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蕾是個文靜的女孩子,衣着整潔大方,初次來咨詢室有些緊張

李蕾是個文靜的女孩子,衣着整潔大方,初次來咨詢室有些緊張,雙手一直緊緊握在一起。說話語速較快,整個叙述過程注意力集中,思維和認知情況正常。

在取得李蕾的信任後,她開始向我訴說她的經曆。

“我從小性格内向、聽話,我爸媽很在意我和男生交往。記得上國小的時候,有一次我爸爸看到我和一個男生一塊走,大聲呵斥我‘不學好’,并立馬把我拽上自行車帶走。”

李蕾在回憶這個情景時,我看得出她眼睛裡還是有恐懼和擔憂,她很小聲很小心翼翼地說出來,有點緊張。她似乎還有話要說,我沒有打斷她,點頭鼓勵她繼續說下去。

“我在複讀學校時,老師安排學習好的同學坐在講台‘值班’,記下不老實的同學的名字。輪到我值班時,女生張燕(化名)和一個男生打鬧居然把課桌推倒了,很過分,我想到上次值班的同學也記過她的名字,于是我也大着膽子記上了她的名字。誰知從此和張燕‘結了仇’,她總是有意無意找我的麻煩,用些很低俗的話說我。有一次,我和我們班一個男生說了句話,張燕就大聲地說:‘賤樣,勾搭小男生!’聲音大得全班都能聽到。我再也不敢和那個男生說話了,而且隻要聽到張燕說話,就認為是在說我和那個男生怎麼怎麼樣了。”

李蕾的眼裡有憤怒、有害怕,也有不自信。

“漸漸地,我開始害怕和其他男生打交道,也害怕聽到别人小聲地說話,我覺得她們都在說我‘不學好’‘勾搭小男生’。

“上了大學後,我不敢和班裡男生說話,我想他們應該也很讨厭我吧。我覺得男生都很壞。一天一個男生先和我說話了,他一回頭我就臉紅了,心想完了,被他們發現了,他們一定知道我臉紅了,他們一定會議論我的!想到這個我就更害怕,也更緊張,越說不出話來了。那個男生讨厭死我了,覺得我不正常。後來他也沒有再和我說過話。”

我發現李蕾是個懂事的女孩,她有異性交往的需要,隻是因為早期父親的嚴厲和張燕的話傷害了她,在她心裡形成心結,認為和異性交往是不對的,男生也總帶給她一些不好的經曆,她認為男生沒有好人。

連正常的異性交往都沒有,生活中接觸的事情和接受的思想都會相對狹隘,樂趣也會減少一半。連與異性交往都存在恐懼,怎麼能和心儀的異性建立戀愛關系,未來何談愛情?

第二階段:糾正不合理信念,解開千千心結

通過李蕾的陳述,我發現她有兩個不合理的信念,一是認為男生都是壞人;二是認為隻要和男生交往就是“不學好”。我準備用心理咨詢裡的認知療法,用“蘇格拉底提問”來糾正她的不合理信念。以下是我們關于“男生都是壞人”的對話。

李蕾:“我不敢和男生交往,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是壞人!”

我:“我們先做個假設,男生都是壞人。那你上次和我說你們班的小張還幫你占位子自習了……”

李蕾:“這個不一樣,他當然挺好的……”

我:“那你的意思就是說,他不是男生啊?”

李蕾(沉默了一會):“當然不能那麼說……”

我:“那你的意思是也有例外了?”

李蕾(想了想):“應該有吧!”

我:“那你現在還覺得周圍的男生都是壞人嗎?”

李蕾:“……我說的好像太絕對了……”

在幫助李蕾認識到是自己認知錯誤之後,我又引導她正确認識自己與男生交往的需要,大詩人歌德有詩:“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何況隻是異性交往呢?而且,正常的異性交往還有以下幾點好處,比如,智力和個性方面就可以取長補短,差異互補,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情感上也可以互相安慰,男生的苦惱、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緒與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熱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與疑惑;等等。

第三階段:系統脫敏,克服恐懼

咨詢到此,李蕾大膽地表示自己是想和男生交往的,大方地說“與男生交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想法歸想法,在實際情境中,她還是會緊張,會恐懼,不敢去交往。于是,我和李蕾一起建構她的恐懼等級表,陪她一起慢慢克服異性交往的恐懼。

在咨詢師的幫助下,李蕾建立了有關異性交往恐怖的幾個不同的恐怖焦慮等級。從(1)到(8)總共8個等級,括号裡的分數是讓李蕾恐懼的評分,100是讓她最恐懼的情形,0是讓她放松的情形。

(1)有很多男生沖着我起哄。(90)

(2)有男生主動和我說話。(80)

(3)有一個男生沖我走過來了。(70)

(4)迎面走過來好幾個男生。(60)

(5)聽到有男生提到我的名字。(50)

(6)有男生看我。(40)

(7)教室裡聽到男生說話。(30)

(8)路上碰見幾個男生。(20)

接下來,我指導李蕾在全身放松的情境下,想象最弱的一級焦慮情境,即讓求助者想象在路上碰見幾個男生的情景,當李蕾感到焦慮緊張時,就伸手示意。一旦發現李蕾伸出手指,我就讓她停止想象,并讓她報告此時感到焦慮的評定分數,并進行全身放松。待她平靜後,再加以想象,反複重複上述過程,直到她對該情境不再感到緊張焦慮為止,則進入下一級的想象和放松。

每次咨詢結束,讓李蕾感到恐懼的情景對她的刺激作用都會減少。同時,我給她布置作業,讓她回去按上述方法自己回去做放松訓練,當在生活中感到緊張的時候運用放松技巧,緩解緊張,并鼓勵她主動與熟悉的男生接觸,每當給我講述與男生接觸的情景,我都肯定并鼓勵她的進步。

第四階段:擺脫恐懼,悅納異性

2個月後,李蕾約我做最後一次咨詢。她高興地說,現在和班上幾位男生說話自然了,有時候還能針對感興趣的問題一起讨論,她還參加了系裡組織的棋藝比賽,睡眠品質也好很多。我為她的進步感到高興,臨走時,李蕾有些羞澀地問:“老師,我想抱抱你,可以嗎?”我愉快地點點頭。

李蕾以後的路還很長,生活中和學業中面臨的問題都會很多。隻要這一期的咨詢在她身上能産生一些積極的影響,就是給我這名心理咨詢師最好的禮物了。

三、愛情啟示錄

1.良好的異性交往是獲得愛情的基礎

良好的異性交往可以讓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異性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同性不同,異性交往的深入,有利于了解自己的夫妻。隻是,與異性交往要把握住“度”。

2.親密關系的形成受經曆影響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皆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人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曆各種各樣的事情,同樣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另一些敏感的人來說,可能産生的影響就很深遠。一旦在早期受到了傷害形成心結,“蝴蝶效應”就會導緻以後的心理症狀。

親密關系的形成尤為如此。父母和朋友的影響很大。父母應該言傳身教,開明的态度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個體也要學着心胸開闊,不拿别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自信、積極地去赢得異性的友誼,甚至愛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