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正義的劍走偏鋒

作者:李穎珺 律師

這是一次正義的劍走偏鋒,這是良知對貪婪的大膽宣戰。

槍擊案死者的遺孀向槍支公司索賠。被告(辯方)企圖操縱陪審團,重金請各路頂尖高手,調查竊聽監控,分析資料,套瓷陪審員,挖黑料威脅。

男主伊斯特,賣場經理,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被選中作為候選的陪審員。尼可先是故意向法官提出自己要參加電玩大賽,不想當陪審員,遭到法官訓斥,制造了他并不想當陪審員,毫無責任心的假象。

陪審團第一次開會。弗蘭克,一位退役陸戰隊隊長,曾經在巴拿馬格瑞納達為國效命,孔武有力,性格彪悍,想當陪審團的主席。另外兩位女士也站出來“競選”。

此時伊斯特提名了最适合當主席的人選——一位雙目失明的人仁厚長者賀曼,因為他敢于反駁法官,還懂法律。不出意料,全票贊成。伊斯特為接下來的行動掃除了障礙。

伊斯特兩次巧妙地在不知不覺中操控局面——他的搭檔瑪麗打電話讓外賣不要送餐,饑腸辘辘的陪審員們情緒煩躁,發生争吵。伊斯特跑到附近餐廳找到法官投訴,為大家争取到出去吃大餐的權利,還迫使法官無奈地買了單。看到這一幕的控辯律師都驚詫不已。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第二次伊斯特編造了十二年前的今天,他朋友為國捐軀的故事,博取了大家的同情,于是在開庭時陪審員們齊聲對國旗宣誓。

伊斯特用了一個小技巧,人們在拒絕了别人兩三次之後,很可能會因為過意不去采取種妥協。于是他借其他陪審員之口,否決了祈禱和唱歌之後,大家就同意了以宣誓紀念犧牲士兵。

兩次如此反常的現象,讓控辯雙方相信了陪審團确實被人操縱于股掌之間。

當然辯方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通過偷拍的庭審視訊,鎖定了尼可——宣誓完畢,坐在伊斯特身邊的大嬸撫摸他的手背安慰他,辯方立馬就明白了,陪審員們是在為伊斯特這麼做。辯方派人去伊斯特家翻箱倒櫃,拷走了電腦資料。

作為報複,尼可幹掉了辯方陣營的一個陪審員。這次他演技爆發,用驅風油擦得雙眼紅腫,一夜未睡,博取了女陪審員哈麗克的同情,偷偷把酒給他喝。伊斯特“失手”,把酒瓶甩出去,又假意騙法官說酒是自己的,法官從酒瓶的紅唇印推定酒是哈麗克的,用替補陪審員取代了哈麗克。

惱羞成怒的辯方私下威脅陪審員,還放火燒了伊斯特的房子。

伊斯特把有人闖入自己房子的監控視訊交給法官,法官大為震怒,宣布隔離陪審員,這樣辯方無法插手,而伊斯特更容易達到目的了。辡方被迫接受了瑪麗和伊斯特開出的1500萬的價碼。

辯方出陰招,使得控方證人不再出庭作證,眼看控方就要輸掉這場官司。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最後的審判日,控方律師慷慨陳詞,播放了死者生前的家庭合歡錄影帶,激發了陪審員對死者的同情,對槍支公司草菅人命的憤怒。

陪審團辯論時分為兩派意見,有人認為不應當讓槍支公司承擔責任,就像得了心髒病,不能去告垃圾食品的制造商,應當由行為人自由承擔責任。有人認為,法律應當保護人民。

刺頭弗蘭克認為那個女人不值得拿那麼多賠償,因為大家都受過很多苦。伊斯特暗中用了一招“激将法”,他冷靜地與弗蘭克辯論,任由弗蘭克情緒激動地說出越來越偏激的話,讓大家瞠目結舌,弗蘭克陰暗的妒忌心理展露無遺,于是大家自然走到了他的反面。

這時,伊斯特深沉地說:“有些人或許害怕,或許膽怯,或許你隻關心自己……弗蘭克沒有看走眼,我是最糟糕的違法者,來此之前我已下定了決心。但這場審判不是為了我,也不是為了你們,我們是為了莎莉斯特伍德坐在這裡,仔細審議本案的事實,不論要花多久的時間。有些證詞我想再讨論一番…”

陪審團以10票比2票作出認定——被告槍支公司敗訴。

真相在最後一刻才被揭露。女主的妹妹多年前死于槍下,女主和男友決心讨回公道。兩人主裡應外合——男主深入虎穴,瓦解異己,女主與控辯雙方談判,施加壓力,配合得天衣無縫,一步一步将老謀深算的控方引入埋伏圈,共同導演了驚天逆轉。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男主女主的大智與大勇讓人肅然起敬、五體投地——兩人挑下了财大氣粗、從未敗訴的槍支公司,為原告争得一億賠償,還為親人追讨到1500萬的“賠償”。

與其說這部電影辛辣地諷刺了陪審團這種遊戲規則的漏洞,諷刺了财閥的虛僞冷酷,不如說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人在内心良知的感召下能激發多大的勇氣和智慧。

