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有文史记者专门采访了粟裕将军的妻子、新四军老战士的楚青同志,发表了粟裕将军相关的文章。采访结束时,正值天气寒冷的12月份,楚青做的一件事让文史记者感动不已:她坚持要把他们送到大门口。文史记者不断劝说楚青不用送这么远,到这里就行了,楚青执意要打开门,送至门口。

问及原因,楚青回道:“粟总生前交代过,无论什么客人,都要送至门口。”粟裕将军以前是如此,作为将军妻子的楚青,也坚持着这一细节。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粟裕将军和楚青同志的恋爱充满了感情的曲折,两人不是相互一见钟情看上眼的,而是作为男人的粟裕将军一眼相中美丽动人的楚青同志,随后展开热烈的追求。为此,楚青同志当时有些许“苦恼”,有人欣赏自己的美丽,哪个女孩子不喜欢,何况是正值壮年、军中有为的粟裕将军。

可楚青还是两次拒绝粟裕将军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可当在一起结婚之后,两人又如胶似漆,楚青彻底沦陷在粟裕的温柔之中,成为她的忠实粉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级迷妹”。

粟裕追求楚青的曲折故事,印证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不能万能”的道理。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却在情场上吃瘪,让陈毅等战友们一顿捧腹大笑。

粟裕年过三十时,恋爱没谈过几场(甚至根本没谈过),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孑然一身状态。1939年的粟裕,32岁,刚过而立之年,红军军团的参谋长、新四军支队代司令,这个年龄这些职务,应当称得上是:“年少有为”。堂堂红军高级领导干部的粟裕找老婆,自然不是说找不到,也不是眼光高,更不是挑剔,只是单纯没有一见钟情对眼的。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其实,粟裕将军不离家出走参加革命的话,16岁就结婚了,过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粟裕的父亲是名秀才,十分传统的一个封建文人,在粟裕念高小(即五六年级)的时候,没经过儿子的同意,就为其定了一门亲事。

可能粟父是想早点抱孙子,让粟裕安分一点。而且定亲的女方是位样貌清秀、小家碧玉的女子,虽缠小脚,却是符合当时的审美,是美人无疑。而且年纪正好大粟裕三岁,成熟,很会照顾人。要放在现在中国,单身男子被父母安排了如此姻缘,怕是笑疯了。

粟裕偏偏不喜欢,坚决反对,打死也不跟人家结婚。求学在常德后,粟裕写了封信寄回家去,郑重其事地说:“婚约解除吧,我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不回家了,别让人家浪费时间等,我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对方是良人,我不是,终究是错付了,请那良家女子另嫁高门吧。”

粟裕这事干得漂亮,将这件事说明白讲清楚了,谁也别委屈谁,刚好只是个婚约,不到处宣扬,并不影响女方嫁人。可以说是相当有担当了。“一纸休书”有些残忍,却是救了姑娘,避免“望夫石”的出现。粟裕的姐姐都说粟裕:“他最有良心了,不愿耽误人家的终身大事。”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14岁的蒋介石娶19岁毛氏福梅为妻子(毛家是当地一户望族),但在蒋介石离开家乡、离开毛福梅后,用现在话说就是相当“浪”:1911年纳原是妓女的姚冶诚为妾;1921年与15岁的陈洁如结婚;1927年,登报郑重声明自己与几位前妻脱离关系,不久后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都不能用始乱终弃来形容了,毛福秀等人遇到蒋介石真是遇人不淑。

一封休书信寄回去,粟裕却一直没有另寻新欢,连个对象影子都没有,一直忙于革命斗争,颇有汉武帝朝霍去病说过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情形。1939年,32岁的粟裕远超过当时党组织和部队里的结婚规定,业已立、家也要成了。但实在没有相中的,“双人之家”的计划一直搁浅。

追过几个女孩子、结过婚的陈毅曾对旁人说自己这位老伙计:“你别看他在作战地图前面说个滔滔不绝没个停嘴,一见到姑娘嘴巴张开一句话说不出。”粟裕听到笑了笑不说话,依旧我行我素,一点不着急婚姻大事。

