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是个文静的女孩子,衣着整洁大方,初次来咨询室有些紧张,双手一直紧紧握在一起。说话语速较快,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思维和认知情况正常。
在取得李蕾的信任后,她开始向我诉说她的经历。
“我从小性格内向、听话,我爸妈很在意我和男生交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爸爸看到我和一个男生一块走,大声呵斥我‘不学好’,并立马把我拽上自行车带走。”
李蕾在回忆这个情景时,我看得出她眼睛里还是有恐惧和担忧,她很小声很小心翼翼地说出来,有点紧张。她似乎还有话要说,我没有打断她,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我在复读学校时,老师安排学习好的同学坐在讲台‘值班’,记下不老实的同学的名字。轮到我值班时,女生张燕(化名)和一个男生打闹居然把课桌推倒了,很过分,我想到上次值班的同学也记过她的名字,于是我也大着胆子记上了她的名字。谁知从此和张燕‘结了仇’,她总是有意无意找我的麻烦,用些很低俗的话说我。有一次,我和我们班一个男生说了句话,张燕就大声地说:‘贱样,勾搭小男生!’声音大得全班都能听到。我再也不敢和那个男生说话了,而且只要听到张燕说话,就认为是在说我和那个男生怎么怎么样了。”
李蕾的眼里有愤怒、有害怕,也有不自信。
“渐渐地,我开始害怕和其他男生打交道,也害怕听到别人小声地说话,我觉得她们都在说我‘不学好’‘勾搭小男生’。
“上了大学后,我不敢和班里男生说话,我想他们应该也很讨厌我吧。我觉得男生都很坏。一天一个男生先和我说话了,他一回头我就脸红了,心想完了,被他们发现了,他们一定知道我脸红了,他们一定会议论我的!想到这个我就更害怕,也更紧张,越说不出话来了。那个男生讨厌死我了,觉得我不正常。后来他也没有再和我说过话。”
我发现李蕾是个懂事的女孩,她有异性交往的需要,只是因为早期父亲的严厉和张燕的话伤害了她,在她心里形成心结,认为和异性交往是不对的,男生也总带给她一些不好的经历,她认为男生没有好人。
连正常的异性交往都没有,生活中接触的事情和接受的思想都会相对狭隘,乐趣也会减少一半。连与异性交往都存在恐惧,怎么能和心仪的异性建立恋爱关系,未来何谈爱情?
第二阶段:纠正不合理信念,解开千千心结
通过李蕾的陈述,我发现她有两个不合理的信念,一是认为男生都是坏人;二是认为只要和男生交往就是“不学好”。我准备用心理咨询里的认知疗法,用“苏格拉底提问”来纠正她的不合理信念。以下是我们关于“男生都是坏人”的对话。
李蕾:“我不敢和男生交往,因为我觉得他们都是坏人!”
我:“我们先做个假设,男生都是坏人。那你上次和我说你们班的小张还帮你占位子自习了……”
李蕾:“这个不一样,他当然挺好的……”
我:“那你的意思就是说,他不是男生啊?”
李蕾(沉默了一会):“当然不能那么说……”
我:“那你的意思是也有例外了?”
李蕾(想了想):“应该有吧!”
我:“那你现在还觉得周围的男生都是坏人吗?”
李蕾:“……我说的好像太绝对了……”
在帮助李蕾认识到是自己认知错误之后,我又引导她正确认识自己与男生交往的需要,大诗人歌德有诗:“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何况只是异性交往呢?而且,正常的异性交往还有以下几点好处,比如,智力和个性方面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情感上也可以相互安慰,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等等。
第三阶段:系统脱敏,克服恐惧
咨询到此,李蕾大胆地表示自己是想和男生交往的,大方地说“与男生交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想法归想法,在实际情境中,她还是会紧张,会恐惧,不敢去交往。于是,我和李蕾一起构建她的恐惧等级表,陪她一起慢慢克服异性交往的恐惧。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李蕾建立了有关异性交往恐怖的几个不同的恐怖焦虑等级。从(1)到(8)总共8个等级,括号里的分数是让李蕾恐惧的评分,100是让她最恐惧的情形,0是让她放松的情形。
(1)有很多男生冲着我起哄。(90)
(2)有男生主动和我说话。(80)
(3)有一个男生冲我走过来了。(70)
(4)迎面走过来好几个男生。(60)
(5)听到有男生提到我的名字。(50)
(6)有男生看我。(40)
(7)教室里听到男生说话。(30)
(8)路上碰见几个男生。(20)
接下来,我指导李蕾在全身放松的情境下,想象最弱的一级焦虑情境,即让求助者想象在路上碰见几个男生的情景,当李蕾感到焦虑紧张时,就伸手示意。一旦发现李蕾伸出手指,我就让她停止想象,并让她报告此时感到焦虑的评定分数,并进行全身放松。待她平静后,再加以想象,反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她对该情境不再感到紧张焦虑为止,则进入下一级的想象和放松。
每次咨询结束,让李蕾感到恐惧的情景对她的刺激作用都会减少。同时,我给她布置作业,让她回去按上述方法自己回去做放松训练,当在生活中感到紧张的时候运用放松技巧,缓解紧张,并鼓励她主动与熟悉的男生接触,每当给我讲述与男生接触的情景,我都肯定并鼓励她的进步。
第四阶段:摆脱恐惧,悦纳异性
2个月后,李蕾约我做最后一次咨询。她高兴地说,现在和班上几位男生说话自然了,有时候还能针对感兴趣的问题一起讨论,她还参加了系里组织的棋艺比赛,睡眠质量也好很多。我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临走时,李蕾有些羞涩地问:“老师,我想抱抱你,可以吗?”我愉快地点点头。
李蕾以后的路还很长,生活中和学业中面临的问题都会很多。只要这一期的咨询在她身上能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就是给我这名心理咨询师最好的礼物了。
三、爱情启示录
1.良好的异性交往是获得爱情的基础
良好的异性交往可以让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异性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同性不同,异性交往的深入,有利于理解自己的爱人。只是,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住“度”。
2.亲密关系的形成受经历影响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皆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人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样的事情,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另一些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很深远。一旦在早期受到了伤害形成心结,“蝴蝶效应”就会导致以后的心理症状。
亲密关系的形成尤为如此。父母和朋友的影响很大。父母应该言传身教,开明的态度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个体也要学着心胸开阔,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自信、积极地去赢得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