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连苇 2021年第139篇
1.
每一场奥运会,大家最关注的就是金牌数量。不过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以及我们大家心里的强大,我们对国家整体多几个金牌少几个金牌的关注变低,相反对具有强大个人魅力的运动员关注越来越多,当然也仅限于获得金牌的那些人。
能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人是世界冠军,“世界冠军”说起来就是简单的四个字,但是当你深想哪怕一点,你就会觉得“嗯,简单的四个字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这四个字背后对应的是年复一日的训练及几乎苛刻的对自己放纵的克制。
奥运冠军无疑是成功的,关于“成功”,每个人的定义不同,而我认为的“成功”是那些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到顶端的人。有几个衡量标准:一、做的事让自己有成就感,并能感到幸福。二、从经济方面衡量,做的事也许不能让自己大富大贵,但一定能实现基本财务自由。三、从社会声誉方面,别人一提起某个领域,你是那个领域举足轻重、不可忽略的一个人。
可能这个标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太高了,假如把奥运冠军的成就降低十个档来定义成功,我们还是很难达到,为什么?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具备成功所需的基本品格素养,具体包括哪些,我们一一来说。
2.
缺少必定能成的霸气。
听说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清华、北大,哪怕因为打游戏被学校开除,时隔几年再次参加高考,依然能考进清华、北大。也听说他们这些人认准了一个学校,其他学校是不上的。
在奥运会参加比赛最终能获奖的人,都是轻松、游刃有余的,不是他们不当回事,是因为他们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有人说,只要我想进入一个领域,必是那个领域的王者。有这种气概的人,做什么都能成。
当然,大话谁都会说,重要的是每次说了自己信别人信。说话很容易,做到很难。我相信爱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有条件做支撑的,这就要说到成功者所具备的第二个条件了,也是普通人所缺少的。
3.
缺少有效刻意练习的勤奋。
有人看见苏炳添在参加比赛期间还带着电饭煲,有人说他是广东人,到哪都喜欢喝汤。我觉得这种说法挺逗的。
他的做法让我想到了那个孩子四岁从来不让吃盐的退役运动员,到哪都是带着锅。她不是为了煲汤用的,是想不打破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吧。
我们觉得她对孩子太过苛刻了,孩子四岁了,喜欢的东西都不让吃,都被妈妈称作垃圾食品。到哪都单独做饭,孩子痛苦,大人也辛苦,就是这么出力不讨好的做法,作为运动员是不会放弃的,咬牙也会坚持。
每个想要有一番成就的人都是如此。苏炳添全年无休,每天都要训练,吃规定的食物,像一个苦行僧一样要求自己。
我们普通人觉得他们的生活太无趣了,如果人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那活着有什么劲?但就是通过反人性的操作成就了别人的卓越,而越由人性控制自己的人,变得越来越普通。
因为优秀就是要战胜人性的缺点,勤奋是反人性的,坚持是反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好吃懒做,及时行乐,只顾眼前,不顾未来。
经常有明星说自己多么多么辛苦,现在看来与运动员比起来,其他人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他们不仅仅是勤奋那么简单,是真正的去人欲,杜绝一切诱惑,生活简单到只剩下锻炼一件事。
4.
缺少成事的引路人和方法。
越是优秀的人,越喜欢拜师。世界冠军够优秀了吧,但谁没教练呢?
教练不是技术比你强的人,是能帮你找到问题并帮助你快速前进的人。
专业与不专业的区别是很大的,拿羽毛球举例,一个专业练过的人打一个非专业的人,那是吊打的,那是会让对方输掉裤子的。而旁观者根本没法看,就像一个博士生与小学生的区别。
所以有句话是,千万不要拿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专业。
何谓专业?不是随便练练而已吧。是把一项技术细分为多项,把每一项都练到极致才有的状态。
《小逻辑》这本书上有一个关于骑行的例子,也是要拿冠军的比赛,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能把能够想到的与骑自行车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拆解开来,然后再把它们提高1%,那么当你把它们合并到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惊人的提高。”
我相信任何专业能力的习得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都是讲究一定方法的。羽毛球就是“打”,但是如何打得好是要日复一日地研究和练习的。一上来就打与把羽毛球这项运动拆解为1000个小项,然后加以练习,那定会是不同的结果。
不讲究方法的蛮干是出力不出效果,时间也费了,精力也费了,最后没有效果,慢慢就放弃了,没什么进步、成就感可言。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方法不是捷径,捷径是总想不劳而获,而方法是快速入门并方向准确的获得进步,不做太多无用功。
5.
当别人把精力用在精进专业技能上时,你把所有的意志力用在了如何坚持下去上。
有人说,勤奋是成功的标配,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成功者都是勤奋者,只不过并不是每个勤奋者都是成功者。
但是可悲的是,普通人是连“勤奋”都做不到的一批人,想一下,除了吃饭、睡觉和迫不得已的上班,你有哪一件事是坚持超过100天的?
没有。除了生理需求的那些事,其他事都是任由性子来。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心情好了做,不好就不做。
拿减肥这件事来说,成功者有,但凤毛麟角。最根本的问题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能控制住自己,你也不会让自己发展到需要减肥的境地。
不仅仅减肥这件事,普通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人一旦不能自控,那是什么都做不成的。如果你总是把该运动、看书的时间拿来追剧,你说说自己能取得什么成功。
成功的人是值得我们羡慕的一群人,但他们的现实生活是最无聊的一群人,就是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不会挥霍自己的身体、时间、精力和金钱。你可以说他们是机器人,也可以说他们是自律的人。
自律是反人性的,“人性”就像一个有强大磁力的大手,牢牢地控制着你。只有自律、自控,才能逃脱“人性”的魔掌。而自律、自控的终极目的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是人性的大敌,只有习惯才能让你毫不费力地战胜人性的弱点。
但是很不幸,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做到自律、自控并养成习惯,对他们来说,做到每天坚持不需要耗费意志力,所以他们把全部精力用在了精进专业技能上。
但是普通人,光是每天的坚持就耗费了一大半力气,等到开始做时,能够完成就觉得自己成功了,距离死磕自己、精进自己太远太远。
所以,普通人距离成功不仅仅是做不做的问题,还是如何做好的问题。相对第二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被第一个问题打败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普通人距离成功太远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