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雄战国之大国崛起-秦康公

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太子罃即位,是为秦康公。

七雄战国之大国崛起-秦康公

秦康公元年(公元前620年),晋国卿士赵盾主张废黜太子夷皋,立晋襄公庶弟公子雍为君,派人到秦国迎回公子雍,于是秦康公派兵护送公子雍回晋国。但在晋襄公夫人穆嬴的压力下,赵盾变卦改立太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秦国的护送军队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遭到晋军的拦截和伏击,秦军大败,先蔑和士会被迫逃亡秦国,史称“令狐之役”。

秦康公二年(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秦康公四年(公元前617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少梁。

秦康公六年(公元前615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晋国出兵救援,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交战,秦军大败晋军。晋国人担心士会在秦国会对晋国造成祸患,便派魏寿馀诈称叛晋降秦,用蒙骗手段让士会回到晋国。

七雄战国之大国崛起-秦康公

秦康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其子太子稻即位。

秦穆公时期名称武将无数,开疆拓土千余里,一度达到函谷关。但自穆公驾崩,秦国发展巨轮却来了个刹车。直到数代而后的秦孝公,秦国才开始重新崛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秦穆公而后,最落魄的时候秦国甚至丢掉了广阔的东部地区,秦国几度有灭国危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客观上说,秦国东进路途中,本来有个强大的晋国。这个晋国承继周王室的战斗力,数代君王励精图治,成为秦国东进中原的最大障碍。就算是后来三家分晋,但又有魏国承继晋国军力,且又有吴起等著名战将,秦国的未来因此而并不明朗。这些,其实都可能源自秦穆公之后,即秦康公。

秦穆公的继承者,并不是个好君主。秦康公年轻之时,也算见过大阵势,当时几多风云人物,都曾有过接触,其中包括晋文公。秦穆公时期,秦国数次与晋国交战,可以说是败多胜少,秦康公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秦康公此人,对中原人物颇为重视,在送晋文公回归晋国时,就与晋文公惺惺相惜,还曾赋诗留念,可见得这个人还算有识人之术,懂得与优秀的人才为伍。《诗经》中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晋文公到底怎么看待秦康公,史书中没有提及。但可以提及的是,晋文公绝非真心待这个外甥的。晋国的强大,便是注定秦国的霸权旁落。

秦康公对中原人物的仰慕,自晋文公开始,到后来的晋国臣子士会。秦国的国政,基本上从中原文化向晋国文化在发生演变,即秦国从此时开始成为晋国的徒弟,亦步亦趋跟在晋国身后。秦康公受周文化礼教荼毒较深,对中原的一些所谓礼仪死板遵从,在王子贵族中看是好君主,战乱年间看,就是愚蠢行为。比如,晋国自晋文公驾崩后,与秦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宣告撕裂。

七雄战国之大国崛起-秦康公

秦康公对晋国的忘恩负义自然不满,也发动军队与晋国开战。关键问题在于,此时秦康公所重用之人,正是晋国的重要臣子士会,此人之身份,在史书中看来,倒更像是间谍式的人物,受秦康公重用,在战场之上,最终却回到晋国。有意思的是,秦康公被晋国朝臣忽悠,居然还将士会的家属亲人全部送还回去,与晋之战可以说是不战自退,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