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龙艺术简介 ||——
李云龙又名李畇龙,翰辉斋主,号散客,皆空,字昀卿,山西襄汾人,中书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理事,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中国中央机关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东方云龙松书画院院长,中国慈善拍卖基金会顾问,实力派书画家,师承龙瑞,王镛,程振国,张复兴,诗书画为一体,作品入展国家及省展览,被党政机关所收藏。
记著名书画家李云龙先生的高士情怀
我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智慧而英勇的英雄儿女。
中华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颠簸,覆灭,更替,到重生,就是这样屡次地重复着,更新着,传承着,所以才形成了今日之庞大的文化体系。在中华历史文化的漫漫长河里,能够屡次支撑起我国古老而又崭新的文化文明。第一是离不开我们的先祖炎黄前辈和历代的勤劳勇敢的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屡次英勇,奋战,而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伟岸,不灭的精神。我们先前的文人士大夫,尤其是喜欢用苍松来比拟之。苍松的不畏严寒风霜,毅然挺立山崖之颠的气魄,深深地震撼和启示着人们,所以苍松就自然地与我们的文明产生了渊源。
历代的文人逸士,学问学识,都博大精深。有的甚至肩负着很高的权力,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担当。他们的诗文词章都是很高妙绝伦的,如竹林七贤,李太白,苏东坡等等,不胜数也。他们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思想与品味,同时也修炼着自己的品行节操。这种修养与士夫精神正好与苍松不谋而合,所以苍松高士自然就形成了文人画家笔下的不可弃离的华章与图画。从古代的伯夷,钟子期,司马迁,王羲之,陶潜,李白,苏轼,与元代画家倪云林,文天祥等,他们都是具有很高品格与很深邃的学识的。他们始终站在民族文化文明的前沿,以超凡脱俗的品格,撑起一片蓝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所以人们为了歌颂这些高人逸士,在文人画家笔下就自然地把苍松与高士连在了一起,来表达这种不灭的精神,与超凡脱俗的品性和格调。有的甚至把高士与梅花,菊花等也连在一块,也是表现这种,不激不历,自有我在的品行。所以很早时候画家就已画了高人逸士与苍松,只是没点明主题而已,尤其到了近代,画家们更特别特写了苍松高士,近代画苍松高士最多者,应数张大千,溥儒和陈少梅三位大师,高士精神是一种不灭的精神,是一种侠肝义胆,超凡脱俗的刚正精神,是最有品味的高格调的不凡境界。也可以说更是一种胸怀和道统。
正因为文人对苍松高士的激荡与感慨,同时也触动着画家的心房,除这三位已故大师之外,现在北京宋庄也有一位书画家,对苍松高士也有一种浓厚的情怀,这位就是山西襄汾籍长居北京宋庄的画家李云龙先生,我也是偶然的机会与先生相识,先生山水之余,尤喜画苍松高士,先生之画,既超凡脱俗而又温润亲和,李云龙先生在前人之基,挖掘,整理,而又达变新生,以苍松高士直切主题,也可以说是对苍松高士的更高特写,来抒发心性,抒写情怀。
李云龙先生,生活简朴,他时以素朴二字常观照自心,他性情随和,有时也很健谈,他说话时的那个爽快,大方,同时也涨显出他内心的博大与宇宙胸怀,这正吻合了他对文人高士的崇拜之风尚。李云龙先生经过了多年的社会人生的历练,从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升华了自性。他时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与人争,唯独痴爱艺术的他从中国书画江湖中一路走来。