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春,贺子珍和毛泽东在延安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前言</h1>
贺子珍一生生育六个孩子,由于这些孩子都出生在动荡的年代,所以最后也只有李敏活了下来,其他的几个孩子不是夭折就是失踪,因此,可以说贺子珍一生的命运是非常坎坷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贺子珍住进福音医院</h1>
1932年10月,毛泽东被迫离开前线,回到了瑞金。而这个时候,贺子珍和毛泽东也已经分别了大半年,因此毛泽东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贺子珍的住所,但没想到来到房门之后,贺子珍的住所已经人去楼空。在长期的战乱中,毛泽东和贺子珍分隔两地,彼此也都没有对方的消息。
看到毛泽东前来寻妻,旁边的一位好心人这才告诉他贺子珍的下落。原来在一年前,总前委撤销之后,苏区一直都没有给贺子珍分配工作,所以她一直呆在家里很是烦闷,而且如今临近分娩,所以就住进了汀州的福音医院。
福音医院旧照
得知贺子珍的消息之后,毛泽东决定到福音医院,去那里不仅能为自己治病,还能去照顾一下自己的妻子。
出发之前,毛主席很细心地嘱咐蒋委员一定要将贺子珍冬天的寒衣带上。生孩子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了,如此看来,毛泽东对贺子珍的疼惜。
快马加鞭来到福音医院之后,毛泽东住进了医院的干部休养所。询问了贺子珍的病房之后,便立即去看望她。
在那段时间,毛泽东每天都会守在贺子珍的床前照顾她,有时候贺子珍还会来回走动走动去毛泽东那边看看。
看到贺子珍之后,毛泽东这才安下心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院长傅连暲亲自为毛泽东查了身体,并无大碍,只不过当时也有一点小毛病,感冒引起了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原因是也因为心情不好,营养不良造成的。
1935年毛泽东
不过来到这里之后,毛泽东见到了贺子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松了下来,有了院长的精心治疗,再加上一些好友的陪伴,毛泽东的病情很快好转了起来
在福音医院的那段时间,是贺子珍和毛泽东难得地相聚时期,也是两个人最为安稳的时候,那个时候,傅连暲也总是会邀请毛泽东去家里做客,而疼爱妻子的毛泽东也总会叫上贺子珍和自己同行。
1934年4月,贺子珍终于在福音医院分娩,那天傅连暲欢快地去告知毛泽东,一进门就首先道喜:“主席,恭喜!恭喜!”毛泽东很是疑惑,这喜从何而来?傅连暲喘了口粗气,兴奋地说道:“恭喜你得了一个大胖小子!”
原来是傅连暲亲自为贺子珍接的生,手术结束之后,他便马不停蹄赶来给毛泽东报喜。听到这个消息的毛泽东,一听自己有了儿子,兴冲冲地就要去看自己的儿子。
贺子珍
来到产房之后,毛泽东询问贺子珍的情况,贺子珍表示自己的感觉还好。过后,他才去看躺在贺子珍身边的孩子,摸了摸孩子的小胳膊小腿,他笑道:“我又得了一个伢子喽!”
