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 (BAK) 发起的“建筑交流网络”NAX (Network for Architecture Exchange NAX) 主办了一个线上的“中德城市更新实验室”项目,旨在汇聚德国建筑师、中国城市代表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关于中国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战略的视角并分享知识。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 (BMU) 支持。RhineScheme莱茵之华首席执行官李然女士受邀接受采访,与中德生态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文闯,中德生态城管理局副局长段然,中德大邱庄生态城规划与设计院、中德生态城规划专家尔惟等领导及行业专家就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RhineScheme莱茵之华首席执行官李然女士接受采访
Q1 如何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有机更新?
李然:对于如何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有机更新这样一个课题,首先中德生态城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城市的空间和定位,面对新的人群,面对建设一个有机的、生态的、新的环境,我们的理解就是十四五的有机更新就是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但是我们的发展还有一个持续性,因地制宜,然后多元化的,就像一个自然生长的这样一个状态,一个逐渐的去分多层面多元化的去更新、去完善、去升级。
Q2 如何应对大邱庄中德生态城关于产业选择的挑战?
李然:在传统的工业上面,我们怎么样能够帮助和促进一些新的产业,一些新的项目在这个地方落地。原来是我们生产传统的、大规模的钢铁原材料,那么现在可以做一些新的,比如说结合德国的一些类似于装配式的技术。传统的企业,如果能够满足它的改造升级,那么它可以继续存在在这里,但是它的产业可能会面临一个新的机会,有一些新的企业来了之后,也会为这些产业提供一个智慧型的帮助,或者说是研发型的帮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产业生态。
Q3 如何应对大邱庄中德生态城关于生态环境的挑战?
李然:在我们的规划中,充分尊重了它现有的和已有的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我们所有的设计层面的一个图底,比如说团泊湖的生态湖,是天津最大的一个自然生态湖泊,生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在我们这个区域,外围和内部都有河道的布局,就这个地区来讲,它的地下水位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创造一些生态的湿地、水景观等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通过构建一个连续性的城市空间网络,把雨水收集也引入到我们的生态体系中。我们把百亿路进行了扩宽处理,增加了两条绿带。绿地和广场不仅仅是作为休闲和放松的载体,同时也是作为我们收集了雨水之后,在这里进行过滤续存,尽量多的把自然资源利用起来,包括地下水、雨水、景观水,形成了一个比较自然的、生态的、精明的体系。从城市大水体到我们社区的微水体都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生态的联动系统。
Q4 如何传承和保护大邱庄的历史文化?
李然:我们如何来打造一个新的城市更新的结构和布局,我们的历史坐标就是百亿路的工业大道,当我们走在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时候,我们看到百亿路上有很多大型的卡车装载着货物,非常具有工业的气息,厂区里有很多很有历史风貌的、代表那个年代的老厂房,行架大的吊车梁,一排排的建筑之间还有天窗,把光影都撒到空间里,这是挺感动人的。我们觉得这是很有代表性的物理承载,就会去挖掘和保留以及尊重它的历史印记,我们会进行分类和分级,有一些我们认为条件非常好,风貌也非常突出的,我们就会把它完整的保留,然后用新的功能来替代。有一些我们会通过改造和升级,也能够满足一些新的功能,同时留住它的根和基因。有的不具备保留价值的,我们也会根据空间的需求去拆除,再修建一些新的空间,赋予新的功能。
在此基础之上,和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的城市发展有机更新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和需求充分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尊重和反映历史,但是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延续。在我们的设计中,实际上也充分的把我们现有的一些资源,包括百亿路这条路,这样的结构保留下来,我们把一些老厂区比较有历史价值的一些工厂和构建,比如说吊车梁、烟囱也保留下来。我们实际在空间上,不是把百亿路当作一条路的状态割裂来看,我们希望把它留下来,同时又和我们的其他空间串联成一个整体。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在历史印记的基础上,如何融合到新的城市体系中去,通过新的城市体系,新的人群,新的功能和产业,再去为百亿路这样一个历史的、工业文明的区域去服务,来支撑它的变化,变身和华丽的升级。
Q5 对大邱庄中德生态城未来的愿景是什么样的?
李然:对于中德生态城的期待,作为规划师,我们非常希望在脑海里的画面能够真正的呈现到现实生活当中:包括我们所设计的城市空间,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吸引不同的人群,能够承载一个非常丰富的、有生命力的、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社会体,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成功的设计就是我们创造的空间真正适合这个地区的人的需求,能够支撑、吸引他们,能够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能够呈现出来,由他们所打造的和构成的这样一个城市。
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城市设计
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曾因农村工业化而闻名全国,昔日的“钢铁重镇”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再次启航,以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突破“钢铁围城”,加快培育“造血”功能。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位于天津市与南部农耕交界处,以独流减河为界。沿着发源于雄安的河流,有几座水库相临,毗邻团泊湖湿地保护区,具有十分优良的生态环境。
大邱庄航拍
结合大邱庄的产业现状和生态基底,依托“中德生态示范城市”合作项目,抓住德国工业4.0契机,基于地缘优势,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坚持国际标准、结合天津特色和上位规划,我们希冀将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打造为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现代城市、宜居城市。
总体规划鸟瞰图
我们强化基地聚集效应,同时规划连续的生态开放空间,形成从文化到生态,从城市到自然的复合空间。规划采用“一轴、一心、两廊、三园区”的空间结构,“一轴”即中央的城市发展轴,东西向贯穿整个中德生态城,连接东部的城市行政中心和西部的自然生态景观地区;“一心”结合中央水系打造城市客厅作为城市公共中心;“两廊”为依托百亿道打造的产业振兴廊道和以新水系为基底的生态拓展廊道;“四区”为企业总部园、中德文化园、百亿道企业孵化园、四个宜居社区。
空间结构图
大邱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条件,与宽广的团泊湖水面毗邻,青年渠和港团引渠提供良好的滨水资源。中德生态城内打造的水系、小尺度亲水空间为城市带来多样的生活情趣,激发城市文化的孕育与复兴,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动力。
▼ 新百亿道——基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城市复兴
▼中央商务区——面向自然水系的总部花园
▼城市客厅——激发地区活力的核心触媒
▼新兰茨胡特小镇——引领德国风情
▼生态城展厅——能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