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徐州会战后,日军打通了南北战场。为尽快结束中国战场的战争,日军计划拿下武汉,逼迫国民党把政权再次转移,彻底摧毁中国人的意志。于是在徐州会战后立即调动大军,分兵五路向武汉杀来。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全向着他们所想的方向顺利发展……

1938年7月22日,日军波田支队及第106师团在海、空军配合下,在鄱阳湖滨的姑塘登陆,直取九江。7月26日,九江及其对岸黄梅县境内的小池口相继失陷。

8月2日,宿松被日军攻陷,3天后黄梅陷落。接着,日军以九江为中心重新集结并部署兵力,并决定先占领湖北广济至江西瑞昌、德安、永修一线,再向武汉推进。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1938年8月下旬,九江的日军三路齐出,目标直取武汉。第6师团进攻广济、田家镇,沿长江北岸向武汉推进;第9师团、波田支队沿长江南岸向武汉推进;第101师团、第27师团分别向德安、永修推进。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h1>

广济县城位于大别山脉南麓,地处黄梅县城西北约45公里处。广济县城西南40公里,则是武汉防线的重要要塞田家镇。

广济是保卫武汉的第二线阵地的重要据点,是要塞田家镇右侧后的依托。一旦日军占领广济县城,不但可以沿广浠(广济——浠水)大道向武汉推进,还可以威胁要塞田家镇,进而包围中国驻守江边的部队,给武汉造成严重威胁。负责防守广济地区的,是李品仙和他的第4军团(包括他的第11集团军)。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1890年5月14日,李品仙出生在广西省苍梧县平乐乡的一个大户人家。李品仙的父亲叫李即兴,曾经在桂林担任过道员(也叫道台,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后来可能是实在看不惯清政府的腐败了,李即兴辞官回乡,到苍梧县教书去了。

出生在官宦家庭,父亲后来又投身教育事业,读书氛围如此优越,李品仙没有理由不走上仕途。由于从小就耳濡目染,李品仙的知识功底自然十分扎实。

1907年,蔡锷在桂林创办陆军小学,对科举考试耿耿于怀的李品仙说服家人后参加了人学考试,一切顺利。仕途不通的李品仙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从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李品仙又进入湖北陆军中学继续学习,这一年是1909年。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个时候的湖北即将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了。在学校里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李品仙也参加了那场著名的起义。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辛亥革命胜利后,李品仙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回广西陆军第1师实习,正是成为了一名军人。

李品仙参军后,先后随桂军、湘军参加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北伐战争,屡立战功。1927年,不满37岁的李品仙已经晋升为第8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桂军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李品仙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军、第31军和第48军。

1937年11月,李品仙率领第11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期间,李品仙指挥第11集团军在津浦路南段阻击日军北上的援军,为台儿庄大捷做出了贡献。

这次武汉会战,李品仙的命令是在黄梅、广济一代布防,拖延日军向武汉进军的步伐。李品仙接到命令后,亲自赶到前线视察阵地,对头顶上盘旋的日军轰炸机视而不见。有一次,李品仙刚刚走下汽车,身后的座驾就被日军的炸弹击中,卫兵们都吓傻了,李品仙却面不改色,继续指挥士兵加固工事。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1938年8月宿松、黄梅陷落后,李品仙及时调整了战略部署,一面安排人手在黄梅外围至广济一线层层布防,一面派部队反攻黄梅。

第11集团军官兵与日军第6师团在黄梅至广济一线展开反复争夺,虽然收复了一些阵地,但是始终没能克复黄梅。

日军第6师团一面与中国军队争夺阵地,一面以宿松、黄梅为据点集结兵力,准备一举拿下广济,打通通往武汉的通道。

8月26日,第84军一部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金钟铺、黄土包阵地。但是好景不长,日军迅速组织增兵反击,并于次日凌晨再次占领两处阵地。随后,日军趁势突进,又突破了第150师设在苦竹口的阵地,连陷多云山、白杨岭,随后偷袭第189师左翼成功,攻占排子山、后山铺等阵地。中国守军被迫退守红花岩、香岗岭。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李品仙看出了日军的企图,决心趁敌人立足未稳,从正面予以击破,旋即开始部署反击策略。命令第84军以及第68军地31旅进攻黄梅;第29集团军的两个师负责收复多云山、白杨岭一带阵地,然后进攻黄家垴、英子山一带,切断宿黄(宿松一黄梅)公路;炮兵第6团向东推进,协助第84军的攻击;第26军及第68军在龟山、大金铺至排子山一线构筑防御阵地;第86军为兵团预备队。