贺子珍生产之后的月子期间,生活很是幸福。毛泽东贴身照顾,还让警卫员用自己的津贴给贺子珍买肉给贺子珍补身体。而院长的妻子也在帮忙照顾贺子珍,甚至还亲自给贺子珍买补品,还为孩子缝制衣服尿布等等。
对于周围人的关怀和丈夫的关心,贺子珍倍感幸福。在生产之后,贺子珍也得了痢疾,但为了防止传染,傅连暲孩子换门给她找了一个奶妈,来给孩子喂奶。
而这个奶妈也很喜欢这个小孩,经常会叫孩子为小毛毛。就这样,大家都开始称呼他为毛毛,因此,毛毛就成为了孩子的小名。
对于这个孩子,中年得子的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还对贺子珍说道:“我是老毛,他是小猫,叫做‘小毛毛’,比我还多一个毛字,将来一定会超过我。”
贺子珍和战友们在井冈山
但是,没有人能想到备受宠爱的毛毛之后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泽东给他取名为毛岸红,不过大家还是喜欢叫他的小名毛毛。
贺子珍出了月子之后,毛泽东也会经常带着她去看日出日落,欣赏周围的风景让她散心。这个三个月的时间中,两个人的生活很是甜蜜,如果后来毛泽东没有回瑞金的话,他们可能也会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
但毛泽东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的满腔热血和一腔抱负还没有实现,中国革命还没有成功,想到这里,心怀天下的毛泽东怎么可能甘心放弃。
于是在1933年1月,博古到达瑞金后,给毛泽东写去了一封信,请他回瑞金,毛泽东这才从离开汀州来到了瑞金。
1934年秋季,就在红军长征之前,经过商量,毛泽东和贺子珍决定将毛毛托付给刘赐福抚养,后来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才将毛毛接走。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5">几经周折找到毛岸红</h1>
其实贺怡和毛泽覃将毛毛接走之后,本来是比较照顾得很好的,但毛泽东离开部队不久之后,中央苏区在国民党的围剿之下,毛泽覃夫妇也不得不跟随部队转移。
而转移的过程也非常危险,考虑到保护孩子的安全,于是,他们便将毛毛交给了一个警卫员在瑞金的乡下家里代养,等到局势稳定之后,再去接回他。
毛泽覃
经过慎重的考虑,毛泽覃担心太多人知道这个消息会对毛毛不利,所以他也并没有和所有人提到过,就连贺怡都不知道毛毛的所在之处。因此也只有毛泽覃一个人知道毛毛的下落。
然而,在1935年4月,毛泽覃在参加游击战争的时候为了掩护战友撤退遭遇不测,壮烈牺牲,就这样,毛毛也下落不明。
1949年,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各地陆续解放,中国革命终于胜利,新中国正式成立,整个中国开始走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48年深秋,贺子珍从苏联回国,终于和阔别十三年的妹妹贺怡相聚,姐妹两一见面就抱头痛哭,而在后来的聊天过程中,聊得最多的还是留在瑞金的毛毛,始终惦记着寻找他。
贺子珍和妹妹贺怡
后来,在寻找的过程中,贺怡凭借着当时的记忆寻找到了一些线索,然而,贺怡不仅没有找到还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因此,寻找毛毛的事情再一次被搁置了起来。
一直到了1953年,独自在上海定居的贺子珍再也无法摆脱对儿子的思念,遂给当时任职江西省长的邵式平写信,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一同寻找在长征中遗失的孩子。
很快,在邵式平的努力之下,毛岸红终于有了一点消息。经过四处打听,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对叫做朱盛苔、黄月英的夫妻。
干部王家珍询问夫妻俩后,这对夫妻几乎同时点头回答,他们是收养过一个红军孩子,叫做朱道来。但现在这个孩子被人领到了南京去了。
原来就在王家珍来到瑞金的前两个月,以为从南京来的叫做朱月倩的妇女拿着介绍信,来到了家里,说这是她的儿子,而这个人的丈夫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巡视员。
当时的朱月倩一口咬定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儿子,在家里又哭又闹,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夫妻俩决定还是让孩子跟着自己的亲生母亲,就这样,孩子离开了瑞金。
朱道来
王家珍听到夫妻俩的一番话之后,继续问他们有没有孩子的照片,于是,黄月英拿来了不久前刚从南京寄来的照片。
接过照片后,王家珍一瞬间难以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个孩子不管从眉眼还是脸部的特征来看都是年轻时候的毛泽东。
而在最近,朱道来还给这对老夫妻写了信,在信中说自己来到这里之后生活的并不开心,这家人并不是很喜欢我,对他也不好,所以决定过几天后要回到这里。
看到这两封信,王家珍很是疑惑,这个南京来的母亲寻子心切,找到之后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会不会是她发现这个孩子并不是她的亲生骨肉所以才这样对他?
王家珍想到这里,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南京的这个妈妈寻找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带走孩子的什么东西呢?老妇回答说,并没有,她什么都不要,送道来时的那件小袄子也不要。
1936年的毛泽东
随后,老妇便将这个小袄子拿了出来,王家珍接过手里看起来里保存的很好,一看就是用旧军服做的。不过,如此重要的证物这个南京母亲为什么不要呢?
