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西之行日记(一)——晋祠

山西之行日记(一)——晋祠

2020年9月14日 周一 阴转小雨

昨晚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等到了今日凌晨两点50分左右才发车,我正好利用这个时间补上了昨天的日记。

前晚11点多睡觉,两点多被人吵醒,后来再没睡着,所以昨晚很困,一上车我就睡着了。今早6点多,在张家口醒了几秒钟。上午9点钟,在大同才又清醒过来。火车车厢里人很少,很安静,也很整洁。车窗外,天高云淡。近处的田野上,有时会有一些玉米、高梁等作物。有时,则全是荒地。远处的山岭上,光秃秃的,没有一点树木。

过了大同,天渐渐的暗淡下来,一直到太原都是这样。我心想,到底是天气的原故,还是污染造成的呢?

下午一点半的样子,我到了太原。下了火车,发现太原竟然没有地铁。

出了火车站,我走到前面的公交站台上,等了十几二十分钟,坐上856路公交车往晋祠去。

下午3点多,我到了晋祠。从网上可以看到,晋祠门票要七八十元。但今年,山西所有景区对全国人民都免票开放,只需要提前预约,所以晋祠也是免票的。晋祠与东湖醋园的参观,我前两天在北京已经约好。可惜我最想去的平遥古城,因游客多,要约到20几号去。

来到晋祠景区,首先看到的便是“晋祠胜境”的牌坊。牌坊前,有一排汉白玉桥,桥的样式与故宫午门前的一样。牌坊的两边,有环抱伸出的长廊和亭台。牌坊后梁上有“唐晋斯原”的篆书牌匾。牌坊的后面,便是晋祠的大门了。

晋祠的大门,是一幢长方形的建筑。朱红的门、柱,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屋顶上有大树掩映着,看起来古意盎然。大门的背面有“宗唐发轫”的牌匾。

穿过大门,走一两百米就来到了唐园前。唐园的门楼是一个前窄后宽,飞檐翘角的亭台。亭台后面的两侧,有伸出的环形长廊。门楼后背上,是“唐风晋韵”的牌匾。

门楼的后面,紧挨着一块儿高大的照壁,照壁后是飞龙阁。飞龙阁的下面,则用石灰岩叠积而成,并留有洞穴。飞龙阁共三层,一层为飞龙阁,二层为凌云阁,三层叫观汾。飞龙阁的右侧也叠石造景,有荷花池。

飞龙阁的后面,又有一个院落,其构造同唐园一致。只是门楼前面书的是“唐宗遗风”,后面书的是“龙兴晋阳”。

院落里边,则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其文臣武将的塑像。塑像中间的两人立马扬威,右边的两人背手挺立,左边的一人依马持兵。塑像人物都大义凛然、豪气风发,很有美感。

从塑像后面继续向前走,是牡丹亭。时间到了下午4点多,我便不敢再留恋于园林之美。而是加紧步伐,向晋祠博物馆走去。

前方有一个方形的大水池,水池中间立着一个梳妆台似的架子,架子上镶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池后面的中间有一阶一阶的水台,平铺的细水从水台上一台一台的流下来,水台的两边是人行台阶。

我急急忙忙的上到台阶顶上,看到前面又有一排汉白玉桥。桥后有一幢比较方,比较小的建筑,游客们正在排队进入。我想,这应该就是博物馆的大门了。

走进大门,是一个庭院。庭院里有松、竹、柳、榕树等树种。其中的两三株榕树特别古老、茂盛、高大。

庭院的后面,有一幢很古老的建筑。建筑的下面,是宽大的宫殿式的台基,上面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圆窗。屋顶是重檐式的,重檐之间悬着“三晋名泉”的大匾。建筑的左前方,有一棵高大而茂盛的古树。右前方,却是一棵两米来高的粗壮树桩。整个建筑看起来,古旧而厚重。

建筑的背面,有一个戏台。戏台的顶上悬着一块儿刻有“水镜台”的大匾。据景点介绍,“水镜”出之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原来,水镜台是明清时的一个戏台。

过了水镜台,就到了会仙桥,会仙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伯渠上。它是一座长约6米,宽约3米的小石桥。它中间高凸如弓形,东西各有数级石阶。