8月28日,李品仙下令发动攻势。第176师顺利进占王家湾、邢家湾一线;第189师挺进后山铺;第150师占领渡河桥,围歼日军数百人;第161师克复左北砦。

同日,宿松的日军弃城而出,进入黄梅与主力会合,宿松重新被中国军队占领。

8月30日,日军第6师团主力在黄梅地区集结完毕,开始发动反击,目标直指广济。日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在强大火力的支援下向中国军队发动猛烈冲击。第176师、第189师以及第68军一部防线先后被日军突破,中国军队不得不收缩防线,主次抵抗、边打边退。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9月2日,日军已经推进到笔架山、破山口、凤凰山一带。第84军在双城驿、塔儿寨一带与日军打得难解难分,歼灭大量敌人,但是自身也遭受重创,最终还是没能守住阵地。

9月4日清晨,日军进占生金寨,午后又攻陷后湖寨,主力部队沿黄广(黄梅——广济)公路两侧呈锥形向广济突击。

李品仙见日军保持锥形阵型,决定从两翼夹击敌人。命令第31军以主力固守阵地,伺机反击生金寨的日军;第26军留1个师守备阵地,其余部队在团山河、獅子山、破山口一带攻击日军侧翼。

第31军和第26军奉命后,从侧翼向日军发动了袭击。日军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短暂的慌乱之后,日军凭借活力优势逐渐控制住了局面,留下一部分人抵挡偷袭的部队,人部队则继续向广济挺进。

为了早日拿下广济,日军不但派出了所有的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还大量动用生化武器。虽然李品仙的第4军团有好几个军的兵力,但是装备比较落后、火力不足。再加上鬼子们施放的毒气,李品仙的部队开始逐渐坚持不住了。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战至9月6日零时,黄梅至广济沿途很多阵地都已被日军占领。李品仙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放弃广济,把部队撤到广济外围的山区以保存实力。

广济虽然失守了,但是日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李品仙的指挥下,从黄梅到广济仅仅30公里的距离,日军足足走了10来天,而且死伤惨重。占领广济后,日军也无力继续进攻,只能构筑工事,等待后援。

广济失守,挡在日军面前的只有田家镇一个要塞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h1>

田家镇,座落于九江上游约60公里、广济县城西南约40公里的长江北岸江面狭隘处,与对岸半壁山和富池口互为犄角之势,是湖北、安徽、江西的门户和进兵武汉的咽喉要地。

此处地势险要,以山锁江,湖泊连接,东边是黄泥湖,西边是马口湖,中间有宽三四里、长六七里的丘陵。丘陵北面是松山高地,为要塞的依托。田家镇的得失,将直接影响武汉的安危。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日军在广济休整了几天之后,向田家镇扑来。只要拿下田家镇,武汉唾手可得。不过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田家镇竟然会阻挡了他们那么久。

武汉会战前,国民党军统帅部在田家镇设立了"田家镇要塞司令部",驻武汉会战前,国民党军统帅部在田家镇设立了"田家镇要塞司令部",驻有炮兵部队和一个步兵守备营。

武汉会战开始后,蒋介石下令进一步加强田家镇要塞的防务,督促要塞司令部在沿江两岸构筑若干炮台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不久,又增派第九战区第2军李延年部两个师防守田家镇,这其中就包括郑作民和他的第9师。

作为第2军主力,郑作民和他的第9师负责守卫要塞北面,在这里,他们将与日本日军死战到底。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郑作民,湖南新田人。他从小就敬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向往着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长大以后,郑作民进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进入部队以后,先后参加两次东征、北伐及中原大战,凭借战功逐渐从一名士兵升到旅长。后来因为反对蒋介石对工农红军的"围剿"而遭到降职,到陆军大学学习后又复任为旅长。七七事变后,郑作民被任命为第2军第9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开始后,第2军军长李延年奉命加强田家镇的防守。鉴于田家镇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李延年把自己的主力部队第9师派了上去。这个时候,只有郑作民和他的第9师才能靠得住。

