,已在溪口村以匠心绘就的“走溪口”文化长廊美丽画卷上徐徐展开。而作为“走溪口”美丽乡村精品线上的“掌上明珠”,现在的溪口文化长廊已成为杏子铺镇中小学研学基地和四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