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一年的游子,最期待的无疑是能在新年来临之际,和自己久未谋面的亲人们吃上一顿温暖的年夜饭。这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总有一些人总是想要显示自己的独特。

此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却宣称应该取消年夜饭,因为年夜饭常常会引发诸多事端,甚至还认为年夜饭是落后的习俗。只能说太过荒诞。
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习俗应该会十分珍惜,毕竟这是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先不说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糟粕的文化,但为何会有一些人连曾经这口热乎的年夜饭都会觉得不满意呢?
这位北大的教授叫做孔庆东,也算是网络之上的一名红人,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但常常也会因为一些奇怪的言论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
<h1 style="text-align: left;">孔庆东其人</h1>
孔庆东,自称孔和尚,著名学者。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是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骨子里自然也有东北人的那种豪气。1983年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这在当时的时代里确实让人们受到关注,毕竟那个时代里,大学没有扩招,每年的招生名额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高校,这无疑就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十分巨大的转变,一切都开始走向新的人生道路。
孔庆东本科毕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而这自然也对他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许骨子里的各种不羁有着东北人的根源加上对武侠小说的研究,让他有着绝对的傲骨。
孔庆东最欣赏的作家是鲁迅。尽管孔庆东醉心武侠,不过当提到鲁迅和金庸时,他的反应依然很大。“祥林嫂讲了80年了,但从来不会从课本里退出去,因为这部作品很让人感动。就连来中国的留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也会感动。不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讲的确太深了。”确实,鲁迅的直言对于孔和尚有着直接的影响,让他对于社会的认知要现实许多。
也许正是这样现实的孔和尚,许多话可能是无心之举,但殊不知这样的人对于时代来说,并非会深受欢迎。
<h1 style="text-align: left;">孔和尚的取消“年夜饭”论</h1>
在某软件中,孔和尚发表了一条动态,内容为:
建议立法,禁止年夜饭!一,每年吃年夜饭,都有许多人吃得上吐下泻,到医院急诊,严重者抢救无效,含恨离世。二,吃年夜饭都要喝酒,喝醉了就容易打架斗殴,甚至发生命案,严重破坏社会和谐。三,先进的文明国家都不吃年夜饭,中国仍然保留这个野蛮落后的习俗,严重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于此观点,我们不妨一一看来。
首先,对于年夜饭吃得就诊的问题。年夜饭很多人都是在家里做饭,一家团团圆圆地吃顿团圆饭。但也有一些人,以城市人居多,喜欢在大饭店中订上一座,好给自己过得体面,在家里做饭都还好,毕竟食材、用料一切都还放心,在外面吃饭就不一定了,因此很多程度上不是年夜饭的问题,而是食材本身的问题。在平常的日子里,大家也都吃过饭,也有吃出问题的情况,难道就因为此,不让大家吃饭了吗?
其次,就是喝酒的问题。中国人喜欢饮白酒,这是长久的习俗,酒在中国的历史是颇早的,这是中国人深厚的文化根底。但是,并非是所有的年夜饭都是喝酒的,年夜饭大多是和家里人吃,如果不是家族聚餐,在自己的饭桌上,还要拿着酒来喝醉吗?况且喝醉酒的情况并非是年夜饭,而是在之后宴请亲朋的时候,按照孔教授的说法,倒不如直接取消春节便好,不让他们清闲下来,那就会减少问题。而且也和吃年夜饭一样,人们平常都会喝酒,倒不如孔教授想个办法直接从源头上消灭掉酒这个东西,那就不会有醉酒的情况了。
最后便是说的文明国家不吃年夜饭的问题。首先,我们不知道孔教授这样的言论是从何而来,确实,国外很少有国家有春节的习俗,毕竟历史不一样,我们的年夜饭在国外确实没有。但是,要知道,国外的新年也是一家在一起吃饭,这难道就是孔教授说的文明国家。如果仅仅因为年夜饭而标榜为落后,那文明的含义确实让人不齿,和家人吃饭都是落后,恕不知孔教授的文明国家到底是怎样的。
因此,对于孔教授此言,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不知道他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之上。
<h1 style="text-align: left;">年夜饭的悠久历史</h1>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证明新年之说确实颇早。
而南朝梁宗懔于《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俱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至少在此时,便已经有了年夜饭之说,或许在之前,历史会更为悠久,毕竟辞旧迎新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关于全国各地的年夜饭习俗,可能不尽相同。在江南地区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干净,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传说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讨完饭,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
对于富裕的家庭,玉皇大帝便会安排他在新的一年遭受几次灾难,而贫穷的家庭则会给予一定的恩惠。因此,为了哄骗这位神使,便就有了这样的习俗。进而逐渐传承了下来,成为一种文化根源。
当然,全国各地的习俗之说不一,各种传奇色彩浓厚。但这也同时说明了年夜饭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但说法不一并不代表历史之落后,这其中代表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对好日子的向往。
这样的历史文化,又有何落后之说。
结语
对于这样的习惯,我们需要做得便是好好传承,而不是一味地抨击落后。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防治,而不是去想办法杜绝年夜饭的习俗,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毕竟众多的游子,回到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何尝期望的不是一顿温暖的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