郑作民到达田家镇后,立即命令士兵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利用水泥修建了几百个坚固的据点,在四望山附近高地到田家镇一带山岳地区拉起了好几道铁丝网,并在每个高地上都部署了几十门野炮和山炮。

1938年9月15日,日军第6师团在广济休整了7天后,以第11旅团为第1梯队,与长江内海军第11战队配合,开始向田家镇攻击前进。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几十架飞机以及20多艘战舰轮番对着田家镇轰击了一整天,陆军以及陆战队则趁着炮火的掩护向守军的阵地扑来。负责守卫北面的第9师士兵冒着头顶的炮火予以顽强反击,一次次击退日军的冲锋,但是本身伤亡也很大,设在铁石墩的警戒阵地最终被日军第11旅团第2联队攻占。

9月16日,日军海军陆战队在飞机、舰炮掩护下,先后试图在潘家湾、玻璃庵一带登陆,遭到第57师各部队坚决阻击,敌均被击退。

第11旅团轮则番猛攻第9师正面阵地。郑作民亲临火线指挥作战,在他的指挥下,第9师并没有一味死守,而是攻守结合,不断派队向日军发起反击。

日军飞机不断低空轰炸,守军阵地一直被炮火笼罩,伤亡极大。郑作民下令,把迫击炮调整角度,打天上的飞机。日军的飞机本来肆无忌惮,一直采用低空飞行,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面前的中国军队阵地上高高腾起了一片迫击炮弹。炮弹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纷纷下落,就像下了一场炮弹雨,日军飞行员急忙躲避,还是有一架飞机被落下的迫击炮弹击中,在空中绽开一朵火花。

第9师官兵们一片欢腾,甚至忘记了正身处炮火硝烟的战场上。日军飞行员吃了亏,不得不拉高飞行高度。这样一来,第9师的压力骤减。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9月17日,日军海军陆战队在炮火的支援下终于在武穴登陆成功。第57师在武穴的守军与日军展开巷战整整一天后突围,武穴阵地落入敌手。同一天,在日军第11旅团的猛攻下,第9师正面的李福阵地被突破,郑作民指挥部队占领侧面的路蛇山、涂家湾、潘家湾等阵地继续阻击日军。

9月18日,日军第11旅团猛攻第9师位于骆驼山的阵地,守军拼死抵抗。第50团第1营第3连连长时克俊与冲上阵地的日军肉搏在一起,枪被打掉了,就徒手将敌人抱住,左耳被咬掉了不顾疼痛,奋力用双手将敌人卡死。上午10点,骆驼山阵地失守,第9师退守香山、竹影山、潘家山一线。

9月18日下午,日军继续进攻香山,守军全连全部壮烈牺牲,香山失陷。战斗中,第53团重机枪一连排长袁次荣,在全排士兵伤亡殆尽的情况下,把阵地上的手榴弹都收集在一起,连连投向冲上来的敌人,炸死炸伤敌人数十名。最后,当敌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时,他毫无色,用剩下的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1938年9月29日,经过10多天的苦战,笫2军主力奉命撤出田家镇一带,后又奉命至上巴河休整。日军最终攻占了田家镇。

国民党将领郑作民,反对围剿被降职后追授上将,我党领导人写挽词一、广济城阻敌,日军惨胜伤元气二、血战田家镇,敌有生力量再减

虽然没能击败日军,但是第9师在郑作民的指挥下,利用地形与火力强于己方数倍的日军殊死搏斗,反复争夺每一处阵地,极大地杀伤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同时也延缓了他们向武汉进军的速度,为武汉工业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9年12月,郑作民奉命率部开赴昆仑关前线,参加昆仑关战役。临行前,郑作民立下遗嘱,安排好后事,决心与日军血战到底。

1940年2月,为了救援被日军包围的第36军,郑作民率领第9师前去支援,不料也被日军层层包围。2月3日,郑作民再次亲临火线指挥部队反击,不幸被日军炮火击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38岁。

郑作民牺牲后,国民党追赠他为陆军副军长,并加上将军衔。蒋介石为他题词:"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英烈壮千秋。"中共中央也召开追悼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也分别写了挽词。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郑作民为革命烈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