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10月份,重庆烈士陵园纪念馆对当年臭名昭著的国民党渣滓洞进行修复工作,准备把这作为红色教育基地,让后人牢记革命烈士当年的牺牲。
有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特地邀请过来担任指导,他既不是什么著名设计师,也不是什么大官领导。
但当他来到这处浸染了包括江姐在内的两百多名革命烈士鲜血的地方,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对着江姐当年被关押的地方,深深鞠了三躬。

这位老人的经历更是坎坷,他叫做黄茂才,本来该是被人民和国家表彰的革命英雄,却阴差阳错被错认为是国民党反革命分子,在建国后历经磨难,吃尽了牢狱之苦。
他吃过遭受冤屈的苦,但他从来没有对国家怨恨过,他知道,和江姐当初遭受过的苦难相比,自己如今还能好好活着看着自己的祖国慢慢强盛,他已经是无比幸运了。
在那段和江姐短短相处的时间里,江姐的革命意志和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他,而在他家中,藏得最宝贵的,便是一件融入了江姐这些革命英烈们温暖与意志的毛衣。而这件毛衣的故事,便要从那年渣滓洞说起了……
渣滓洞中祭烈士,老乡看守受感召
1948年5月,四川自贡市的荣县人黄茂才被招到了重庆的渣滓洞监狱担任看守,他刚刚穿上看守制服,看守所的所长李磊和管理组长徐贵林就把他叫过来训话,他们说这个看守所里关押的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些人仗着有一点知识,天天“反革命”、“无恶不作,坏事做尽”。
从农村来的黄茂才当时战战兢兢,他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他对于自己长官说的话不敢反驳。虽然他在后来的时间里也看见了很多宁死不屈的“罪犯”,听见他们喊的口号,黄茂才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却不敢表现出来。
就这样,黄茂才在矛盾和疑惑中度过了他担当看守的第一个月,在6月份的时候,渣滓洞关进来一个人,这个人从此改变了黄茂才。
被关押进来的是一个叫做曾紫霞的女人,那天正好是黄茂才值班,他在登记表上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个女人的籍贯上填的是“四川内江白马庙人”。
黄茂才看见这,一下子笑了,“哟嚯”一声,说:“想不到还是老乡呢?”
他押着曾紫霞往牢房走去,曾紫霞也和他说起话来,问他:“你是哪里人呢?”
黄茂才说他是荣县人,和内江就挨着呢。而看着这位看守很和气,完全不像其他凶神恶煞的看守,曾紫霞也放缓了语气和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等黄茂才把她关进牢房之后,黄茂才似乎是想到了她老乡的身份,犹豫了一下,小声地对她说:“以后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
曾紫霞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记在了心里。在后来的日子里,曾紫霞在放风劳动的时候,有意识地靠近黄茂才,和他说话,很快就把关系混熟了。
她在话里一点点地探测着黄茂才的口风,看看他对于革命的态度。在进一步知道黄茂才农民出身,稀里糊涂被招来当看守后,曾紫霞就慢慢向他灌输一些党为了农民、为了穷人奋斗的理念。
慢慢地,随着曾紫霞的教育,黄茂才发现自己也不矛盾了,他能分得清到底谁做的是好事,谁做的是坏事,最起码在他过往的经历来看,共产党确实是在帮助穷人。
曾紫霞眼见对黄茂才的教育工作有了成果,就开始用一些很小的事情来让他帮忙,以此来测试黄茂才的心性。而黄茂才每次都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后来又过了半个月,黄茂才值班的那一天,他又遇见了一位女人,这个女人彻底地改变了他,也震撼了他。
黄茂才第一眼看见这个“女犯人”的时候,她穿着浅蓝色的旗袍,剪着齐肩的短发,个子不高,非常有气质。虽然面容憔悴,脸上也有一些细细的血痕,但是她眼睛里却放着光,放着威严的光,黄茂才觉得她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们这些看守。
