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作者:红豆er一MH

说到新大陆,我们首先会想起哥伦布,这个伟大的航海家,冒险家,因发现新大陆而闻名于世。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这句话呢?我找到了几个小故事,也许对你会有帮助。

一、郑人买履

战国时期,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双新鞋子,他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桌上,忘了带在身上,到了集市,挑好了鞋子,才发现自己没有带尺码。这个郑国人就回家去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二、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我们在小时候会听到很多遍。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个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如果他在等待兔子的时候,能主动去寻找兔子的踪迹,主动出击,也许会捉到很多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都是不可取的。

三、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如果你始终用一成不变的老方法去处理新问题,总有一天会碰壁。

通过这三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说的是要转变思维,勇于创新。破除旧的观念,接纳新的思想。

如果我们始终墨守成规,就很难取得进步,因为时代在不断地改变,我们也要做出改变,以顺应时代的变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