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乡村休闲游温馨提示您:疫情有反复,防控需继续!不扎堆、不聚集,减少非必要外出,如外出请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哦!
提起武汉,胃最先有反应,这座集麻、辣、鲜、香于一体的城市,各种美食多到吃不完,其中“鲜”是最难拿捏的味道,对于食材、工艺的要求都很高。
不过在地大物博的武汉,却也能把“鲜”玩出花样,你心中代表“鲜”的美食是什么?快来pick一下吧!
黄陂区
黄陂三鲜VS三鲜豆皮
在黄陂,提到“鲜”这个字,那绝对是黄陂三鲜首当其冲。
“没有三鲜不成席”,由鱼圆子、肉圆子和肉糕组成的三鲜,是所有黄陂人记忆中的年味儿。
黄陂三鲜制作工艺繁杂,食材也很讲究,其中制作鱼圆的鱼一定要是鲜活的鲢鱼,这样肉质才会细腻,鱼圆才能爽口弹牙。
肉糕跟肉圆的用料相同,猪肉泥被捏成肉圆后,在油锅中炸熟,外脆里嫩的猪肉圆就出锅了。
肉糕则是在蒸笼里铺上煎好的千张皮,将肉糊摊平在上面,蒸到八成熟取出抹上蛋黄,再放入蒸笼蒸至全熟。
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再配上一口汤,鲜甜滋味由胃暖到心。
除了美味的黄陂三鲜,豆皮也是当地人很喜欢的美食之一。
糯米或焦香或软糯,冬笋香菇肉丁都给得很足,这也是豆皮“鲜”味的来源,最后一把葱花宣告着出锅!
当白色的小碟子分割着豆皮时,是食客最难以忍受的时候。
赶紧夹起一筷子,蛋香、米糯、料鲜,一口满足。
如果你让黄陂人推荐,那么前川百胜街上的喻记豆皮一定榜上有名,每天早上一锅接一锅地不停歇,推荐大家去尝一尝哦。
蔡甸区
排骨藕汤VS牛肉面
在武汉,想感受最地道的“鲜”味,藕汤是一定要喝的。
有着“全国莲藕之乡”美誉的蔡甸,自然也有着品质极佳的藕,一锅鲜香的藕汤,是对味蕾最好的慰藉。
喝排骨藕汤,粉糯的藕才是yyds,一般七孔莲藕最为常见,而蔡甸的野藕通常有9-13个孔,熬煮出来入口一抿就化开。
喝上一口藕汤,再夹起一块粉白的莲藕,藕丝被拉得老长,飘在嘴边像胡须,咬不断理还乱,这也算是一种妙趣了。
除了藕汤,新农牛肉面在蔡甸也是大名鼎鼎,特别是早晨,来上一碗鲜香的牛肉面,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启。
方红军特色牛骨头汤面,味道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好。香浓的骨汤经过慢火熬制,回味鲜甜,肉质鲜嫩,面条爽滑,让你吃了就忘不了!
·方红军特色牛肉面
牛肉面里是量大厚实的肉片,而牛骨面里,一边吃面一边嗦骨头则是精髓,和骨汤一起炖的萝卜,比肉更鲜甜,让人难以忘怀!
·方红军特色牛骨面
新洲区
汪集鸡汤VS张店鱼面
新洲是鱼米之乡,汪集鸡汤、新洲包面、米豆腐、鱼面…数不胜数,在新洲,胃永远不会被亏待。
如果说蔡甸有藕汤,那么新洲的汪集鸡汤,就是扛把子,一走进汪集,路上的鸡汤店多到数不清。
汪集鸡汤久负盛名,独一无二的选材和煨汤技术,让这一碗汤难以复制。
炖汤使用的水是18米以下汪集深井水,清澈味甜,鸡则是选用当地散养的土鸡,吃小麦谷子长大,肉质鲜美,入口即化。
如果有机会来到汪集,一定要干一碗汪集鸡汤,感受这回味无穷的鲜美滋味。
虽然鸡汤的独特难以复制,但是每个新洲人都有一手做鱼面的绝活。
七八斤的鱼,剥皮,去刺,取最鲜嫩的鱼肉部分,加入淀粉、精面粉等反复揉和成团,放在蒸锅里蒸熟、摊凉、切片、出晒。
晒干的鱼面,或炒、或炸、或煲汤,搭配简单的葱姜蒜,就能做出“鲜掉眉毛”的美味。
“吃鱼不见鱼”的趣味,是新洲人传承百年的智慧,咀嚼在口,滑溜爽润,回味鲜甜,爱了!
刚打捞上岸的鱼、田里乱窜的土鸡、用时间反复打磨的滋味,简单的美味有着食物最初的灵魂,乡村美食就是这么的温暖又接地气儿。
温馨提示
疫情尚未结束,请大家在这段时间内,尽量不扎堆、少聚集、勤洗手,如需出行,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四必原则(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大数据通信行程卡必出示),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景区当前的防疫工作。
编辑整合 | 武汉乡村休闲游
来源 | 武汉吃货 黄陂潮生活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