自从上次发现了曾紫霞这位“老乡”后,他就开始多多注意那些登记表。这个“女犯人”的登记表上面写的名字是“江竹筠”,籍贯还填的是“自贡大山铺”。
黄茂才这下子又乐了,他情不自禁又脱口而出,“又来了个老乡。”
这个叫江竹筠的女犯人,其实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江姐”,她也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是《红岩》中女主人公的原型。
江姐听见了黄茂才这个看守的话,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似乎在说耻于和他这特务是老乡。
江姐一句话也没有说,高昂着头颅被看守们推搡着押往牢房。到了牢房后,其他看守勾肩搭背说着要去哪里喝酒,留下黄茂才拿着钥匙关门。
黄茂才没有着急关上牢门,他看见这间牢房里特别脏乱,就跑去拿来了一把扫帚想要打扫一下,江姐虽然有点诧异,但是也没给好脸色,冷冷地说:“我自己来。”
黄茂才弱弱地笑了两声,有点被江姐的气场震慑住,把扫把给了江姐。等到扫完上完锁,黄茂才又忍不住提了一句:“你有啥要求,找我就可以了。”坐在稻草堆上的江姐听见他的话,终于开始正眼看了他,黄茂才和她以往所见到的国民党特务都不一样。
过了没多久,江姐就被提审,隔着几个房间黄茂才都听见了审讯室里特务们疯狂嘶吼的声音和江姐痛苦的呻吟声。
黄茂才很同情这位老乡,想要帮把手,但是江姐被看守所特殊“关照”,他也无能为力。他在审讯室外边亲耳听到那些狠毒的特务们狞笑着想要脱光她的衣服侮辱她。江姐虚弱但是充满仇恨地大骂道:“你侮辱我等于侮辱你母亲,侮辱你姐妹和你女儿,下作没本事的人才只会侮辱女人!”
黄茂才在外面听得胆战心惊,心里暗暗佩服这位老乡的胆识。特务头子被江姐这么一番话给激住了,气急败坏地结束了审讯,让人把江姐押回了牢房。
过了几天,江姐被转到了普通犯人的牢房,和曾紫霞关在一起。和曾紫霞碰头了解到黄茂才的情况后,江姐和曾紫霞一拍即合,决定继续加强对黄茂才的教育工作,争取使他彻底投入到自己这方的阵营来。
两人从社会上的不公说起,说起国民党的贪污腐败,说起国民党疯狂乱拉壮丁,使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向他普及党的思想和主张,就这样,黄茂才的觉悟一天天加强。
江姐和曾紫霞趁着防风的机会,偷偷找到了黄茂才,希望他能帮忙带一封信出去。听到这个要求,黄茂才犹豫了。虽然他有心为党的革命事业付出,但一下子做这么危险的事,他心态一时间还转不过弯来。
他自己犹豫了两天,最后下定决心,既然要为解放穷人的革命事业奋斗,就不能这么畏首畏尾的。他接过了曾紫霞和江姐撰写好的信件,把信藏在了最里面衣服的夹层里,然后穿着国民党军服,虽然心虚但是装出一副大摇大摆的模样走出了渣滓洞。
他一路有惊无险,连着过了好几个关卡,最后带着信件来到了市区内中山一路协和里10号,把信交给了秘密接头的人。而这次的成功送信,让黄茂才彻底得到了江姐和曾紫霞的信任,而黄茂才经过这次历练,胆识也出来了,为监狱内外联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齐织毛衣送情谊,狱中欢乐庆革命
在渣滓洞中,人员成分多,人多嘴杂,做情报工作十分危险。所以为了保护黄茂才,保护好这条可靠的内外联系渠道,江姐和曾紫霞经过商量之后,决定让曾紫霞一个人负责对黄茂才的情报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安全。
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后来黄茂才在建国后被冤枉,而一时找不到曾紫霞,伸冤无门的遗憾。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黄茂才来到渣滓洞已经过了半年了,天气也冷了下来。
在狱中,江姐等几名临时组成的党组织的负责人想了想,为了体现党组织的关怀,也为了能够激励一下黄茂才,决定送黄茂才一件小礼物。