传说明朝首辅严嵩修了一个豪华大厅,以海鱼骨架为梁,厅成设宴,众臣皆贺,唯儿女亲家翰林罗洪先说:“好是好,只是梁太小”。严嵩恼怒,欲害之。其女急中生智,暗送一碗红枣茴香茶水于公公。罗洪先深明其意,不辞而别。严嵩继续上本参奏,罗洪先罢官。

罢官后的罗洪先四处云游,来到晋祠,见一农家少妇清丽动人,就随口赞道:“世人常夸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农妇回道:“官丢位去宜收敛,满口秽语怎学仙”?说罢飘然而去。罗洪先跨桥追赶,只见木桥起火。罗洪先这才明白农妇并非凡人,从此虔心佛道,成为造诣很深的学者。后来,人们在烧毁的木桥处建了石桥,取名会仙桥。

会仙桥后面是金人台,金人台又称莲花台。金人台成正方形,其四面各铸有一个铁人,而南面的铁人为北宋绍圣4年所铸,其形象和质量最佳。据历史记载,晋祠为晋水源头,所以镇以金神,以防水患。

金人台西,有一座“对越”牌坊。据晋祠景点介绍说“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喜欢书法的朋友,对“对越”这块儿牌匾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都会在一些书刋或网络上看到它,原来它的真身就藏在晋祠里。

晋祠的献殿位于对越牌坊的西面,它建于金大定8年,是陈列祭品的地方。献殿以栅为墙,形如一座凉亭。

穿过献殿,就上到了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它是祭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的场所,它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我国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圣母殿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大殿下面的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为圣母,其余为侍女。

圣母殿的殿梁上悬有很多块牌匾,有“桐封遗泽”,说的是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有“膏流碧玉”、“万汇含孳”、还有“灵爽式凭”、“永锡难老”等,它们无不以精湛的书法艺术承载着先人们凝炼而深刻的智慧。

从圣母殿出来,其右侧有一棵古柏,古柏为连理枝,就是周柏了。周柏以三四十度的倾斜角度斜生着,所以又称“卧龙柏”。宋欧阳修曾有“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

从周柏边的石阶上到圣母殿后方,有朝阳洞,它是晋祠最高的一处建筑。清朝的大书法家、大医家傅山曾居住于此。

从朝阳洞下到圣母殿的左侧,有月季花园,花开正艳,清香扑鼻。

这时下起了小雨,好在我准备的有雨伞。时间已是下午5点钟,景区的最后一趟返程车6点发车,看来我得抓紧时间出园赶车了。

我出园的过程中,又发现并参观了“董寿平美术馆”和“十方奉圣禅寺”。董寿平的松、竹、梅以及黄山等题材的国画画的很好,我之前在网上早有了解,今天实地观赏自然比网络图片的效果更好。只是没有时间,来不及细看。

十方奉圣禅寺原为唐朝名将尉迟恭的别墅,因其自感杀生太重,所以舍宅建刹。后,唐高祖赐名“十方奉圣禅寺”。寺内有浮图院,院中有七级八角舍利塔等。

离开十方奉圣禅寺,我急急忙忙的从园内出来,正好赶上了去太原柳巷的804路公交车。

网上说,到晋祠要观三绝、看三宝、赏三匾。三绝中的周柏、宋代彩塑我看到了,却没看到难老泉。三宝中的献殿、圣母殿我看到了,鱼沼飞梁却没引起我的注意。三匾中的水镜台匾、对越匾、永锡难老匾,我到是都看到了。

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太原柳巷。网上说柳巷是太原最繁华的地方,但是我并没看到有多少人。

我在铜锣湾国际购物中心这边的一家陕西面馆吃了饭,然后在附近的一个酒店订了一间房。房费106元,房间很大,环境及装修都还好。

我放下背包,就出来转转,看看太原的街市。晚上的太原,每一幢建筑上都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有的建筑上还有大幅的LED动态画面,太原的夜市在它们的妆扮下,真是璀璨夺目、炫丽无比。

当我转到山西饭店时,山西饭店的土豪程度真令我为观止叹!它是一幢仿古式建筑,雕梁画栋,大红大紫。晚上,在灯光的煊染下,它是那么的金碧辉煌。我想,来这儿用餐消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这里制作的宴席,莫不是御宴吧!

然后,我到了五一广场这边。看到那红遍全身的金蓉家园酒店,红蓝变幻的CCB大楼,雄壮威猛的人民公安大楼,清新明亮的三晋国际饭店,还有墙体上迎风招展的两面大国旗……再加上山西饭店,太原给我的直接感受,真是够奢华!够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