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高法:《昆明宣言》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方案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0月28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简称《意见》)。最高法副院长杨临萍在会上表示,《昆明宣言》加强环境司法国际交流合作,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方案。

最高法:《昆明宣言》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方案

最高法新闻发布会。

杨临萍表示,全国法院不断加大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司法保护力度。2020年,共审结了以“绿孔雀案”等为代表的涉野生动植物保护案件13648件。最高法还将适时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司法政策性文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支撑。

她强调,最高人民法院将及时总结司法实践经验,适时发布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规范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裁判规则。2021年5月26日至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举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本次会议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迈向昆明相关活动,为缔约方大会在昆明顺利召开提供了司法助力和支持。

杨临萍表示,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司法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环境司法的裁判原则”“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等4个议题,深入交流研讨,凝聚广泛共识,通过了《昆明宣言》。

《昆明宣言》明确了司法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倡导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深化环境司法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共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明确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原则,损害担责原则等“三大裁判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污染三大环境危机。

此外,她表示,《昆明宣言》明确了运用预防性司法措施、恢复性司法措施、公益诉讼和多元化纠纷解决等“四大措施”,依法保护环境权益,妥善解决环境纠纷。明确了深化环境司法能力专业化、信息技术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三个着力点”,将积极落实《昆明宣言》确定的各项共识,切实提升环境司法保障生物多样性的能力水平。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