但是当时在狱中,各种物资都没有,江姐和几个女党员想了想,最后决定给黄茂才织一件毛衣。江姐找到了黄茂才,对他说:“小黄,现在天气冷了,在狱中都是你一直照顾我们,我们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回报的,就打算给你织一件毛衣。请你利用休假时间去重庆市里买一斤蜜蜂牌的毛线,这种毛线质量比较好。”
黄茂才听见这个特别的“任务”,心里暖暖的,长这么大,除了家里老娘惦记着自己,还没有人给自己送给这种礼物咧。
黄茂才很快就买回了江姐说的那种毛线,在狱中的女同志们一齐动手,趁着其他看守不注意的空当,有人望风有人织,谁有空就织几针。
很快,在众人的努力下,一件结实暖和的毛衣就织好了,当江姐把这件毛衣送到黄茂才的手中时,黄茂才激动地接过,穿上后身上暖,心里更暖。即使在很多年以后,黄茂才受到了再不公平的待遇,但只要想到这一件毛衣,想到江姐对他弟弟般的关怀,他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渣滓洞中虽然不见天日,但是在外界,党的解放军军队势不可挡。
到了1949年春节前,黄茂才惊喜地从外面带回来一条让狱中所有同志都惊喜莫名的消息:解放军已经取得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胜利,正在淮海一线战斗,随时可以南下进入南京,打到蒋介石的老巢去了。
黄茂才除了把这条消息带进来,还贴心地把毛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将革命进行到底》从报纸上剪了下来,悄悄带进监狱送给了江姐。
包括江姐在内的所有同志,看着这条剪报,全都激动地又跳又抱,热泪盈眶,全都振奋起了精神,说着:“我们要胜利了!我们要胜利了!”
狱中的同志们高兴得像是过年,到处都欢呼雀跃,引来了看守们的喝骂。但很明显,此时的看守们似乎也有些色厉内荏,也许是知道了时局的不对,在这个时候都没有以前凶狠了。
于是为了庆祝这个消息,江姐和曾紫霞拍板决定搞一次庆祝活动,于是让曾紫霞去联系黄茂才,请他帮忙协助。
黄茂才去打探消息,正好知道在大年初一那天,所长和组长两个顶头上司都带着家里人去城里玩了,其他的特务和看守都是重庆人,都回家过年去了,于是就只剩下了黄茂才一个人。
初一那天,渣滓洞监狱比往常冷清多了,外围巡查的士兵都稀稀疏疏,监狱里的看守特务更是只有黄茂才一个人。
确认所有人都出去后,黄茂才拿着钥匙,把所有牢房的大门都打开,放出了所有人,大家开心地互相拥抱,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些小礼物互相赠送。
有一些人用稻草麦秆编的小动物、小昆虫,有人用碎纸片剪成小窗花,还有一些人用看守扔的烟盒写了诗、画了画互相打气。
大家难得地享受着这自由的时光,各个牢房还按顺序表演起了自己准备好的节目,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大家还是又唱又跳,敲着饭盆,敲着桌面,敲着栏杆,欢声笑语久久不散。
在最后的时候,大家一起合唱《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义勇军进行曲》,还唱了《南泥湾》,所有人都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对胜利和美好明天的憧憬。
黄茂才也在人群中,和大家其乐融融,打着节拍听着大家的歌声。但是他不会知道,此时所有人也都不会知道,这一次的庆祝竟是最后的欢乐,血腥和痛苦已然悄悄接近。
渣滓洞中满血腥,功臣被冤无处诉
随着解放军的胜利,渣滓洞中的特务也察觉到了不好的气息。一些特务头子也开始变得有些疯狂,比以前更加敏感和多疑,甚至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看守们也怀疑起来,一个不好就鞭打惩戒或者关押起来。
而时间到了十月一日,党已经汇集其他民主党派,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而渣滓洞中的特务们此时更是感觉如末日降临,慌了手脚。
