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前言</h1>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在我们的眼中,毛主席一直是个意气风发、坚韧不拔、沉着冷静指挥着百万大军的人。

然而,在1934年,躺在病床上,脸色被疾病折磨的雀黑的毛泽东,对着妻子发出了“天要亡我”的悲号,而其妻贺子珍见此情景更说不出一句话,暗暗垂泪。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毛泽东和贺子珍

那么是什么让一直意气风发的毛主席发出了这样的悲号?是什么让坚强的贺子珍泪流不止?接下来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来一探究竟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7">一、话语权逐渐丧失</h1>

开国大将陈毅曾经说过;“毛主席是一个受过侮辱、冤枉和虐待的人。在他蒙受耻辱,被送到后方休养时,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因为谁也不敢接近他。”

在后来,毛泽东也说道:“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那么,那个时候毛主席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时间来到1931年,正值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向忠发在被捕后叛变。同年5月底,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率兵开始了对中国红军的第三次围剿。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示意图

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诱敌深入,攻其薄弱”方针,再一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行动。但针对中国苏维埃遭遇的重重艰难险境,苏联方面以共产国际的名义派来了王明、博古等人担任我党“一把手”,去领导我国红色政权的下一步行动。

就在这时,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想法受到了质疑。

取而代之的,来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王明、博古认为中国只有如俄国一般,先武装夺取城市,才能在之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王明

由于在革命方向、路线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毛泽东的话语权逐渐丧失。毛泽东本人也曾被王明一派斥为“乡巴佬”、“山沟沟里搞出不来马克思的人”。

1931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剿匪”会议。

在会议上,蒋介石一改先前原有的作战方法,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针,派出了较之前更多的精锐,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一轮的“围剿”行动,从而给予我党政权重创,以达到全面歼灭的效果。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示意图

同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余万兵力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如何打破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呢?党内领导在破解蒋介石包围圈上有了不同的意见。

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将红军主力暂退到根据地内的青塘一带进行修整,以寻求战机。但王明博古一派在应对国民党此次围剿行动中,全盘照搬苏联的经验。他们不同意毛泽东如此布兵,反之要大部队继续向北,逼近南昌,攻打南昌。

1931年11月,赣南会议召开,会议上撤销了毛泽东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以及红一方面军书记职务,毛泽东的话语权进一步丧失。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毛泽东

1932年底,朱德和周恩来根据实际情况,摒弃了王明等人“先发制人、攻打南昌”的错误指挥,采取了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思想,最终领导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但当时党内领导在“仗怎么打”的问题上,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意见。

1932年10月,中共中央局召开了宁都会议。会上他们对于毛泽东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进行了讨论,如:毛泽东的“诱敌深入”方针被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义”;“向赣东北发展”主张被指责为“对武装夺取中心城市的消极怠工”。

宁都会议之后,毛泽东被召回了后方,话语权进一步丧失。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毛泽东虽然丧失了话语权,但他依然心系战事、心系中国红色政权的发展存亡。

在周恩来后来的回忆里,毛泽东在被调回后方之时曾对他说过:“需要我的时候,打个招呼就行。”

但就这样一个满心都是人民、国家的人被迫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里开始了喝茶、疗养的闲散生活。可谓是“可怜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有一天,博古等人办事经过福建长汀,有人建议他去福音医院看望一下毛泽东,谁知那个26岁的年轻人不屑一顾地说道:“小毛,有什么好看的!”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福音医院旧址

毛主席在后来也曾这么形容他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疗养的日子:“他们把我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在那给我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从上面来看,我们都难以想象毛主席在那个时候经历了怎么样的困难挫折和人情冷暖。

但在那段被召回后方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得是,他依然时刻关心着国共战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文学,并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

在福音医院期间,毛泽东在广泛深入群众后,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文,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的群众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6">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h1>

1933年10月份的秋天十分寒冷,而在这时,贺子珍早产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这个孩子出生在战争时期,所以毛泽东夫妇给孩子起名“豆豆”,谐音斗争的“斗”。又为了纪念在反围剿战争中英勇作战的红军以及和其哥哥毛岸红联名,孩子的大名被起为了“毛岸军”。

