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h1 toutiao-origin="h2">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h1>

10月13日,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拟入选人员公示,共2人拟入选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奖”,10人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据了解,南粤创新奖授予的是在广东省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其他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或团队。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

陈和生现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近百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我国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和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广东第一人,该项目的落户实现了华南地区国家大科学工程的零突破。

2000年,陈和生等十几位科学家向国家上书建设散裂中子源。在他的积极倡导下,2006年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落户广东,2018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推动松山湖科学城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作为主要大科学平台,推动了大湾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2020年8月,陈和生团队利用散裂中子源发展技术,在东莞成功建设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为我国发展该项新型二元细胞级精准医疗先进技术的奠定了基础。

2021年10月,在陈和生团队精心调试后,中国散裂中子源功率成功提高20%,实现重大飞跃。

关于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

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粤人才办〔2016〕3号)和《关于开展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粤人社明电〔2021〕37号)要求,评选出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拟入选人员共1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现予以公示。

一、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奖”拟入选人员(2名)

1.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教授;

2.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教授。

二、2021年“南粤创新奖”拟入选人员(10名)

1.尹烨,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研究员;

2.刘超,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主任法医师;

3.苏权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4.杨春宝,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斗首席科学家;

5.杨登辉,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

6.张培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7.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研究员;

8.姚璇秋,广东潮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9.骆抗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0.Miguel A. Esteban(米格尔·埃斯特班),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公示时间:2021年10月13日至2021年10月19日,共7天。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新杰

审校:陈启亮 黄少宏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让高科技赋能新警务!松山湖积极强化公安机关服务效能

▶黑科技登场、产业研发总部落地,“松山湖军团”亮相智博会

▶实力“出圈”!松山湖高人气MV捧回一等奖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东莞唯一!陈和生院士拟入选2021年“南粤创新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