但是江姐很冷静,虽然她知道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但是她没有大意,她不知道这些如狼似虎的特务们在面对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会不会不择手段,狗急跳墙,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在此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曾紫霞因为有着黄茂才的协助,经过监狱外的同志的营救,已经被救出来了,所以和黄茂才联系的任务就由江姐接过。
江姐想要好好和外面的同志规划一下,看看如何安全解救渣滓洞中剩余的两三百同志的时候,黄茂才突然接到了家里的消息,他的老母亲重病在身,恐怕时间不多了。
焦急的黄茂才不知道怎么是好,因为他也察觉到了监狱里的苗头不对,他想在这个关键的时间多注意一下情况,好能随时帮助大家。
但是如今家里的情况传来,他一时间也慌了神,下意识地就向他最信任的江姐要主意。
江姐虽然感觉很可惜,但是还是觉得他回家一趟也就十来天,应该不耽误自己的计划,于是就让黄茂才先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百善孝为先,为了革命也不是连家里人都不管了。
得了确切答复的黄茂才就急匆匆地和两个头头请假,两个头头这时候正烦躁着,也就不理他,让他自生自灭去。
而就在黄茂才准备走的当天,心血来潮的江姐突然找到了他,匆匆用烟灰混着碳灰的“墨水”在粗糙的毛边纸上写下了一封家书,拜托他交给自己的表弟谭竹安。
黄茂才对于送信这种任务已经熟门熟路,他没有多想,在回家前就顺路把江姐的信送到了指定的人的手中。
但是包括谭竹安和黄茂才在内,两人都不知道这样一封信竟然成了江姐的绝笔信,这封家书里面包含了江姐对自己的儿子彭云的思念和无尽的爱意,那种糅杂了革命热情和对胜利美好的憧憬,让后来的人读起来都忍不住泪目。
这封信被后来的人叫做《狱中致谭竹安书》或者《示儿信》,长久以来一直珍藏保存在博物馆中,让无数后来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
信中结尾的时候,江姐说了一句“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
但是江姐却“食言”了。
黄茂才回乡见了老母亲后,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钱都带回家,请了好医生包了好药,母亲的病情很快就好转了。
黄茂才担心监狱里江姐的情况,就匆匆又回到了监狱。刚一回到监狱,他就觉得监狱里气氛不太对,每个人的脸色都是阴沉着的,整个监狱充斥着压抑的气氛。
有一个看守和他说,上级已经下了命令,要处死所有的共党分子,之前几天已经处理过两批了。
黄茂才心里犹如五雷轰顶,他立马询问了江姐的情况,但是让他绝望的是,江姐在几天前就已经被处决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黄茂才踉踉跄跄,脑袋像是被人砸了一棒,整个人一整天都是恍惚的。
江姐虽然牺牲了,但是其他的同志还活着,黄茂才振作了起来,他知道现在能救他们的只有自己。他重振旗鼓,决定想办法把剩下的人救出去。
但是命运就是无比弄人,他被列入了遣返名单里面。黄茂才此前虽然一直帮党组织做事,传递消息,没有出过差错,但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渣滓洞的特务们虽然没有抓到具体证据,但是对黄茂才已经不信任了,于是就把他剔除了出去。
监狱里的其他同志对这个消息也觉得很难过,但是还是没有绝望,而是由当时新的负责和黄茂才联系的胡其芬写了一封亲笔信,请求他交给外面的党组织负责人。
黄茂才顺利地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次任务,中共重庆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况淑华接到这封密信后,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同时积极准备劫狱救援行动。
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也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发生了。1949年的11月27日,就在黄茂才前脚刚带着信件离开渣滓洞,渣滓洞里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惨无人道屠杀,剩余的200多名革命同志们被特务们用机枪扫杀,渣滓洞以及外面的白公馆血流成河,鲜血流淌成了小河。甚至于为了掩盖这次罪行,特务们还放了一把大火,把烈士们烧得尸骨无存。