不足月出生的毛岸军体质十分虚弱。为此,贺子珍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加倍的心思,她精心照看,生怕有什么不测发生。毛泽东看着这个虚弱的儿子,也曾也屡次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道:“这个孩子的出生,生不逢时啊!但是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养活他,不能再失去了。”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毛岸军的出生,给抑郁不得志的毛泽东带来了不少的温情,他常常将刚出生的毛岸军抱在怀里逗弄。

但当时的毛泽东依然尘外孤标,所处处境用后来毛泽东自己的话形容就是“过着小媳妇的日子”。

一天,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跟物资供应部门的人吵了起来。

“你们怎么能够少给东西?毛主席虽然现在不主持工作了,但他还是中央政府的主席呢!没有见过像你们这样狗眼看人低的人!”

“我们就这样少给了,有本事你到中央去告啊!”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贺子珍

最后此事还是被得知此事的贺子珍解决了。但在物资供应上,毛主席都饱受苛刻对待,可见其处境的艰难。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了。在福音医院疗养的毛泽东得知此事十分高兴,他连写数封信,积极建议中央要利用好这一天赐良机,团结对我党友好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从而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但数封建议信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回应。积极进言的毛泽东大大感到失望了。

只见福音疗养院内,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人,仰天长叹:“竖子不足为某,若一直由此无知之辈掌握领导权,那红军必定一败涂地。”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1934年1月16日,蒋介石的大军攻克第十九路军,福州被蒋介石占领了。这时候,博古与李德才知道他们错失了一次绝美反击敌人的机会。

蒋军占领福州后,中央苏区再一次成为其直接攻打目标。1月下旬,蒋介石陆陆续续集结了更多的兵力,继续朝着中央苏区大肆进攻,中央苏区的情况不容乐观。

也就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毛岸军因为体质太弱,最终还是夭折了。在毛岸军即将入土时,毛泽东不禁扶着棺椁,哭泣道:“孩子,爸爸对不住你呀。”而身旁的贺子珍早已泣不成声。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博古

此时,中共苏区在王明、博古的带领下,与兵力强盛,武器先进的敌人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血拼”。

1934年4月,广昌保卫战中,红军9个师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损失惨重。刚刚经受丧子之痛的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时一连几天都没有讲话。他为死去的孩子心痛,同时也为在广昌保卫战中牺牲的无数战士心痛。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广昌保卫战纪念碑

只见一颗百年老樟树下,“豆豆”毛岸军的坟墓旁,一位双鬓已有白发的中年人蹲坐在荒草中,不发一句话,但一支一支地点燃着香烟。而在距离毛泽东数步的地方,贺子珍停下了步伐,她默默地看着前方那个萧索的背影,无声的眼泪淌了下来。

三、身染重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9月,在广昌保卫战中尝到甜头的蒋介石,准备一举歼灭中央苏区。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从四面八方向着中央苏区袭来了。

相对于敌人的声势浩大,中央苏军只有区区8万主力军,这一次,中央苏区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毛泽东在认真分析敌我兵力情况后再次向博古、李德建议:“敌人出动如此强盛的兵力,是想将我们围困至死。但他们的兵力是分散行进,进行合围的。我们不妨不打他首批队伍,不打他之后的后续部队,就集中所有兵力从侧方打他最后的接应部队。这样打,我们定能跳出这个不断缩紧的“包围圈”。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李德

但是博古,李德依然我行我素,对毛泽东的建议不屑一顾,向全军下发了“兵分六路,全线防御”的命令。

8万红军全部集结起来尚不能对抗蒋介石的百万大军,更何况兵分6路呢?之后红军在与兵力众多的敌人的战斗中节节失利。

9月初,红军仅剩瑞金、石城、宁都等狭小地区,中央苏区濒临绝境。

红军、根据地就像是毛泽东的孩子一般,但如今两者都经历了重创。毛泽东当时的心可谓是着急、煎熬。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毛泽东在宁都患上了重病。病床上的毛泽东在疾病的折磨下已经脸色发黑,肌肉酸痛、剧烈头痛以及恶心反胃还致使他连睡觉都不得安稳。

