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徐州會戰後,日軍打通了南北戰場。為盡快結束中國戰場的戰争,日軍計劃拿下武漢,逼迫國民黨把政權再次轉移,徹底摧毀中國人的意志。于是在徐州會戰後立即調動大軍,分兵五路向武漢殺來。然而,事情并沒有完全向着他們所想的方向順利發展……

1938年7月22日,日軍波田支隊及第106師團在海、空軍配合下,在鄱陽湖濱的姑塘登陸,直取九江。7月26日,九江及其對岸黃梅縣境内的小池口相繼失陷。

8月2日,宿松被日軍攻陷,3天後黃梅陷落。接着,日軍以九江為中心重新集結并部署兵力,并決定先占領湖北廣濟至江西瑞昌、德安、永修一線,再向武漢推進。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1938年8月下旬,九江的日軍三路齊出,目标直取武漢。第6師團進攻廣濟、田家鎮,沿長江北岸向武漢推進;第9師團、波田支隊沿長江南岸向武漢推進;第101師團、第27師團分别向德安、永修推進。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h1>

廣濟縣城位于大别山脈南麓,地處黃梅縣城西北約45公裡處。廣濟縣城西南40公裡,則是武漢防線的重要要塞田家鎮。

廣濟是保衛武漢的第二線陣地的重要據點,是要塞田家鎮右側後的依托。一旦日軍占領廣濟縣城,不但可以沿廣浠(廣濟——浠水)大道向武漢推進,還可以威脅要塞田家鎮,進而包圍中國駐守江邊的部隊,給武漢造成嚴重威脅。負責防守廣濟地區的,是李品仙和他的第4軍團(包括他的第11集團軍)。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1890年5月14日,李品仙出生在廣西省蒼梧縣平樂鄉的一個大戶人家。李品仙的父親叫李即興,曾經在桂林擔任過道員(也叫道台,相當于現在的副省長)。後來可能是實在看不慣清政府的腐敗了,李即興辭官回鄉,到蒼梧縣教書去了。

出生在官宦家庭,父親後來又投身教育事業,讀書氛圍如此優越,李品仙沒有理由不走上仕途。由于從小就耳濡目染,李品仙的知識功底自然十分紮實。

1907年,蔡锷在桂林創辦陸軍國小,對科舉考試耿耿于懷的李品仙說服家人後參加了人學考試,一切順利。仕途不通的李品仙從此開始軍旅生涯。

從廣西陸軍國小畢業後,李品仙又進入湖北陸軍中學繼續學習,這一年是1909年。了解曆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那個時候的湖北即将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了。在學校裡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李品仙也參加了那場著名的起義。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辛亥革命勝利後,李品仙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回廣西陸軍第1師實習,正是成為了一名軍人。

李品仙參軍後,先後随桂軍、湘軍參加了護國戰争、護法戰争以及北伐戰争,屢立戰功。1927年,不滿37歲的李品仙已經晉升為第8軍軍長。抗日戰争爆發後,桂軍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李品仙被任命為第11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7軍、第31軍和第48軍。

1937年11月,李品仙率領第11集團軍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期間,李品仙指揮第11集團軍在津浦路南段阻擊日軍北上的援軍,為台兒莊大捷做出了貢獻。

這次武漢會戰,李品仙的指令是在黃梅、廣濟一代布防,拖延日軍向武漢進軍的步伐。李品仙接到指令後,親自趕到前線視察陣地,對頭頂上盤旋的日軍轟炸機視而不見。有一次,李品仙剛剛走下汽車,身後的座駕就被日軍的炸彈擊中,衛兵們都吓傻了,李品仙卻面不改色,繼續指揮士兵加強工事。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1938年8月宿松、黃梅陷落後,李品仙及時調整了戰略部署,一面安排人手在黃梅外圍至廣濟一線層層布防,一面派部隊反攻黃梅。

第11集團軍官兵與日軍第6師團在黃梅至廣濟一線展開反複争奪,雖然收複了一些陣地,但是始終沒能克複黃梅。

日軍第6師團一面與中國軍隊争奪陣地,一面以宿松、黃梅為據點集結兵力,準備一舉拿下廣濟,打通通往武漢的通道。

8月26日,第84軍一部奪回了被日軍占領的金鐘鋪、黃土包陣地。但是好景不長,日軍迅速組織增兵反擊,并于次日淩晨再次占領兩處陣地。随後,日軍趁勢突進,又突破了第150師設在苦竹口的陣地,連陷多雲山、白楊嶺,随後偷襲第189師左翼成功,攻占排子山、後山鋪等陣地。中國守軍被迫退守紅花岩、香崗嶺。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李品仙看出了日軍的企圖,決心趁敵人立足未穩,從正面予以擊破,旋即開始部署反擊政策。指令第84軍以及第68軍地31旅進攻黃梅;第29集團軍的兩個師負責收複多雲山、白楊嶺一帶陣地,然後進攻黃家垴、英子山一帶,切斷宿黃(宿松一黃梅)公路;炮兵第6團向東推進,協助第84軍的攻擊;第26軍及第68軍在龜山、大金鋪至排子山一線構築防禦陣地;第86軍為兵團預備隊。

