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紧张刺激的高考过去了,早已走过高考独木桥的人又心痒痒地去琢磨一两道甚至整张对真题聊以打趣。
笔者在整体真题过程中,发现2021年湖南卷第10题颇有迷惑性。看了四份解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题:下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冰嬉图》(乾隆时期)
图片来源:《国宝档案 绘画案》,P295
A.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旨趣
B.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正确选项的争议焦点就在A项“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旨趣”和C项“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平心而论,此题迷惑性甚大,属实能让考生绞尽脑汁。笔者特一探究竟。
冰嬉,顾名思义,就是再冰上进行娱乐活动。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最早见于《宋史·礼志》有记载,“幸后苑观花,作冰嬉”。《中国风俗辞典》中记载其玩法众多。
一是冰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明时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余床”进行冰上娱乐。
二是冰上抛踢球。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载:“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喧笑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
三是跑冰。即我们如今的滑冰,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也载有:“自其巅挺之而下,以到地可仆者为胜。”甚至花样滑冰也已经发展起来。《燕京岁时记》载“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由此可见,当时花样滑冰已有娴熟技艺,不知有我们现在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文静几成功力?
四是冰上杂戏。在冬天挑选200名滑冰高手,脚穿冰鞋在冰上表演舞狮、舞龙、跑旱船、弹弓等。清代每年表演冰戏,宝竹坡《冰戏》诗赞曰:“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钱贯韦当行膝。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磨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
最初冰嬉被努尔哈赤作为一种作战方式,招收擅长冰雪滑行的青年以求作为一种奇兵。相传努尔哈赤再东北作战的过程中,曾被巴尔特虎部落重重包围。弗古列将军自告奋勇,下令士兵换上滑雪装备,急速出发,不仅跳出生天,还顺势将巴尔特虎部落攻下,努尔哈赤大喜过望,开始对原来不起眼的滑冰技能高看起来。据金囊所辑(《满洲老档秘录》》记录,1625年1月,努尔哈赤举办了中国有文献记录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努尔哈赤亲自主持了跑冰鞋的竞赛。此后冰嬉逐渐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冰嬉大典,成为清朝“国俗”。
来谈冬至这一要素。冬至既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再看《冰嬉图》这一要素。冰嬉图是乾隆皇帝观看冰嬉比赛时候要求宫廷画师金昆、程志道、福隆安三人将冰嬉场面记录下来的宫廷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综上所述,冰嬉是满族的习俗,入关后得以壮大发展。《冰嬉图》是宫廷画。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
问题来了,八旗官兵在冬至日于清宫例行开展冰嬉活动,被画作宫廷画《冰嬉图》,所以,这幅图体现的是宫廷画的神韵旨趣,还是民族间的民俗交融呢?纠结点就在冬至二字?
笔者觉得题眼还是在“这一作品”,个人觉得A项“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旨趣”符合题意。
不管怎么样,希望今年高考学子做得都对,考上心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