1939年,粟裕身上发生的一件事,用“缘,妙不可言”来解释再恰当不过。当年3月,粟裕从江南赶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参加周恩来主持的一项重要会议。会议中途休息时,粟裕想起自己要安排几个人到江南指挥部做文职工作,便来到军部的教导总队。这里有一批刚参加的有志知识青年,这可是前线战场的“好宝贝”啊。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粟裕司令来挑人,让教导总队的负责人梁国斌感到荣幸,连忙接待下,帮忙推荐了自己珍藏的“稀缺人才”——楚青(当时还叫詹永珠)。当时楚青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干事勤快又利落,秀外慧中,还是来自扬州的江南女子,性格很温和。粟裕一听,觉着不错,就说自己下午抽空来见见,合适的话就带走了。梁国斌回:“可以可以,我会安排好的。”

下午,粟裕如约而至,来到教导总队,梁国斌立即亲自去请楚青过来。那时的楚青一身灰色戎装,一进门就被粟裕直勾勾的眼神盯着,粟裕身体有种触电感,内心独白应该是“她好漂亮啊”。楚青见粟司令这样奇怪的看着自己,有些疑惑,歪头问道:“粟司令,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粟裕这才反应过来,语气和说出的话有些不自然:“啊,没什么。听说你表现得很好,军政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真不错啊。”幸好陈毅不在一旁,不然定会出言戏弄一番,和女孩子是这样聊天的吗。楚青听到粟司令夸奖自己,没有害羞,而是表现出落落大方的高兴:“没有啦,这都是总队教育的功劳。”

平常不搭理女孩子的粟裕话多了起来,开口问哪里人(虽然事先知道,但是问问好),又问为什么要参加新四军,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楚青没什么不好意思,用软糯的吴侬细语说起了自己的故事。楚青参加新四军是没有介绍信的,因此“软磨硬泡”了十来天才进来。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粟裕对这个女孩和女孩的故事着迷了,他真的“动凡心”了。粟裕不是没接触过女孩子,有不少女子对长相英俊、位高权重、作战才能出众的他芳心暗许,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示好追求,可粟裕呢?橡根木头一样,无任何反应。谁说“女追男,隔层纱”的?骗人!

粟裕认定了,楚青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那人,是自己想牵手终生的另一半。但现在认识时间太短了,大胆示爱会吓坏人家,难有好结果。粟裕只能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告诉梁国斌这人他要了,安排楚青到新四军江南分部,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楚青在江南指挥部工作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没等来新的抗日工作,却等来一位“痴情郎君”情意绵绵的情书,里面还有“情郎”特意摆了半天姿势拍好的本人照片。情郎自然是粟裕,接到信和照片的楚青并不开心,把东西随意一丢,就不再理会,信自然也没回。

粟裕等啊等,等不到回信,心情好郁闷,他想过自己是碰软钉子了,也想过对方可能是没收到信,最后他提起了更大的胆子:又写了封情书信,让麾下的政治主任王集成捎去。王集成一听,哎呀,老首长终于开窍了啊,便兴冲冲接过信件给楚青亲自送去,带去的还有自己的恭喜和调侃。王集成挤眉弄眼地说:“你得请我吃喜糖,我是你俩的媒人,粟司令请过了,你还没请呢?”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令王集成万万没想到的是,楚青一脸愠色,将看都没看的信撕成碎片。女孩子心思总是复杂,一方面楚青想自己大老远是来抗日的,不是“找男人”;另一边又想粟裕让政治主任来送信是什么意思?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吗?我偏不如他的意。我以后再也不和他见面了。

王集成在一旁看着,有些尴尬,想劝说什么,却一句话说不出来,虽说平常能说会道,但这种情况说什么都不合适,只能叹息一声,无功而返。粟裕得到王集成的告知,内心有些难受,但很快就表示理解:“她有在爱情上选择的自由权力,我能理解。慢慢来。”

之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式成立,粟裕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楚青则是江南指挥部的司令部秘书处任速记员。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人不见面都不行。楚青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见到粟裕,与其交流,粟裕没有像楚青幻想的那样给她穿小鞋,更没有表现出其他不同,就是上司和属下的正常交往,楚青内心不由松了口气,但又有点失落。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粟裕这是放弃了吗?当然不是,这不符合他的风格,况且他的内心早已认定“非楚青不娶”的主意。现在的不作为,只是不再硬碰硬,咱来迂回进攻,先消除她的警惕,再一举拿下!为了能够天天看见楚青,粟裕专门请来人拍照(两人虽工作地方离得不远,但粟裕实在太忙了,到处走),不过不是单独拍照,若真是这样,楚青绝对不同意,所以她还找来与楚青住在一起的罗伊、陈模。

