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的先人和秦人是同一個祖先。傳到中衍,他給殷帝太戊趕車。他的後代蜚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取名惡來,侍奉纣王,他的後代就是秦人。惡來的弟弟名叫季勝,他的後代就是趙人。
季勝生了孟增。孟增生了臯狼。臯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造父得寵于周穆王。穆王讓造父趕車,到西方去巡視,會見了西王母。不久,徐偃王發動叛亂,穆王乘坐馬車,日行千裡,攻打徐偃王,把他徹底打敗。于是把趙城賜給造父,從此就成為趙氏。
從造父往下經六代傳到了奄父。奄父生了叔帶。叔帶的時候,周幽王荒淫無道,他就離開周王朝到了晉國,侍奉晉文侯,開始在晉國建立趙氏家族。
從叔帶往下,趙氏宗族越來越興旺,又過五代傳到了趙夙。
趙夙生共孟。共孟生趙衰。
趙衰侍奉晉公子重耳。重耳由于骊姬之亂逃亡到翟,趙衰做随從。翟君把一年少的女子給重耳為妻,另一年長的女子給趙衰為妻,生了趙盾。當初,重耳在晉國的時候,趙衰的元配妻子已生了趙同、趙括、趙嬰齊。趙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共計十九年,才得以傳回晉國。重耳做了晉文公,趙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國家政事。晉文公是以能傳回并且成為霸主,大多是趙衰的計策。
趙衰回到晉國以後,在晉國的原配妻子堅決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來,并且讓翟妻的兒子趙盾做正宗繼承人,而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居下位侍奉他。晉襄公六年(前662),趙衰去世。
趙盾主持國政兩年之後,晉襄公去世。趙盾立了晉靈公。靈公即位之後,趙盾更加獨攬晉國的政事。
晉景公的時候趙盾去世,其子趙朔承襲爵位。
晉景公三年(前597),大夫屠岸賈準備誅殺趙氏家族。韓厥就告知趙朔趕快逃跑。趙朔不肯逃跑,他說:“您一定能不使趙氏的香火斷絕,我死了也就沒有遺恨了。”韓厥答應了他的要求。屠岸賈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和将領們在下宮攻襲趙氏,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并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
趙朔的一位門客名叫公孫杵臼,他用死,換來了趙朔的朋友程嬰保全了趙氏孤兒。程嬰和趙氏孤兒一起隐藏到深山裡。過了十五年,韓厥把實情完全告訴了景公。趙氏孤兒名叫趙武。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趙武接續趙氏宗族後二十七年,晉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前546),趙武做了正卿。十三年,吳國的延陵季子使晉國,他說:“晉國的政權最後要落到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後代的手裡。”趙武死後,其子趙景叔繼位。
趙景叔死後,其子趙鞅繼位,也就是趙簡子。
晉定公二十一年,趙簡子攻入邯鄲,柏人。範氏、中行氏的領地都歸入晉國。趙簡子名為晉國上卿,實際上獨攬晉國政權,他的封地等同于諸侯。
晉出公十七年,趙簡子去世,太子毋恤繼位,這就是趙襄子。
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夫人。于是趙襄子請來代王,讓廚師拿着銅勺請代王和他的随從進餐,斟酒時,暗中讓廚師用銅勺打死代王和随從宮員,于是就發兵平定代地。他的姐姐聽說這件事後,哭泣着呼天,磨尖簪子自殺了。
襄子即位四年,知伯越來越驕橫。他要求韓、魏兩家割讓領地,韓、魏給了他。要求趙氏割地,趙氏不給。知伯惱怒,就率領韓、魏兩家進攻趙氏。趙襄子害怕,就逃奔到晉陽退守。三國攻打晉陽,一年多以後,引來汾水灌城,城牆沒有淹沒的隻剩下三版高了。襄子暗中結交韓、魏。韓、魏與趙合謀,三國反過來滅了知氏,共同瓜分了他的土地。這時趙在北方占有代地,南邊并吞了知氏,比韓、魏強大。
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去世,趙浣即位,這就是趙獻侯。
襄子的弟弟桓子驅逐了獻侯,在代地自立為侯,一年後去世。趙國人認為桓子即位不是襄子的意願,就共同殺了他的兒子,又迎回獻侯即位。
獻侯十五年,獻侯去世,他的兒子趙籍即位,即趙烈侯。
烈侯六年(前403),魏、韓、趙被周天子都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
本文改編自史記趙世家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