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蔡文苑 | 蔡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周靖:一代宗师谢良佐(一)

作者:上蔡县融媒体中心

一代宗师谢良佐

杨周靖

谢良佐(公元1050年-1103年)字显道,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及弟,北宋官员、学者。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湖湘学派的鼻祖、心学的奠基人,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桥梁作用。著有《论语说》,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与“二程”及良佐门人问答语录中,由门人曾恬、胡安国录成《上蔡先生语录》,经朱熹编辑为《上蔡语录》三卷。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谢良佐逝世,终年54岁。谥号“文肃”,清道光年间从祀孔庙。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为第一”“上蔡固朱子之先河也”,被尊为一代宗师。

系出名门

西晋末年,中原爆发了“八王之乱”又称“永嘉之乱”。为避战祸,琅琊王司马睿渡江,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都称帝,史称东晋。中原士族相随南迁,这就是中原文化第一次大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在众多南迁的门阀士族中,有一支来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的名门望族即谢安家族。

谢安(公元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名士,西晋太常谢裒(póu)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谢安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朝廷征召不仕,隐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东山,与王羲之、许洵等人寄情山水,并承担教育家族子弟之重任。后谢氏当朝之人尽数逝去,他才出仕,为官不久辞去复又被重用,故史有“东山再起”之名典。谢安多才艺,善行书,通音律。识琴韵茶香,又计谋万钧。性情闲雅温和,处世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终为“江左风流宰相”。

淝水之战,谢安运筹帷幄,以区区八万兵击败了号称百万之众的前秦符坚,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战事正酣,谢安博弈如故。宋人柴望在《淝水》诗中写道:“相见西对对垒时,目中先已料安危。淮淝百万兵虽众,未抵东山一局棋。”

谢道韫,谢安侄女,谢玄之妹,王凝之之妻,因“未若柳絮因风起”被世人称为“咏柳才女”。谢灵运,谢玄之孙,父谢瑍为东晋秘书郎,母为王羲之外孙女。谢灵运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永嘉太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正是这些隽永如斯的明艳诗句,奠定了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的地位。谢氏家族在东晋时期成为最后一个“当轴士族”,成就了秦淮河南岸乌衣巷中豪门世族之佳话。

唐宋时期中原安泰,东山谢氏后人一支又重回中原做官,定居蔡州上蔡谢堂村。谢灵运第二十代孙谢约曾任职北宋大理寺。谢约的第六代孙谢诰曾任太子傅,有五子良弼、良夫、良佐、良肱、良传。三子谢良佐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

北宋靖康之乱,中原文化第三次大南迁,谢良佐后人随其伯父谢良夫再迁浙江,居台州之黄岩、临海。侄谢克家任职吏部,携子谢伋奉命为迎奉使,与另一位上蔡人时任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事的朱胜非于山东济州迎康王赵构在南京(商丘)继位,史称南宋。因拥立有功和治政有方,谢克家官至参知政事(副丞相),谢伋官至太常少卿,朱熹奉为师长,曾多次登门求教。

从西晋末至南宋,这支东山门第、乌衣望族,虽经两次南迁,筚路蓝缕,愈挫愈奋,与时俱进,世代人才辈出。前有江左风流谢安石,后来理学宗师谢良佐,谢氏一族深耕中原文化,活跃在中国政坛上千年。

扶沟闻道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上蔡县令金宝符《重刻谢上蔡先生语录跋》:“咸丰丁巳,符之官上蔡……符抵任后,诹吉斋戒,备祭品,敬谒先生祠。访其坟墓,而栋宇荒凉,邱陇失考,仅余一守嗣者。闻城西有谢堂村,意必有先生族人。公余亲诣其地,召耆儒谢生献成,询求至再,而谱牒失传。自谢生永锡后,后裔无征。城乡各茔亦均无。当时片石只字,得以摩挲故物,而参证其是非。”跋文证其祖籍地所在。