罗伊、陈模哪能不明白粟司令的意思,于是答应下来。就这样,罗伊、陈模和楚青在江南指挥部大门口留下珍贵的合影,而这是粟裕与楚青爱情的最早见证物。粟裕趁此机会,拉拢罗伊、陈模等女生来为自己助攻,慢慢“腐蚀”楚青的“敌意城墙”。

后来与楚青的关系变成融洽的朋友关系,粟裕再次发起进攻:表白。此时的楚青成熟许多,没有恼怒,而是委婉拒绝了。粟裕不灰心,一如以往地平常心对待楚青等女同志,不再表现出那么强烈的“进攻欲”,这很明显是粟裕从战场上用过的“以退为进”嘛。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先是朋友,再成好朋友,然后是男女朋友,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虽说粟司令没什么恋爱经验,但还是懂这些的,徐徐图之,烈女怕缠郎,咱得慢慢来。看来这种二十一世纪才流行的追女生套路,粟裕将军无师自通,早就用过了。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粟司令第三次表白的消息传遍军中,引起争议和绯闻不断。不久之后,连不爱听八卦、不说闲话的江南指挥部的指挥陈毅都听说这事了,劝粟裕不行就算了,放手吧,咱找个更漂亮的人谈对象,气气她。粟裕不听,楚青他放心上了,忘不了了。

情场失意,战场却得意,时任新四军师长兼政委的粟裕,在华中战场大发神威,好似把对“攻坚楚青”不利的郁闷全发现在了日本人身上。楚青也在粟裕的水磨工夫和其传奇事迹的触动下,渐渐打开心门。

1941年,某天傍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粟裕将军再度表白,并真诚地说道:“我尊重你的意见,不管怎样我都能接受,你放心好了。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我能继续等待。一年不够,我等两年,两年不够我等三年,一直等到你满意为止,只要你不要和别人处对象就行,”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粟裕此次示爱,楚青没立即说话是因为有些羞涩,内心是答应了的。在粟裕说完话的时候,楚青一脸娇羞,却又忍不住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意思:用力抱住粟裕。粟裕内心的喜悦外人不得而知,但我们能猜到,一定是比酷夏喝一杯冰水更清爽,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粟裕将军100年诞辰,楚青还满脸幸福地提及此事。楚青说,粟裕将军等了她三年。在一起后不久,楚青与粟裕便举行了婚礼,陈毅等人纷纷送来真挚的祝福。两人婚后生活很甜美,感情甚笃,生下两子一女。

没在一起之前楚青就听说过粟裕的许多传奇故事,如今粟裕成了自己的丈夫,楚青常常问他在战场指挥上的一些事,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自己丈夫——粟裕将军的为人、想法和大将风度。妻子楚青对粟裕非常崇拜,都成忠实粉丝了,关于粟裕生平事迹和指挥的大小战役,楚青没有不了解的。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哪个男人不希望被自己的妻子崇拜,视作偶像。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楚青对丈夫唯一不清楚的事,就是粟裕为何每逢过于劳累的情况,就会头疼不止,吃药不管用,也治不好。那时候猜测是粟裕当年被炮弹炸伤留下的后遗症。直到1984年2月15日,粟裕将军的遗体被火化,竟在其头骨灰烬处发现三片烧不坏的东西,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残碎的弹片,粟裕生前头痛的“罪魁祸首”。

楚青看到后默默流泪,当年的战地医院的条件不行,查不出;查出了也进行不了这种大型手术。可有条件了,能手术了,却没人往这方面想,使得它们在粟裕将军头颅内存在了足足54年之久。这三块弹片,成为了粟家传家宝,直到2003年才捐出一块到军科院使馆展览,另外两块由粟裕将军的长子粟戎生保管。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从陌生到熟悉,从拒绝到相恋,粟裕将军与楚青同志相濡以沫共度了一生。粟裕将军故去后,楚青女士忙于撰稿、编审、整理了《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谈淮海战役》、《粟裕军事文集》、《粟裕论苏中抗战》等著作资料,直到2016年2月21日离世才停止。若有来世,希望两人能再相遇。

她两拒开国大将的求爱,当场撕毁送来的情书,结婚后却成忠实粉丝

谨以此文献给粟裕将军和楚青同志,纪念战争年代的平凡爱情!

世间之事,各人观点,皆在评论处见分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