8月28日,李品仙下令發動攻勢。第176師順利進占王家灣、邢家灣一線;第189師挺進後山鋪;第150師占領渡河橋,圍殲日軍數百人;第161師克複左北砦。

同日,宿松的日軍棄城而出,進入黃梅與主力會合,宿松重新被中國軍隊占領。

8月30日,日軍第6師團主力在黃梅地區集結完畢,開始發動反擊,目标直指廣濟。日軍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在強大火力的支援下向中國軍隊發動猛烈沖擊。第176師、第189師以及第68軍一部防線先後被日軍突破,中國軍隊不得不收縮防線,主次抵抗、邊打邊退。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9月2日,日軍已經推進到筆架山、破山口、鳳凰山一帶。第84軍在雙城驿、塔兒寨一帶與日軍打得難解難分,殲滅大量敵人,但是自身也遭受重創,最終還是沒能守住陣地。

9月4日清晨,日軍進占生金寨,午後又攻陷後湖寨,主力部隊沿黃廣(黃梅——廣濟)公路兩側呈錐形向廣濟突擊。

李品仙見日軍保持錐形陣型,決定從兩翼夾擊敵人。指令第31軍以主力固守陣地,伺機反擊生金寨的日軍;第26軍留1個師守備陣地,其餘部隊在團山河、獅子山、破山口一帶攻擊日軍側翼。

第31軍和第26軍奉命後,從側翼向日軍發動了襲擊。日軍沒有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短暫的慌亂之後,日軍憑借活力優勢逐漸控制住了局面,留下一部分人抵擋偷襲的部隊,人部隊則繼續向廣濟挺進。

為了早日拿下廣濟,日軍不但派出了所有的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還大量動用生化武器。雖然李品仙的第4軍團有好幾個軍的兵力,但是裝備比較落後、火力不足。再加上鬼子們施放的毒氣,李品仙的部隊開始逐漸堅持不住了。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戰至9月6日零時,黃梅至廣濟沿途很多陣地都已被日軍占領。李品仙無奈之下隻能下令放棄廣濟,把部隊撤到廣濟外圍的山區以儲存實力。

廣濟雖然失守了,但是日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李品仙的指揮下,從黃梅到廣濟僅僅30公裡的距離,日軍足足走了10來天,而且死傷慘重。占領廣濟後,日軍也無力繼續進攻,隻能構築工事,等待後援。

廣濟失守,擋在日軍面前的隻有田家鎮一個要塞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h1>

田家鎮,座落于九江上遊約60公裡、廣濟縣城西南約40公裡的長江北岸江面狹隘處,與對岸半壁山和富池口互為犄角之勢,是湖北、安徽、江西的門戶和進兵武漢的咽喉要地。

此處地勢險要,以山鎖江,湖泊連接配接,東邊是黃泥湖,西邊是馬口湖,中間有寬三四裡、長六七裡的丘陵。丘陵北面是松山高地,為要塞的依托。田家鎮的得失,将直接影響武漢的安危。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日軍在廣濟休整了幾天之後,向田家鎮撲來。隻要拿下田家鎮,武漢唾手可得。不過他們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田家鎮竟然會阻擋了他們那麼久。

武漢會戰前,國民黨軍統帥部在田家鎮設立了"田家鎮要塞司令部",駐武漢會戰前,國民黨軍統帥部在田家鎮設立了"田家鎮要塞司令部",駐有炮兵部隊和一個步兵守備營。

武漢會戰開始後,蔣介石下令進一步加強田家鎮要塞的防務,督促要塞司令部在沿江兩岸構築若幹炮台和堅固的防禦工事。不久,又增派第九戰區第2軍李延年部兩個師防守田家鎮,這其中就包括鄭作民和他的第9師。

作為第2軍主力,鄭作民和他的第9師負責守衛要塞北面,在這裡,他們将與日本日軍死戰到底。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鄭作民,湖南新田人。他從小就敬仰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向往着金戈鐵馬的軍旅生涯。長大以後,鄭作民進入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進入部隊以後,先後參加兩次東征、北伐及中原大戰,憑借戰功逐漸從一名士兵升到旅長。後來因為反對蔣介石對工農紅軍的"圍剿"而遭到降職,到陸軍大學學習後又複任為旅長。七七事變後,鄭作民被任命為第2軍第9師師長,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

