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正义的剑走偏锋

作者:李颖珺 律师

这是一次正义的剑走偏锋,这是良知对贪婪的大胆宣战。

枪击案死者的遗孀向枪支公司索赔。被告(辩方)企图操纵陪审团,重金请各路顶尖高手,调查窃听监控,分析数据,套瓷陪审员,挖黑料威胁。

男主伊斯特,卖场经理,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被选中作为候选的陪审员。尼可先是故意向法官提出自己要参加电玩大赛,不想当陪审员,遭到法官训斥,制造了他并不想当陪审员,毫无责任心的假象。

陪审团第一次开会。弗兰克,一位退役陆战队队长,曾经在巴拿马格瑞纳达为国效命,孔武有力,性格彪悍,想当陪审团的主席。另外两位女士也站出来“竞选”。

此时伊斯特提名了最适合当主席的人选——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仁厚长者贺曼,因为他敢于反驳法官,还懂法律。不出意料,全票赞成。伊斯特为接下来的行动扫除了障碍。

伊斯特两次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操控局面——他的搭档玛丽打电话让外卖不要送餐,饥肠辘辘的陪审员们情绪烦躁,发生争吵。伊斯特跑到附近餐厅找到法官投诉,为大家争取到出去吃大餐的权利,还迫使法官无奈地买了单。看到这一幕的控辩律师都惊诧不已。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第二次伊斯特编造了十二年前的今天,他朋友为国捐躯的故事,博取了大家的同情,于是在开庭时陪审员们齐声对国旗宣誓。

伊斯特用了一个小技巧,人们在拒绝了别人两三次之后,很可能会因为过意不去采取种妥协。于是他借其他陪审员之口,否决了祈祷和唱歌之后,大家就同意了以宣誓纪念牺牲士兵。

两次如此反常的现象,让控辩双方相信了陪审团确实被人操纵于股掌之间。

当然辩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通过偷拍的庭审视频,锁定了尼可——宣誓完毕,坐在伊斯特身边的大婶抚摸他的手背安慰他,辩方立马就明白了,陪审员们是在为伊斯特这么做。辩方派人去伊斯特家翻箱倒柜,拷走了电脑资料。

作为报复,尼可干掉了辩方阵营的一个陪审员。这次他演技爆发,用驱风油擦得双眼红肿,一夜未睡,博取了女陪审员哈丽克的同情,偷偷把酒给他喝。伊斯特“失手”,把酒瓶甩出去,又假意骗法官说酒是自己的,法官从酒瓶的红唇印推定酒是哈丽克的,用替补陪审员取代了哈丽克。

恼羞成怒的辩方私下威胁陪审员,还放火烧了伊斯特的房子。

伊斯特把有人闯入自己房子的监控视频交给法官,法官大为震怒,宣布隔离陪审员,这样辩方无法插手,而伊斯特更容易达到目的了。辡方被迫接受了玛丽和伊斯特开出的1500万的价码。

辩方出阴招,使得控方证人不再出庭作证,眼看控方就要输掉这场官司。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最后的审判日,控方律师慷慨陈词,播放了死者生前的家庭合欢录影带,激发了陪审员对死者的同情,对枪支公司草菅人命的愤怒。

陪审团辩论时分为两派意见,有人认为不应当让枪支公司承担责任,就像得了心脏病,不能去告垃圾食品的制造商,应当由行为人自由承担责任。有人认为,法律应当保护人民。

刺头弗兰克认为那个女人不值得拿那么多赔偿,因为大家都受过很多苦。伊斯特暗中用了一招“激将法”,他冷静地与弗兰克辩论,任由弗兰克情绪激动地说出越来越偏激的话,让大家瞠目结舌,弗兰克阴暗的妒忌心理展露无遗,于是大家自然走到了他的反面。

这时,伊斯特深沉地说:“有些人或许害怕,或许胆怯,或许你只关心自己……弗兰克没有看走眼,我是最糟糕的违法者,来此之前我已下定了决心。但这场审判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你们,我们是为了莎莉斯特伍德坐在这里,仔细审议本案的事实,不论要花多久的时间。有些证词我想再讨论一番…”

陪审团以10票比2票作出认定——被告枪支公司败诉。

真相在最后一刻才被揭露。女主的妹妹多年前死于枪下,女主和男友决心讨回公道。两人主里应外合——男主深入虎穴,瓦解异己,女主与控辩双方谈判,施加压力,配合得天衣无缝,一步一步将老谋深算的控方引入埋伏圈,共同导演了惊天逆转。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男主女主的大智与大勇让人肃然起敬、五体投地——两人挑下了财大气粗、从未败诉的枪支公司,为原告争得一亿赔偿,还为亲人追讨到1500万的“赔偿”。

与其说这部电影辛辣地讽刺了陪审团这种游戏规则的漏洞,讽刺了财阀的虚伪冷酷,不如说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人在内心良知的感召下能激发多大的勇气和智慧。