失控陪審團:正義的劍走偏鋒

“失控的陪審團”制度

需要羅賓漢來拯救

作者:陳衛華 律師

一個忙碌而興奮的早上,持槍暴徒闖入美國新奧爾良的一家股票經紀公司瘋狂掃射,一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無處可逃,倒在血泊中,他永遠不能參加自己為兒子精心準備的生日派對了。

兩年後,遇害經紀人的遺孀委托新奧爾良的精英律師文道.魯爾把暴徒使用槍支的制造商維克斯堡槍械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巨額民事賠償。作為被告的維克斯堡槍械公司自然不敢怠慢,重金請來當地著名辯護律師。

在英美法系中,法庭審理案件是用抗辯制,就是通過正方和反方的辯論來厘清事實,最後由陪審團來決定,說得直白些就是,嫌疑犯有沒有罪是由陪審團十二個陪審員投票決定的,這個決定不僅是由證據決定的,更是由陪審員的生活閱曆、認知水準和價值觀念決定的。

在美國司法體系中,對事實進行認證這個環節隻在初級法院完成,中級法院和最高法院隻能夠挑戰審判過程所遵循的程式,他們沒有權力否定初等法院由陪審團作出的事實認定,也就是說,陪審團一人一票投出的結果是最終的,不會被推翻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這個案子成為判例,就會被以後相似的案件引用,維克斯堡槍械公司将會麻煩不斷。為確定勝訴,維克斯堡槍械公司還請來一位神秘的陪審團操縱大師藍金.芬奇。藍金可謂火眼金睛,對人洞察入微。更重要的是,藍金背後有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團隊,他們在預審的現場加上了CIA常用的監聽裝置和高清鏡頭,為辯護律師安裝了隐秘的無線耳機,同時對本案的五十多位陪審員候選人進行了個性氣質、生活閱曆、興趣愛好、财務狀況等等展開了FBI式的調查和研究。

兩軍對壘,文道.魯爾也如臨大敵,他雇傭了具有心理學碩士學位、經驗豐富的陪審團顧問勞倫斯。圍繞着陪審員的選擇,控辯雙方律師展開了激烈的博弈和鬥法——

控方顧問勞倫斯建議文道.魯爾挑選一位躍躍欲試的男士,閱人無數的辯護律師正準備表示同意,耳機裡傳來藍金.芬奇果斷的建議——堅決反對。這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這位候選人惱羞成怒,表示要堅決打擊在美國制作無數殺戮的軍火商業,還掏出血袋往身上塗抹。混亂中法警把這位候選人揪出了法庭——維克斯堡槍械公司為藍金.芬奇支付了一千萬美刀看來是真的物超所值。

控方挑選了一位名為伊斯特的電子遊戲銷售經理,伊斯特當庭表示他要參加一場重要的電子競技比賽,不想做陪審員。法官大怒,“你必須做,如果是一百年前,我可以為此吊死你”。伊斯特無奈就範。

經過連續兩天的争吵,控辯雙方終于從五十多位候選人挑選了十二位陪審員。庭審開始,展示證據,交叉訊問,如火如荼地進行。控辯雙方同時收到一個信封,以一千萬美刀收買十二位陪審員為交易——雙方都覺得這是訛詐,不予理睬。雙方律師接到一位瑪麗女士的電話,聲稱她已經控制了陪審團。果然,接下來陪審團做出了一系列怪異的行為——陪審團突然外出與審判法官一同就餐,在朗誦誓詞之後鬼使神差地唱國歌。

控辯雙方不得不相信了——有高人操縱了陪審團。控方律師 文道.魯爾搞不定合夥人,拿不出一千萬美刀,隻能選擇相信陪審員的良知。藍金.芬奇鎖定了操縱者就是那個電子遊戲銷售經理伊斯特,他果斷地展開反擊行動,伊斯特也不是吃素的,還以顔色,制造陷阱将辯方選中的兩位陪審員掃蕩出局,形勢對辯方非常兇險。

伊斯特的代理人瑪麗漲價了,要一千五百萬美刀,不然辯方隻能坐等一敗塗地。無奈之下,藍金.芬奇向瑪麗打款一千五百萬美刀。伊斯特開始了陪審團内的一系列神操作。

庭辯結束,文道.魯爾為大家播放了遇害人溫馨家庭視訊之後,大家靜待陪審團的投票結果。文道.魯爾表情僵硬,内心忐忑不安,藍金.芬奇志得意滿,信心滿滿。

陪審團的結果出來——八比四的判定維克斯堡槍械公司敗訴。法院判決維克斯堡槍械公司向股票經紀人的遺孀民事賠償一億七千萬美刀,群情激蕩,傳媒瘋狂。

心力交瘁的文道.魯爾認為,錢不是萬能的!這是陪審員的良知的勝利!這是正義的勝利!這是美國司法體制的勝利!

這驚天逆轉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十年前,一樁血腥校園槍擊案的受害者家屬向軍火生産商提出了民事賠償,正是藍金. 芬奇用肮髒的手法操縱陪審團讓受害者家屬功敗垂成。瑪麗的妹妹正是那場槍擊案的受害者,伊斯特是瑪麗的男友。伊斯特和瑪麗像羅賓漢一樣潛入陪審團為受害者家屬伸張了正義,還通過成功的僞裝“敲詐”了槍械公司。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法律讀庫投稿轉載說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背景回複”投稿“”轉載“,了解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