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0月28日,最高法舉行新聞釋出會,釋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簡稱《意見》)。最高法副院長楊臨萍在會上表示,《昆明宣言》加強環境司法國際交流合作,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識,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切實可行的司法方案。

最高法新聞釋出會。
楊臨萍表示,全國法院不斷加大對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态系統多樣性的司法保護力度。2020年,共審結了以“綠孔雀案”等為代表的涉野生動植物保護案件13648件。最高法還将适時出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司法政策性檔案,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制度支撐。
她強調,最高人民法院将及時總結司法實踐經驗,适時釋出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規範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裁判規則。2021年5月26日至27日,最高人民法院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雲南省昆明市共同舉辦世界環境司法大會。本次會議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邁向昆明相關活動,為締約方大會在昆明順利召開提供了司法助力和支援。
楊臨萍表示,大會期間,與會代表圍繞“司法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作用”“環境司法的裁判原則”“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氣候變化司法應對”等4個議題,深入交流研讨,凝聚廣泛共識,通過了《昆明宣言》。
《昆明宣言》明确了司法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倡導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深化環境司法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共建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明确了公平、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原則,損害擔責原則等“三大裁判原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污染三大環境危機。
此外,她表示,《昆明宣言》明确了運用預防性司法措施、恢複性司法措施、公益訴訟和多元化糾紛解決等“四大措施”,依法保護環境權益,妥善解決環境糾紛。明确了深化環境司法能力專業化、資訊技術應用、國際交流合作等“三個着力點”,将積極落實《昆明宣言》确定的各項共識,切實提升環境司法保障生物多樣性的能力水準。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