武漢會戰開始後,第2軍軍長李延年奉命加強田家鎮的防守。鑒于田家鎮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李延年把自己的主力部隊第9師派了上去。這個時候,隻有鄭作民和他的第9師才能靠得住。

鄭作民到達田家鎮後,立即指令士兵抓緊時間修築防禦工事。他們利用水泥修建了幾百個堅固的據點,在四望山附近高地到田家鎮一帶山嶽地區拉起了好幾道鐵絲網,并在每個高地上都部署了幾十門野炮和山炮。

1938年9月15日,日軍第6師團在廣濟休整了7天後,以第11旅團為第1梯隊,與長江内海軍第11戰隊配合,開始向田家鎮攻擊前進。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幾十架飛機以及20多艘戰艦輪番對着田家鎮轟擊了一整天,陸軍以及陸戰隊則趁着炮火的掩護向守軍的陣地撲來。負責守衛北面的第9師士兵冒着頭頂的炮火予以頑強反擊,一次次擊退日軍的沖鋒,但是本身傷亡也很大,設在鐵石墩的警戒陣地最終被日軍第11旅團第2聯隊攻占。

9月16日,日軍海軍陸戰隊在飛機、艦炮掩護下,先後試圖在潘家灣、玻璃庵一帶登陸,遭到第57師各部隊堅決阻擊,敵均被擊退。

第11旅團輪則番猛攻第9師正面陣地。鄭作民親臨火線指揮作戰,在他的指揮下,第9師并沒有一味死守,而是攻守結合,不斷派隊向日軍發起反擊。

日軍飛機不斷低空轟炸,守軍陣地一直被炮火籠罩,傷亡極大。鄭作民下令,把迫擊炮調整角度,打天上的飛機。日軍的飛機本來肆無忌憚,一直采用低空飛行,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面前的中國軍隊陣地上高高騰起了一片迫擊炮彈。炮彈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後,紛紛下落,就像下了一場炮彈雨,日軍飛行員急忙躲避,還是有一架飛機被落下的迫擊炮彈擊中,在空中綻開一朵火花。

第9師官兵們一片歡騰,甚至忘記了正身處炮火硝煙的戰場上。日軍飛行員吃了虧,不得不拉高飛行高度。這樣一來,第9師的壓力驟減。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9月17日,日軍海軍陸戰隊在炮火的支援下終于在武穴登陸成功。第57師在武穴的守軍與日軍展開巷戰整整一天後突圍,武穴陣地落入敵手。同一天,在日軍第11旅團的猛攻下,第9師正面的李福陣地被突破,鄭作民指揮部隊占領側面的路蛇山、塗家灣、潘家灣等陣地繼續阻擊日軍。

9月18日,日軍第11旅團猛攻第9師位于駱駝山的陣地,守軍拼死抵抗。第50團第1營第3連連長時克俊與沖上陣地的日軍肉搏在一起,槍被打掉了,就徒手将敵人抱住,左耳被咬掉了不顧疼痛,奮力用雙手将敵人卡死。上午10點,駱駝山陣地失守,第9師退守香山、竹影山、潘家山一線。

9月18日下午,日軍繼續進攻香山,守軍全連全部壯烈犧牲,香山失陷。戰鬥中,第53團重機槍一連排長袁次榮,在全排士兵傷亡殆盡的情況下,把陣地上的手榴彈都收集在一起,連連投向沖上來的敵人,炸死炸傷敵人數十名。最後,當敵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上時,他毫無色,用剩下的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

1938年9月29日,經過10多天的苦戰,笫2軍主力奉命撤出田家鎮一帶,後又奉命至上巴河休整。日軍最終攻占了田家鎮。

國民黨将領鄭作民,反對圍剿被降職後追授上将,我黨上司人寫挽詞一、廣濟城阻敵,日軍慘勝傷元氣二、血戰田家鎮,敵有生力量再減

雖然沒能擊敗日軍,但是第9師在鄭作民的指揮下,利用地形與火力強于己方數倍的日軍殊死搏鬥,反複争奪每一處陣地,極大地殺傷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同時也延緩了他們向武漢進軍的速度,為武漢工業的内遷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1939年12月,鄭作民奉命率部開赴昆侖關前線,參加昆侖關戰役。臨行前,鄭作民立下遺囑,安排好後事,決心與日軍血戰到底。

1940年2月,為了救援被日軍包圍的第36軍,鄭作民率領第9師前去支援,不料也被日軍層層包圍。2月3日,鄭作民再次親臨火線指揮部隊反擊,不幸被日軍炮火擊中,身負重傷,壯烈犧牲,年僅38歲。

鄭作民犧牲後,國民黨追贈他為陸軍副軍長,并加上将軍銜。蔣介石為他題詞:"馬革裹屍還萬裡,虎贲英烈壯千秋。"中共中央也召開追悼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也分别寫了挽詞。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鄭作民為革命烈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