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1962年春节,毛泽东设宴款待客人,戏称来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一会,一位瘦瘦高高的男人走过来,与毛泽东握手后痛哭:“我在历史上罪恶深重⋯⋯”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溥仪

来人正是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近10年的改造,从骨子里剔除了从小受到的封建皇权影响,以一个普通人的面貌重新开启了全新生活。

毛泽东比溥仪大13岁,在青年时代,他对溥仪的态度是憎恨的。

1919年,湖南发生了严重灾荒,但长沙的官员坐视不救。愤怒的灾民冲进衙门赶走巡抚,有位同情百姓的布政使打算开仓救济,可他却被皇帝革了职。

26岁的的毛泽东对皇帝不救助灾民,反而血腥镇压老百姓的行为极度不满,在《湘江评论》上把虽被推翻却依然保留尊号的溥仪称为“祸根”,呼吁大家要除恶务尽,连带溥仪本人也得铲除。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青年毛泽东

1936年,毛泽东致电国民党35军军长傅作义,商谈国共合作组成抗日联军一事。在信中,提起伪蒙古军对绥远地区的进犯时,毛泽东又顺带提及正给日本人当傀儡皇帝的溥仪,认定他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

1940年2月,毛泽东对待溥仪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曾在一次讲话中认为,辛亥革命“革”掉了皇帝,但取而代之的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等人,和封建皇帝毫无区别,施行的都是“吃人的政治”。可见,光除掉一个皇帝是没有用的。

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溥仪的傀儡政权也随之坍塌。就在大家准备摩拳擦掌和溥仪算账之际,毛泽东和周恩来却向军队下达了要妥善保护爱新觉罗家族的命令。

这事属于高度机密,直到16年后周恩来接见溥仪、溥杰时才亲口说出来。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周恩来与溥仪

为什么要保护一个伪满洲国头号战犯和他的亲属呢?富有卓越眼光的毛泽东认为肉体上的消灭很容易,但没什么用,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思想上改造这群战犯,让他们改头换面,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份子。

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发布这样一个保护令很有必要。溥仪的傀儡统治刚刚结束之际,他和亲人们要面对充满怨恨的士兵和百姓,如果缺乏有力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日本关东军在溃败之际,原本打算挟持溥仪前往日本,谁知在沈阳机场被苏联远东部队俘获,从此,溥仪在苏联开启了被羁押的生活。

国民党政府曾打算引渡溥仪回国受审,“以便对他绳之以法”,前后共有5次之多,都被斯大林拒绝了。

溥仪本人很清楚落到国民党手里会是什么下场,早在1945年12月份就写信给斯大林,希望能够长期在苏联居住,成为苏联公民中的第一个皇帝平民。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出访苏联,郑重提出引渡溥仪的要求。他的理由是响当当的:我国刚刚建国,还面临着重重封锁。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及维护合法权利,有必要把苏联在中国犯有战争罪行的多名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全部移交,由我们作为主权国家自行处理,藉以迫使西方国家最终承认我国政府。

1950年夏,在苏联滞留了5年的溥仪乘坐火车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起初他的态度是消极的,因为他从报上读到“首恶必办”这四个字,认定自己很快就得见老祖宗去了。

可是无论是东北省政府主席高岗,还是管理所所长,交待给溥仪的任务都是“好好学习、好好改造”,他这才明白,政府根本就没想着要杀掉他这位昔日的皇帝。

意识到毛泽东的良苦用心后,溥仪进步得非常快,思想和感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在溥仪回国的前5年中,毛泽东一次谈话中也没提及过溥仪的名字,但他十分关心溥仪,并给他的几位至亲都安排了工作。

溥仪的七叔载涛,参加了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还被任命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成为行政十三级的国家高级干部,四年后又被选为人大代表。溥仪的三妹韫颖,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怀下成为北京东四区政协机关的一名干部。

在一次宴会上,周恩来见到载涛,热情地将他引荐给毛泽东,介绍说这就是溥仪的叔父。

毛泽东建议载涛带家属去探望一下溥仪,还把探亲任务安排给了北京市市长彭真。最后,载涛带着溥仪的三妹韫颖和五妹韫馨同去抚顺,他们每人得到了100元的置装费,彭真还叮嘱他们,想买些吃喝什么的,都由政府付钱。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韫颖

这次探望把溥仪感动坏了,他原以为自己就是名在押犯人,没想到毛泽东周恩来在日理万机之际,还惦记着自己。

溥仪被特赦后,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两难境地。

周恩来在1961年接见溥仪时问他愿意做什么工作,溥仪回答想当工人。但他从小就没学过数学,看图纸、搞算数一概不会,当工人的愿望只能落空。

眼见做不了工人,溥仪退而求其次,想要涉足医界。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溥仪从小体弱多病,成天看御医开药方,也算久病成医。成年后,他在日本人手底下做事,成天战战兢兢担心被下毒,每个药方都得仔仔细细看一遍。在战犯管理所他也学过一段时间的针灸,自忖能够胜任医生的工作。

但他的想法被周恩来否掉了。他幽默地对溥仪说:“你愿意到医院工作当然好,只是你给别人治病,治好了倒没事儿,如果把人治坏了,那可怎么办?”

这其实是对溥仪的一种变相保护。周恩来建议溥仪去当文史馆员,因为他本身就是一部活历史,溥仪愉快地接受了安排,同时每周去北京植物园参加一次劳动,以便接触群众了解社会。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毛泽东与溥仪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对溥仪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健康非常关心。周恩来曾开玩笑地说:“你是“皇上”,不能没有'皇后'哟!”

毛泽东则在宴请溥仪的宴会上,给溥仪提出了两个任务。一个是找个合适的对象成家,另一个就是写本回忆录。

溥仪牢记毛泽东的话,他在婚姻大事上非常慎重,拒绝了屡次对自己示好的“最美格格”王敏彤,只想找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子。

最终,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走入了溥仪的生活,1962年4月30日,两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溥仪李淑贤

与此同时,溥仪的回忆录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1962年5月,《我的前半生》中的《复辟的形形色色》一文率先刊登出来,毛泽东仔细读完了该文,还向政协有关领导问起付给溥仪多少稿酬。

当得知只有150元时,他表示太少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人家是皇帝,怎么就给了这点钱?可以多给点。”

在接见外国友人时,毛泽东也曾提起过溥仪和《我的前半生》,当时这本书并没有公开发行,可毛泽东认为这本书写得不怎么好,原因在于溥仪把自己写得太坏了,似乎一切责任都是他自己的。

听说溥仪每月只有180元的薪水(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算高薪了),毛泽东通过名士章士钊给他送去几千元改善生活。

毛泽东谈溥仪:回忆录写得不好,年轻时称他为祸根说明我还不成熟

章士钊毛泽东

毛泽东本身工资是400元,日子并不宽裕,他是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钱拨给溥仪。溥仪收到钱后感动极了,表示盛情可领,钱就不必了,自己的书已经出版,马上就有稿费可领。在章士钊的一再劝说下,溥仪收下钱,并吟了两句诗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

1966年10月3日,是溥仪生平最后一次参加国庆纪念活动,看完演出后他写了长长的日记:“看到这一切,我太想念您老人家啦,恨不能长了翅膀,立刻飞到您的身旁。”

1967年,溥仪因为癌症去世,毛泽东并没有忘记他。1971年,埃塞俄比亚国家元首海尔·塞拉西一世来访时,提起自己想要见见末代皇帝溥仪,毛泽东很遗憾地告诉他,溥仪已于4年前离世。

说完后,他久久地沉默了起来。

继续阅读