于是,王家珍便决定回到省里报告给邵式平省长,很快,上级通知,同意王家珍与黄月英去到南京把朱道来接到贺子珍那里辨认。
1953年6月中旬的一天,贺敏学派人在上海火车站迎接了王家珍、朱道来和黄月英等人。
随后,朱道来便来到了贺子珍的面前,经过仔细地端详后,贺子珍突然泣不成声,声音也开始颤抖了起来,说道:“这就是我的毛毛。是毛毛。”
晚年贺子珍
当时的贺子珍神智还是很清楚的,因此也向黄月英握手,对王家珍两人表示了感谢。随后,王家珍便拿出了当初送走孩子穿在身上的那件小衫,贺子珍接过之后,热泪滚滚。
这件小袄子还是在二十年前自己在油灯下为孩子缝制的。让她没想到是,这件小袄子竟然还能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那天晚上,贺子珍邀请黄月英和她同睡一个床,两个人在床上说着回忆中的事情,多次湿了眼眶。
对于确认身份这件事,贺敏学一向很适合谨慎,他将毛毛带到了部队的一家医院做了化验,结果毛毛的血型和贺子珍是相同的,贺子珍得知后,更加确定这个孩子一定就是她的毛毛。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7">毛泽东一锤定音终止确认身份</h1>
找到毛泽东的儿子是一件大事,北京方面得知后,贺子珍便接到了华东局转告的中组部同志,要朱道来、黄月英和王家珍一起去北京。
贺子珍晚年
随后,贺子珍便将三人送到了上海火车站,第二天下午,他们就到达了北京。中组部对他们进行了特别招待,当天晚上,中组织领导就找朱道来谈话,并且问了他几个问题。还对他说,不要和别人说自己是从哪来的,也更不要说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后来的几天中,李敏也会经常来看朱道来,一见面就亲昵地喊他哥哥,看起来很是喜欢朱道来。从那以后的每个星期,李敏都会来看他们,还带着朱道来和黄月英去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
朱道来来到北京之后,一些中央领导也前来看望他们,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颖超、康克清等相继前来。见过后,一致认为这个孩子长得确实和毛主席很像,看来这就是当年的毛毛了。
毛泽东和李敏合影
而黄月英和王家珍在北京住了二十多天以后,觉得有些不妥,而朱道来是谁的孩子他们心中也已经有了数,因此,他们决定回到瑞金。
党和政府对这位善良的农村妇女表示感谢之后,送给她五百元和一些日用品之后,便将其送上了火车。
临走之前,朱道来也在车站送行,他紧紧地拉住妈妈的手,哽咽地说道:“你就是我的亲娘。我会永远记住你和爸爸、还有弟弟他们!我也一定会回去看你们的……”
黄月英不住地点头,暗暗地在心中记住了孩子的话,一旁的王家珍被这样深厚的感情所感动,直到列车员催促之后,才将黄月英扶上了火车落座。
然而,谁也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搅局的女人。这个女儿就是当初接走孩子的南京母亲朱月倩,当她得知北京方面的详细之后,立即赶到了招待所,一口咬定朱道来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人要抢自己的孩子就要自寻短见。
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将会迎来圆满的大结局,但这位半路出现的朱月倩却让整件事情都变得复杂了起来。
影视剧中毛泽东、贺子珍和小毛毛一家三口
后来,周恩来将此事上报给毛主席之后,希望他能够作出决定。毛主席考虑到不能伤害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南京妈妈,便下了决策:“不要说这件事了!管他是哪个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毛主席一锤定音,就这样毛毛的身份确认最终没能进行下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朱月倩也不能领走朱道来,他需要由组织管理,暂时由帅孟奇代为照顾。
贺子珍与毛泽东
对于贺子珍来说,不能正式和自己的孩子相认很是难过,但幸好,朱道来后来留在了北京,这样的解决方式也给了贺子珍不少慰藉,也让她的思子之情有了寄托之处。
后来,在党组织的安排之下,朱道来在1953年进入了清华大学附中读书,1957年考前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国防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3">朱道来身上的谜团</h1>
