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飞不起来的童年,飞上枝丫的少年

作者:万千杂货铺

视频加载中...

11岁的查拉自小与其吸毒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以训练战犬为生。这种谋生手段使得他变得很暴戾。这点在他的校园生活中便有所体现。卡米拉是他很敬畏,很爱慕的6年级的老师。有一天,这位老师病了,以致于几个月都不能来学校上课。而新来老师不能理解查拉的行为,并送他去了劳教所。等卡米拉老师回来后,她极力反对新老师和同学们的这种做法。于是,卡米拉和查拉的感情开始持续升温,但这段日益亲密的关系却为他们对他们留在学校产生了威胁。

电影故事发生在古巴,古巴,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经济被美国封锁多年,人口不多,还时常战乱,整体情况可能和80年代的中国相同。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却实现了全民医疗,教育免费。尤其在教育方面,那是高度发达,从幼儿园到博士生,通通不要钱。

古巴的这部《飞不起来的童年》就反映了古巴这儿的教育制度。

飞不起来的童年,飞上枝丫的少年

小男孩与小女孩

然而,问题少年其实也有细心、温柔、仗义的一面。为吸毒的母亲端茶送水,陪同老师去看望生病的同学,为弱小的朋友出头打架。

所以当学校校长为了所谓的学校荣誉准备将这个孩子送去再教育学校(类似于中国的少管所),一旦有这样的念头,那么你内心深处认定了他长大以后将会走上犯罪道路。所以Chala的老师Carmela果断拒绝了校长的提议,坚决地表示:“我的学生从来不会去再教育学校,没有一个例外。”Carmela老师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四样:家庭、学校、严厉与爱。而少年的家庭环境明显已经缺失了家庭与爱,如果学校再将他放弃,那真的只能终将毁灭……

飞不起来的童年,飞上枝丫的少年

carmela老师和查拉

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孩子,小野想这句话放在Carmela老师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和Carmela老师的教育方式比较起来,影片中其他老师的教育方式就显得生硬老套,不近人情甚至有点不负责任。例如片中有个优等生因为户籍问题影响继续读书的问题,而新老师知道情况后只是让学生回家找爸爸,而那个学生的爸爸只是战乱生活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摊贩而已根本无能为力……

很真实很残酷,其实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少见,“教书育人”本是一个词语,而现在很多教师却将之分开了,只是单纯的教书并为育人,真的去关心孩子学习以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非常希望全球的教师们都能像Carmela老师一样去对待孩子,这样才对得起“教师”二字吧,而希望终归是希望,片子最后也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或许那样战乱的国度,本身现在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政治与经济方面的。

而且一人之力本就是有限的,当Carmela老师离开学校之后谁又能来帮助他们呢,小人物的反抗是不足以在大制度社会中掀起任何波澜的,是需要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团结去共同改变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毕竟未来的明天是属于这些孩子的,如果你们都放弃了他们,那整个国家还有何希望可言呢?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需要4样东西:家,学校,严厉和爱。但是走出校门,就要面对社会百态。作为一个老师需要知道,外面有什么东西正等着他们。过去生活比现在简单多了,我也清楚地知道给学生们准备什么,但现在,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别给他们准备什么。”

飞不起来的童年,飞上枝丫的少年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