失控陪审团:正义的剑走偏锋

“失控的陪审团”制度

需要罗宾汉来拯救

作者:陈卫华 律师

一个忙碌而兴奋的早上,持枪暴徒闯入美国新奥尔良的一家股票经纪公司疯狂扫射,一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无处可逃,倒在血泊中,他永远不能参加自己为儿子精心准备的生日派对了。

两年后,遇害经纪人的遗孀委托新奥尔良的精英律师文道.鲁尔把暴徒使用枪支的制造商维克斯堡枪械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巨额民事赔偿。作为被告的维克斯堡枪械公司自然不敢怠慢,重金请来当地著名辩护律师。

在英美法系中,法庭审理案件是用抗辩制,就是通过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来厘清事实,最后由陪审团来决定,说得直白些就是,嫌疑犯有没有罪是由陪审团十二个陪审员投票决定的,这个决定不仅是由证据决定的,更是由陪审员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决定的。

在美国司法体系中,对事实进行认证这个环节只在初级法院完成,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只能够挑战审判过程所遵循的程序,他们没有权力否定初等法院由陪审团作出的事实认定,也就是说,陪审团一人一票投出的结果是最终的,不会被推翻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个案子成为判例,就会被以后相似的案件引用,维克斯堡枪械公司将会麻烦不断。为确保胜诉,维克斯堡枪械公司还请来一位神秘的陪审团操纵大师蓝金.芬奇。蓝金可谓火眼金睛,对人洞察入微。更重要的是,蓝金背后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团队,他们在预审的现场加上了CIA常用的监听设备和高清镜头,为辩护律师安装了隐秘的无线耳机,同时对本案的五十多位陪审员候选人进行了个性气质、生活阅历、兴趣爱好、财务状况等等展开了FBI式的调查和研究。

两军对垒,文道.鲁尔也如临大敌,他雇佣了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经验丰富的陪审团顾问劳伦斯。围绕着陪审员的选择,控辩双方律师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和斗法——

控方顾问劳伦斯建议文道.鲁尔挑选一位跃跃欲试的男士,阅人无数的辩护律师正准备表示同意,耳机里传来蓝金.芬奇果断的建议——坚决反对。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位候选人恼羞成怒,表示要坚决打击在美国制作无数杀戮的军火商业,还掏出血袋往身上涂抹。混乱中法警把这位候选人揪出了法庭——维克斯堡枪械公司为蓝金.芬奇支付了一千万美刀看来是真的物超所值。

控方挑选了一位名为伊斯特的电子游戏销售经理,伊斯特当庭表示他要参加一场重要的电子竞技比赛,不想做陪审员。法官大怒,“你必须做,如果是一百年前,我可以为此吊死你”。伊斯特无奈就范。

经过连续两天的争吵,控辩双方终于从五十多位候选人挑选了十二位陪审员。庭审开始,展示证据,交叉讯问,如火如荼地进行。控辩双方同时收到一个信封,以一千万美刀收买十二位陪审员为交易——双方都觉得这是讹诈,不予理睬。双方律师接到一位玛丽女士的电话,声称她已经控制了陪审团。果然,接下来陪审团做出了一系列怪异的行为——陪审团突然外出与审判法官一同就餐,在朗诵誓词之后鬼使神差地唱国歌。

控辩双方不得不相信了——有高人操纵了陪审团。控方律师 文道.鲁尔搞不定合伙人,拿不出一千万美刀,只能选择相信陪审员的良知。蓝金.芬奇锁定了操纵者就是那个电子游戏销售经理伊斯特,他果断地展开反击行动,伊斯特也不是吃素的,还以颜色,制造陷阱将辩方选中的两位陪审员扫荡出局,形势对辩方非常凶险。

伊斯特的代理人玛丽涨价了,要一千五百万美刀,不然辩方只能坐等一败涂地。无奈之下,蓝金.芬奇向玛丽打款一千五百万美刀。伊斯特开始了陪审团内的一系列神操作。

庭辩结束,文道.鲁尔为大家播放了遇害人温馨家庭视频之后,大家静待陪审团的投票结果。文道.鲁尔表情僵硬,内心忐忑不安,蓝金.芬奇志得意满,信心满满。

陪审团的结果出来——八比四的判定维克斯堡枪械公司败诉。法院判决维克斯堡枪械公司向股票经纪人的遗孀民事赔偿一亿七千万美刀,群情激荡,传媒疯狂。

心力交瘁的文道.鲁尔认为,钱不是万能的!这是陪审员的良知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是美国司法体制的胜利!

这惊天逆转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十年前,一桩血腥校园枪击案的受害者家属向军火生产商提出了民事赔偿,正是蓝金. 芬奇用肮脏的手法操纵陪审团让受害者家属功败垂成。玛丽的妹妹正是那场枪击案的受害者,伊斯特是玛丽的男友。伊斯特和玛丽像罗宾汉一样潜入陪审团为受害者家属伸张了正义,还通过成功的伪装“敲诈”了枪械公司。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法律读库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后台回复”投稿“”转载“,了解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