他的超凡脱俗的品性与格调和不激不历气度,在当今画家中是很可贵的,有时间我很喜欢看先生作画,他作画时,也似在写书法,笔法劲健厚重,力透,而又不乏灵气充盈,笔法犹龙入云中,上下翻飞,笔动时的挪,拉,攒,打,时又如农夫耕地之奇,时又如高山堕石之妙,蜻蜓点水之神,时又若百万将士驰骋疆场之所向披靡之势,时又若千里阵云,惊沙坐飞,刹那又酷似飞鸟出林,洒洒兮如山泉流淌,轰轰兮又如江河咆哮,龙腾云雾,看李云龙先生作画时,他全身之力发于指端,有时就像是在练太極,和少林二家之功,全是形意,甚是奇妙。其实他用笔之奥理与形意,都是来自于他书法的功底,看他作画,真是一种殊胜的享受。李云龙先生早年对真行草隶篆,包括魏碑,金文,甲骨文,汉简,都有涉略,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他尤其喜爱狂草,金文,和隶书,平时多以行草问世,正是因为他多年来对书法的痴爱,才有了后来以书法入画法的高度。
他书画之外,也能诗作,时有所感,他也高诵吟咏,诗方面,他既喜太白的豪爽与浪漫,而又喜摩洁的禅意与妙玄。在山中作画时,他也写了不少的山水诗,也很有品味与个性。李云龙先生的苍松高士之洒脱全赖于他对诗书画,色括汉印的领悟。时闲他也阅读了大量的关于文脉和书画的书籍,来陶冶自己,他能将各类的学问融汇贯通,化为一家之法。同时对佛道儒的精要核心,也能圆融领悟,所以他挥毫潇洒自如,劲健豪迈,心无挂碍。这些都是来自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一惯自信。他书画时,写的是一股气畅,形而上的一种格调和境界。
李云龙先生有很好的修养与心性,在生活当中,也有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无奈,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悦。静寂时犹有八大山人的孤峰独秀,不挂烟萝的空性,这些都是来自于他的極高的悟性与天赋。他能将诗书画印打通脉络,合而为一,注于画中,实是难能可贵。他的画远看是画,近观全是各种书法的笔法,恍兮惚兮他不着于物相,笔墨间,尽是虚空,这是一种高境界,就象欧阳修《醉翁亭》里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所书画,写的是一种情怀,而不是只图写表相,他的画,每一笔都是在写的状态,而且是高质量澄悟后的笔致,劲健而洒脱,松散而灵活,整体又很紧凑完整,凝气聚神,气脉通畅,不纠结,不刻板,就像是在排兵布阵,乱中有序,全是艺术性的夸张与妙变,犹如释道。李云龙先生作起画来,如入无人之境,笔法之,动如云里腾蛟,静又如慢镜头那种潇散神游,之所謂尽精微,致广大者也。此时真具元代大家倪高士的那种孤寂,荒寒不食人间烟火之感触,犹如世界之静止。
李云龙先生之画既有出世思想,又具入世情怀,他把此二境之妙,融通为一,甚是不凡,真高人也。他的画文气十足,底蕴深厚,很有书卷气,同时亦具书法性,可謂是高质量的艺术品,是澄净灵魂的灵丹妙药。
他能把全部的精能集中在苍松高士之画作中,此正彰显了他崇仰高人逸士的情怀与境界。
当今也正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与时俱进,苍松高士也正好暗合了此境,以苍松高士来極救某些人迭失的灵魂与品性。所以李云龙先生的苍松高士是很具收藏潜力的,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除张大千,陈少梅,溥儒之外,已无再有与画者,所以说李云龙和此三位大师可谓是画苍松高士四大家无疑也,定将名传后世。
李云龙先生正值中年,艺术之路还很漫长,希望李云龙先生再不断地努力学习探研与锤炼,把山水包括苍松高士都。更上些许台阶,达到更高的境界。
山外有人,天外有天,李云龙先生也深知自己与顶峰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了一生他所痴爱的艺术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他将会更加努力,更加彻底,下苦功,下深功,悟妙道,成精钢。希望李云龙先生能在历史的艺术长河中溅起一簇耀眼的浪花。也希望他的艺术思想更能够启迪后学,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结束之际,借用我国的大文豪,屈原先生名句,与李云龙先生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1.10.25.散客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