谢良佐幼承庭训,既而又就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及至少年,就读于县学,开始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的学习。明朝邓元锡《宋谢良佐传》记载:“质小鲁,然诚笃。”天资虽不甚聪敏,但诚实真挚,刻苦认真,熟读成诵,一字不漏。青年时期接触到理学名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尧夫等人作品,并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影响了他追求高尚的人格;“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程颐的“视民如伤”等,使谢良佐感悟到文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良佐十九岁时娶夏氏女为妻,二十一岁时生长子克己,并于县学中秀才。之后随父在京游学,遍访名家大儒,学识大进。博览群书,尤喜《春秋三传》 《史记》 《汉书》 《通典》。经典使其明德修身,读史则知王朝兴替得失。

当是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变法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谢良佐第一次有幸接触到王安石变法的《万言书》,反复吟诵之余,不禁对王安石洞达时事和妙笔文采所折服。

《万言书》写于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原名《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可惜仁宗、英宗时都未得到重视,直到神宗熙宁二年(公元 1069年)才得以实施。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以延揽人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人才”、“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商鞍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因神宗去世而人亡政息。

《万言书》来源于王安石多年为政地方对时局的深刻认识,洋洋洒洒,无不切中时弊,是一篇千古绝伦的精彩政论,其辞风文采奠定了他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梁启超称其为“秦汉以下第一大文”。青少年时期出入于闾巷草野之间的谢良佐,对其有着强烈的共鸣。以致于多年后在《上蔡语录》中多次谈到王安石,又在《论语说》中多次引用王安石父子语诠释《论语》章句,流露出对其人格的敬重和对变法失败的惋惜。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监察御史程颢被贬为扶沟县令。程颢在扶沟建立了扶沟书院即大程书院,其弟程颐也来到扶沟协助其兄讲学。已身为举人的谢良佐慕名前来求学。初次见面,一翻交谈后,程颢对谢良佐渊博的知识很是欣赏。《宋元学案》记载:

上蔡初造程子,程子以客肃之,辞曰:“为求师而来,愿执弟子礼。”程子馆之门侧,上漏旁穿,天大风雪,霄无烛,昼无炭,市饭不得温,程子弗问,谢处安焉。踰月,豁然有省,然后程子与语。

程颢本打算以上宾相待,无奈谢良佐执意拜师。程颢则先行测试,安排漏雪穿风、无烛无炭之屋,饭食不得温饱。施以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的考验,谢良佐却安然处之。月余,自己则深有体悟。再见程颢,则欣然纳为徒。

五年之中,谢良佐从当初的背诵《前汉书》“记忆赅博”“诵之不差一字”被明道先生斥为“玩物丧志”,学不得法,只是空费时间,被批得面红耳赤。从此下定决心,以明道之法,弄通书中道理。先修出“静坐”“静思”“下学上达”,达到知行合一。从“存天理,灭人欲”,进而修得“以生意论仁,以实理论诚,以常惺惺论敬,以求是论穷理”等修身明德本领。元丰八年,从太学入会试,进士及第。适逢宋神宗晏驾,哲宗即位,程颢(明道)先生也于当年去世。恩师辞世,谢良佐等门人弟子悲恸不已。

谢良佐初仕,在京西道河南府州县为学正,负责学政教化。程颐(伊川)先生也从扶沟回到洛阳。因地近洛阳,公干之余,又常与程颐先生切磋请益。悟得“去矜”之法,伊川先生嘉许为“切问近思”。冯忠恕《涪陵纪善录》载:

和靖曰:“(伊川)先生晚年,显道授渑池令,来洛见先生,留十余曰。先生谓焞,如见显道,试问此来所得如何,焞即往问焉。显道曰:“良佐每闻先生语,多疑惑。今次见先生,闻先生语,判然无疑,所得如此。”具以告先生,先生曰:“某见他也是如此。”

从扶沟闻道,至渑池令上,十余年间,初听先生讲课,多有不理解处。经十余年逐渐开悟,如今再听,达到融汇贯通,无一处不透彻。程伊川通过尹焞的间隔测问,也完全证实了自己的看法。至此,谢良佐闻道过程从当初的登堂入室已达到内在的升华,理学修为已经达到臻于至善的境界,实现了质的跨越。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