他一度觉得他要扛不住疾病的侵扰了,但想到中共所遇到的险情又不敢轻易向病魔投降。病魔一轮又一轮地侵袭,这个曾冷静指挥数十万兵作战的中年人终于显示出了他脆弱的一面,他对着妻子贺子珍咬牙垂泪道:“天亡我也啊。”

贺子珍一直陪伴在毛泽东的身边照顾并鼓励他:“润之,你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挺住,我需要你,孩子需要你,中国革命也需要你呀。”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傅连暲

幸而,中共苏区有一名“神医”——傅连暲。他在电话里得知毛泽东生病后,就立即赶过去亲自诊断治疗。

在一番诊断之后,傅连暲断定毛泽东患上了恶性疟疾。病情十分危急,被恶性疟疾缠身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时不时地昏迷。傅连暲医者仁心,立马连开几剂强药,稳定毛泽东的病情。晚上,为了防止毛泽东病情突变,傅连暲一连几天都直接睡在了毛泽东床边的榻上。

最后在傅连暲的不断努力下,毛泽东的病情终于开始慢慢好转。但面对如此倾心倾力的傅连暲医生,毛泽东却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一个“不听话的病人”。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毛主席

病情刚刚有所好转,躺在病床上的毛泽东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书看报。傅连暲每每看到此情景就不住地劝导:“要注意休息呀,这身体还没好全呢。”

“情况这么危急,我怎么能够安心躺着呢。”

1933年9月末,蒋介石开始对中央红区“斩草除根”了,中央仅剩的几个地区岌岌可危。

毛泽东不顾自己刚刚大病初愈的身体,认真分析敌我局势,积极地向中央建议:“我们可以将敌人最薄弱之处——江西布防的兵力,引进湖南境界,然后依靠地形优势,打败敌人,从而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然而这个建议依旧没中央被采纳,就这样,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最后希望,还没付诸行动就破灭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4">四、守得云开见月明</h1>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主力和领导机关被迫仓促地离开根据地,开始漫漫的长征路。

1934年11月27日,湘江战役打响了。中央红军在湘江以东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五天五夜苦战,最后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封锁线。

这一战粉碎了蒋介石妄想在湘江以东,全歼中央红军的企图。但中央红军在此战役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8万多人在渡过湘江后就只剩了3万余人。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

巨大的伤亡,加之前4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使广大战士对当时领导层的不满上升到了极点。战士们在战争中逐渐觉悟到了排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领导是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

1934年12月12日,针对国民党在湘西设置重兵的情况,毛泽东提出了“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的建议。而这一次,他的意见终于被中共中央采用了。

事后也证明了当时毛泽东的建议是正确的。中共中央到达贵州后建立了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根据地,保留了红军的有生力量,避免了红军再一度被包围的局面。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目的是讨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原因以及红军长征时所受到的教训。会议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毛泽东终于重新拥有了话语权。

遵义会议也成为了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结束后,全军振奋,犹如重雾中航海的船只,看见了灯塔一般。

中央红军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下,一改“处处受制于敌”的面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行云流水般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9">结语</h1>

话语权被剥夺、数次献策被驳斥、丧子之痛又加之身染重病都没有打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在1956年曾经说过:“对于冤枉和委屈可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消极、气愤、很不满意;另一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锻炼、一种有益的教育。”

1934年毛主席最艰难时刻,贺子珍背后落泪,伟人悲呼:天亡我也前言一、话语权逐渐丧失二、幼子夭折,红军受重创四、守得云开见月明结语

然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毛泽东在1934年所作)毛主席在他的诗里,已经告诉了我们,他是怎样度过那段黑暗的日子。

没有永远的兴盛,也没有永远的低谷。我们在生活中也总会遇到挫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对待他。在此希望我们都可以“千磨万击还坚韧”,不在挫折里沉沦,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