从事党史资料的一位干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知道贺怡为了寻找毛毛而遇难和江西的一位干部为贺子珍寻找儿子的事。但是最让他疑惑的是,这件事还是有着很多的谜团。
是否有王家珍受命寻找毛毛的这件事,到底是否存在朱道来这个人,朱道来后来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这几个问题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于是在2011年1月,这位干部便开始打听王家珍的下落,并且还和他的女儿王卫红有了联系。最后确定,是有王家珍这个人的,当时是83岁,居住在福州市。
不过,由于卧病在床,与人交谈困难,听过一番询问之后,老人能够清楚地说出当时在瑞金找到朱道来的一些情节。
江西瑞金
2011年3月,他再度启程瑞金,打听黄月英一家,最后见到了他们的孙子和孙媳妇,在交谈中得知,当初收养朱道来的养父朱盛苔在1973年病故,黄月英也在1980年去世。
随后,他便向旁边的邻居打听询问,见到了75岁的朱荣发,在交谈中得知,朱道来和他们确实是邻居,曾经在一起玩了十多年天天在一起,他比朱道来小三岁。
不过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朱道来是红军后代,直到1953年一个女同志接走他之后才知道不是黄月英的孩子。
回忆起朱道来当时的模样,他决定是有些像的,但也不是很像,因为年轻时的毛主席他也没有见过。
青年毛泽东
不过,在被接走的那一年,他的个子很高,和邻居的孩子们都长得不相同。如果朱道来真的是毛主席的儿子那可真的是不得了,可惜他却听说在后来,朱道来去世了。
而毛主席虽然没有确定朱道来的身份,但也没有否认过朱道来不是毛岸红,只是说了一些“我不好管”,“不要说这件事了”这样的话。
在朱道来的身上围绕着不少的谜团,但这些谜团随着他的逝世也都没能解开,遗留到如今。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7">贺子珍的六个孩子</h1>
然而,纵观贺子珍的一生,也承受了不少的痛苦,贺子珍上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才仅仅20岁,那个时候红军的条件还是很艰苦,不得已之下,她只能找了一户人家,给了15块大洋就将孩子送走了。
不过当时的贺子珍还是有想到等以后再回来接的,然而,没想到的是,这却是她和大女儿的最后一次见面。
毛泽东、贺子珍在延安的窑洞前合影
1932年,毛泽民在贺子珍的委托之下来看大女儿,没想到却得到了孩子夭折的消息。贺子珍得知后,半天没缓过来。
1932年11月,贺子珍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毛毛,失散之后再找回来确不能相认。
1933年,贺子珍又生下了第三个孩子。由于当时战事频繁,贺子珍身体状况不好导致孩子早产,最终却不幸夭折。
李敏
1935年,就在长征途中,贺子珍生下了第四个孩子。由于当时的情况紧急,敌人追得很紧。
刚刚生了孩子的贺子珍不便带着婴儿四处行军,因此,贺子珍忍痛割爱,用军大衣将孩子包起来后,拿着四块银元就将钱希均抱走了孩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曾寻找过这个孩子的下落,但最终由于线索太少,也没能找到。
1936年冬天,中央红军转移到了保安,这个时候贺子珍生下了第五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李敏,也是唯一一个待在贺子珍身边的孩子。
贺子珍和李敏
虽然在这期间,贺子珍去苏联治疗时与李敏分开了一段时间,但在她四岁的时候,毛泽东便将李敏送到了苏联以慰藉贺子珍在异乡的孤寂。
1937年,在贺子珍离开陕北独自去玩苏联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到达莫斯科之后,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而这个孩子就是贺子珍最后的一个孩子,然而,这个孩子最终也不幸夭折。
为此,贺子珍心痛不已。不过,李敏在苏联期间也差点没能保住性命,那个时候李敏病重,苏联方面已经将她送到了停尸房,在贺子珍的努力和哀求之下,最终才救回了李敏,保住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孩子。
贺子珍晚年和女儿、孙女的合影
如果说贺子珍是作为毛主席的妻子来说,她是幸运的,能够成为毛主席的伴侣。但同时她又是不幸的,命运眷顾了她同时又摧毁了她,但不管是悲是喜,这位平凡又坚强的女性也含泪坚持了下来,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