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

这段时间,女儿正备战小升初。

关于孩子要上什么学校,走公办、民办还是国际路线学校的讨论,在家长群被频繁提及。

孩子小学 6 年,对于家庭经济、家庭条件这类话题,公开讨论的并不多。

可一到升学,这些问题就都摆在了明面上:

孩子想上什么样的学校,走什么样的教育路线,甚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跟家庭经济条件,都有着很密切的关联。

事实上,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他的教育,就被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着。

斯坦福大学教育和社会学教授 Sean F. Reardon 研究发现:

近 30 年来,美国贫富差距的拉大,教育成果的差距,也随之扩大。

不能否认的是,家庭贫富差距对孩子是有影响的。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图片来源:电影《单亲度假村》

但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孩子?我们是否有办法规避它?缩小家庭条件对孩子的影响?

我觉得,如果弄清了这几个问题,父母们养育起孩子来,可能会少一些慌张焦虑,多一些从容和方向性。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早期陪伴质量

决定大脑开发

2015 年,加拿大麦吉尔的大学的研究团队,曾经在北美,欧洲 34 个国家,选取了 50 万名学龄前孩子,进行了一项跨时 8 年的研究。

他们发现:与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会面临更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

其实,这个结果,是从孩子早期大脑开发和父母陪伴的角度来说的。

我们都听过「三千万词汇鸿沟」的概念:

孩子幼年时的智力开发水平,取决于他们从家庭里听到的词汇量。

听到的词汇量越多、越丰富的孩子,大脑开发越多,智商也越高,孩子上学后困难就越少。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相对而言,家庭条件好,父母工作随机性强的家庭,也能给予孩子更多陪伴。

前两年,以 613 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的国民才女武亦姝,被爆出,父亲每天下午 4 点半以后就关掉手机,专心陪伴孩子。

而武亦姝的父亲,是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合伙人。

君合律师事务所,是国内先锋律所,职场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拍的就是法学生求职君合的事。在君和,仅新人入职,月薪就 2 万起。

父母收入高,工作机动灵活,决定了武亦姝,在幼年就能得到高质量的陪伴。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而大量的普通家庭里,父母忙于生计,很难挤出时间照顾孩子,更不要说有效陪伴。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家庭条件,不会直接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它以父母能提供的语言、物质环境刺激等「生活方式」的差别,间接影响孩子。

所以,如果普通家庭的父母,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下手机,多陪孩子聊天、读书、游戏……重视孩子,并能给予孩子更有针对性的引领。

那么,孩子大脑和精神的基础发育,就不会拉开特别大的差距。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金钱、物质的匮乏

限制孩子的思维、选择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Mullainathan 曾提出一个「心智资源稀缺」的概念。

说的是,如果物质资源长期匮乏,对稀缺资源的追求,会俘获人们的注意力,让人没法注意到那些更重要的追求和成长。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完美的她》

知乎一个网友曾讲过她的故事:

她家房子一室一厅,没车,母亲是普通文员,父亲是快递员,家庭条件一般。

她小时候没感觉什么,但高中、大学时,感受到了父母「狭隘」思维对自己的影响。

高考报名前,老师要求第二天交一寸照。那天放学本身就晚,附近 10 块钱一版的照相馆都关门了。

她好不容易在商场找到一个拍艺术照的地方,但一版照片,化妆 + 衣服 + 精修要 80 块钱。

网友觉得还可以承受,她正要照,妈妈二话不说把她拽出了照相馆,骂她为什么找这样贵的,拉着她又满大街找照相馆。

网友心里着急,想着明天必须交照片,又想早点回去复习,可妈妈却心疼那 80 块钱。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图片来源:电视剧《都挺好》

网友的妈妈想不到:对于一个高三孩子来说,时间比一版照片多出来的那几十块钱更珍贵。

这样的家庭教育,让网友也养成了「匮乏」的心理:

高考完报志愿,她最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而是考虑哪个专业就业几率高。

而上海北京,这种更能见世面的大地方的学校,不敢选,不是分不够,是怕钱不够。

家庭条件对孩子的限制,可能不是「你用名牌,我用杂牌」「你吃的好点,我吃简单点」这么简单。

它通过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影响孩子对成长的选择,吞噬孩子对未来的管理。

说得直白点,就是影响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

而真正决定一个孩子日后道路是否宽广的,正是眼界格局和选择。

我们常说:生活不宽裕没关系,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穷人。

说的就是,无论家庭条件是否富裕,养孩子、做选择,尽量把眼光放长远,避开「穷人思维」,更关注孩子日后的成长。

一个心灵不贫瘠的孩子,思维会开阔,也不会一步步困在自己的选择里。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人脉关系、父母格局

决定孩子是否敢于试错

深挖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的故事,都不难发现,这些人之所以敢干,是因为,他们身后有能「托底」的家庭。

马云的父亲马法来,是曲艺界元老,中国曲协理事会理事,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五届主席。

在八九十年代,就支持马云出国学计算机,支持他创业,所以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微信创始人马化腾的父亲,曾在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担任多个重要职位,还任职过深圳航运总公司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

房地产大咖王健林的父亲,曾任四川省林业学校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

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曲折的创业经历,我们都有所耳闻,这些曾经的孩子,之所以能一步步闯荡至某个行业的翘楚,是因为,他们不怕试错,最终达成了目标。

这背后,是家庭里物质、人脉和精神的大力支撑。

我曾听过一句话:混的好的孩子,要么是父母能给到实质性支持的,要么是父母完全放任不管的。

而处在中间行列的父母,既给不到孩子实实在在的支持,还总喜欢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孩子,导致孩子很难按自己原本的路线去发展。

孩子的教育,远不止学校学习这么简单,家庭给予的精神支持,才是孩子能否持续追求的关键。

一个扎心的事实是:如果父母站位不高,看得不够远,很难给到孩子特别好的建议,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边走边学,在陪伴探索中,帮孩子摸到更适合的路。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不难看出,家庭贫富差距,不会直接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影响。

但它会通过父母的格局、眼界、生活、思维方式等,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育里,然后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鞭策着我们:不光要娃进步,自己也要努力。

“我家条件不行,孩子将来随缘吧”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输掉3代人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舍得》

每个孩子,都是以父母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为起点的,如果我们停下来,那孩子进步的速度,就相对会慢很多,而父母能给到孩子的容错率,也就非常有限。

普通家庭,虽然培养一个跨越阶层的优秀孩子越来越难,但我依然相信,只要父母怀揣信念,不停向上努力,孩子的未来就一切都有可能。

因为最好的教育和生活,从来都是:生生不息,努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