接到这个消息的黄茂才当时就腿一软,直接瘫倒在了地上。痛苦的黄茂才对自己无比痛恨,他没有救到江姐,也没有拯救剩余的同志。他很长一段时间都郁郁寡欢,再加上他在渣滓洞里当过特务,如今知晓他情况的同志们都牺牲了,心里越想越悲观,越想越害怕的黄茂才谁也没告诉,一个人悄悄回到了家乡。
黄茂才回到家乡没有惊动任何人,他也没有带回什么金银财宝,只是把江姐和同志们一起织的毛衣带了回来,视若珍宝。
家乡人有时难免好奇地问黄茂才在外面做什么,黄茂才就笑笑,说帮共产党在做事,家乡人听见后都对他翘起了大拇指。后来,国家开展扫盲运动,黄茂才因为是村里唯一读过一点书识字的人,还在外面闯荡过,所以就让他当了小学老师。
这时候黄茂才的日子过得舒心,但是很快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
在国家的镇反运动开始后,他被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带走,关进了公安局。他们追查到了黄茂才当初当特务的经历,要他自己交代自己的罪行。
但是黄茂才拼死反驳,说自己是为共产党做事潜伏在渣滓洞里面的,为烈士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当时的公安局人员不相信他的话,看见他一直嘴硬,就对他用了很多重刑,黄茂才招架不住,身心都遭受折磨,想着为了活下去,只能一狠心认罪了。
于是就这样,断断续续审问了两年多以后,黄茂才一退再退,最后承认了自己的“罪状”。他承认了自己参加过“一一·二七”大屠杀,在大屠杀过后还潜伏下来,准备搞破坏。已经濒临崩溃的黄茂才虽然无奈承认了很多罪状,但是对于杀害江姐的指控,他死都不承认。
审案人员不知道江姐在黄茂才心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在他的心中,江姐永远都是自己体贴温柔的大姐,自己永远都是她面前的那个小黄。
朴素的山村人在黄茂才认罪后,痛心疾首,不知道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天杀的特务,群情激奋,都嚷嚷着要他血债血偿,要他为江姐偿命。
于是在1953年7月20日的时候,黄茂才被全县公判,然后执行枪决。看着愤怒望向他的人群,黄茂才悲痛万分,大喊道:“我该死,是因为我没有办法救出江姐,没有办法救出其他同志。但我绝对不是反革命分子,我为党做了许多事,我是冤枉的,我不能被说是害死江姐而被处死。”
黄茂才现场的大吼大叫,引起了台下的骚动。在台下的很多人,有些熟悉黄茂才的,知道这位老师平时都是温和的人。而县法院的执行人员听见他这凄厉的呼号,当即就决定把他关押,送到劳改队服刑,暂缓执行死刑。
而在劳动农场劳改的期间,他老实本分,劳动积极又任劳任怨,很快就因为“劳动表现好”被法院改判为15年的有期徒刑。
他在监狱里依然老老实实,服从安排,所以到了1964年9月份的时候,他被多次减刑最终提前出狱了。出狱的他老泪纵横,那时他心里的心结久久未打开,伸冤平反的心愿一直存在。但是他出狱不久就遇上了那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十年的浩劫让他的平反心愿又拖延了十年,甚至于因为他“谋害江姐”的罪名,让他这期间吃尽了苦头,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批斗让他苦不堪言。
1979年,多年被迫害的黄茂才显得十分苍老,但是他还是颤颤巍巍地上了公安局和检察院,把自己的申诉书递交了上去,但是却没有回音。
1981年,他收到了重庆烈士陵园纪念馆馆长的邀请信,请求他来进行相关的历史核实工作,经过馆长的介绍,他终于找到了在中学执教的曾紫霞,经过他的确认和四川省委统战部的证明信,才最终证明了他的清白。
黄茂才在听见他被判无罪的当天,激动得老泪纵横,想起他的过去岁月,又想起当初和江姐共事的日子,他选择回到了渣滓洞,来到了两百多名同志被害的地方,深深地鞠了三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