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的先人和秦人是同一个祖先。传到中衍,他给殷帝太戊赶车。他的后代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取名恶来,侍奉纣王,他的后代就是秦人。恶来的弟弟名叫季胜,他的后代就是赵人。
季胜生了孟增。孟增生了皋狼。皋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造父得宠于周穆王。穆王让造父赶车,到西方去巡视,会见了西王母。不久,徐偃王发动叛乱,穆王乘坐马车,日行千里,攻打徐偃王,把他彻底打败。于是把赵城赐给造父,从此就成为赵氏。
从造父往下经六代传到了奄父。奄父生了叔带。叔带的时候,周幽王荒淫无道,他就离开周王朝到了晋国,侍奉晋文侯,开始在晋国建立赵氏家族。
从叔带往下,赵氏宗族越来越兴旺,又过五代传到了赵夙。
赵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
赵衰侍奉晋公子重耳。重耳由于骊姬之乱逃亡到翟,赵衰做随从。翟君把一年少的女子给重耳为妻,另一年长的女子给赵衰为妻,生了赵盾。当初,重耳在晋国的时候,赵衰的元配妻子已生了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共计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重耳做了晋文公,赵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国家政事。晋文公所以能返回并且成为霸主,大多是赵衰的计策。
赵衰回到晋国以后,在晋国的原配妻子坚决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来,并且让翟妻的儿子赵盾做正宗继承人,而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下位侍奉他。晋襄公六年(前662),赵衰去世。
赵盾主持国政两年之后,晋襄公去世。赵盾立了晋灵公。灵公即位之后,赵盾更加独揽晋国的政事。
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其子赵朔承袭爵位。
晋景公三年(前597),大夫屠岸贾准备诛杀赵氏家族。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他用死,换来了赵朔的朋友程婴保全了赵氏孤儿。程婴和赵氏孤儿一起隐藏到深山里。过了十五年,韩厥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赵氏孤儿名叫赵武。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
赵武接续赵氏宗族后二十七年,晋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前546),赵武做了正卿。十三年,吴国的延陵季子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最后要落到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后代的手里。”赵武死后,其子赵景叔继位。
赵景叔死后,其子赵鞅继位,也就是赵简子。
晋定公二十一年,赵简子攻入邯郸,柏人。范氏、中行氏的领地都归入晋国。赵简子名为晋国上卿,实际上独揽晋国政权,他的封地等同于诸侯。
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去世,太子毋恤继位,这就是赵襄子。
赵襄子的姐姐是代王夫人。于是赵襄子请来代王,让厨师拿着铜勺请代王和他的随从进餐,斟酒时,暗中让厨师用铜勺打死代王和随从宫员,于是就发兵平定代地。他的姐姐听说这件事后,哭泣着呼天,磨尖簪子自杀了。
襄子即位四年,知伯越来越骄横。他要求韩、魏两家割让领地,韩、魏给了他。要求赵氏割地,赵氏不给。知伯恼怒,就率领韩、魏两家进攻赵氏。赵襄子害怕,就逃奔到晋阳退守。三国攻打晋阳,一年多以后,引来汾水灌城,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襄子暗中结交韩、魏。韩、魏与赵合谋,三国反过来灭了知氏,共同瓜分了他的土地。这时赵在北方占有代地,南边并吞了知氏,比韩、魏强大。
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去世,赵浣即位,这就是赵献侯。
襄子的弟弟桓子驱逐了献侯,在代地自立为侯,一年后去世。赵国人认为桓子即位不是襄子的意愿,就共同杀了他的儿子,又迎回献侯即位。
献侯十五年,献侯去世,他的儿子赵籍即位,即赵烈侯。
烈侯六年(前403),魏、韩、赵被周天子都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本文改编自史记赵世家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