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前 言

题记:只有经历过不完美,才更能感受到当下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写点大题材,以便把自己多年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或可使有同样爱好的读者,节省一些自己探究的辛苦。但总也难以成篇,一次次半途而废。

最大的障碍就是选题。

因为我深知,一部好的小说,必具备六大要素:时代、地域、环境、人物、关系、冲突。没有一定的冲突,如白水煮饭,是不值得别人花费时间去读的。但现代人生活在尧天舜土之中,最缺的便是冲突。如果太多地去抠当下的矛盾,会不受爱国人士的喜欢。像莫言先生的选题,就多在民国或特殊年代,因为那时充满了世人的痛苦,和弱者的眼泪。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莫言:拾麦穗的母亲

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本人也觉得进步很大。也不想单单盯在白玉有瑕上,违背同胞们对正能量之执着。所以如果去写,我也定位在特殊年代。

为了体现不同人物之间,或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终归是要造出一些负能量的。所以深怕自己的拙作,亦如莫言先生那样,遭到赤子之心们的批评。

我是这样想:看到问题,其实是利于我们向前进步的。您若认为,中国的一切,便代表了人类终极的理想,对于社会大同的寻求,至此结束,那中国就不会进步,也不需要进步了。恐怕这种说法,并不为主张“大胆探索,深化改革”的高层管理者所支持。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深化改革

不要一提外国的好,就是汉奸;一说自己的问题,就是败类。如果对一切外来的东西,都持抵制的态度,那我觉得首先该抵制的就是衣服。因为现代的织布机和纺织术是从英国引进的;而水泵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一定要抵制的话,大家便都脱了衣服,到森林里去喝山泉水吧。

如果莫言只是写帮孤寡老人挑水,厉害了我的东北乡,那他不会获奖。既然费了心血,几十万字写出来,得有点深度才行。如果只是为了催眠,或是白云大妈的《月子》用来糊厕所,那不如不写,做这个还有更好的办法。

历史是一门实用学科,可以鉴古立今。在小说中再现历史,不仅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用文学来反思,以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当我们看看如蛛网般的高铁、地铁和大兴机场凤凰楼,我们更有自信去解决仍存在的问题。

不要对文人苛求太多!这是一件需要太多知识储备,需要入戏以致弄哭自己,且极其损耗脑细胞的工作。如果再对他们束手束脚,还要逼他交出好的作品,那谁又能做到?不服,你写一篇我看看。

这是所面对的选材的无奈;只要想写期待能传世的东西,这个纠结我只好承受。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莫言作品

下面,我简单评点一下我书中的人物。

因为家谱中有简略记载,我的先祖原是生活在苏州昆山瓦浦河畔的,后因世事变幻,辗转迁往山东。因为根在江南,故而对那里的文化,有一种骨子里的喜爱。尤其对苏州评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感觉尤为入心。爱屋及乌,我对江南的风物和人也十分的欣赏。

说这个,有些认识我的人可能不以为然,因为本人有时给人凶巴巴的感觉。但说实话,这是身处丛林的一种伪装。因为在丛林里,如果用对待孔雀的办法去面对野猪,其效果怕不太乐观。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丛林法则

该书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二十多年中的一些故事。这是一个虽经历挫折但不断变革向好的时代。

书中的辛香芸,大家习惯叫她芸子,揉合了我内心对理想女性的期许。我喜欢她那样的柔美和内涵。但我生活中的配偶并非如此,她虽确有一把琵琶,但从没见她弹过。她的爱好是吃,让我给优的方面是会带孩子。

芸子是我的不实幻想,但我却没为其塑造圆满。这是文学作品对于冲突的需要,或者也有时代及其性格的原因。为了满足读者对于团圆结局的偏爱,我让香芸的女儿小雪和她的闺蜜杜鹃,接过了她未竟的愿望。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苏州评弹

时代的印记自不必说,芸子的命运,也是因为她有弱点。正如文中所言,芸子的眼中是水,身体像河中的青荇,这一点她不如鹃子勇敢。

在得知男主许长刚因写作吃了官司时,作为辅助者,她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也可能给她带来麻烦。倘若此时,她便跟外婆躲往同里老宅隐居,那或许会躲过后来加在她身上的一些不幸。然后,在知道许长刚只是被打成右派并离婚时,她完全可以勇敢地去北京找他。这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也为许家人带来急需的帮助和温暖。

但在那个谁也难于看清的时代,我们对一个只上过初中的评弹小艺人,过高的期许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时代和人的局限性,确实造成了很多人的悲剧,难道她一定就能幸免?

《窗边的百合花》前言: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家和人旺

鹃子则不一样,她上过高中,性格身体更坚实一些。在经历过初期的挫折后,她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在默默付出和等待后,她最终和男主走到一起,用自己的包容和贤惠,营造了一个美满的大家庭。

故本书是一个相对团圆的结局,虽然人人都经历过凄风冷雨。

应了两句老话: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只有经历过不完美,才更能感受到当下的幸福。这也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经历过太多的艰辛,而我们今天的生活,不是越来越好吗?

权且为序。

作者

202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